合工大,摩檫学
评估添加剂性能的实验
四球磨损实验机
点接触 高载荷
试验后测量磨损痕迹直径
评估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以及极压添加剂的有效性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环块试验机(抗磨损试验)
线性接触 中等载荷
试验后测量重量的损失和磨痕的宽度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润滑脂是一种凝胶状润滑剂,俗称黄油 组成: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澎润土
性能指标:针入度、滴点、析油量、机 械杂质、灰分、水分
优点:密封简单、不易流失、维护简单;对速度和温 度不敏感 缺点:摩擦损耗大、机械效率低,不适宜高速场合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针入度:表征润滑脂稀稠
承载 针入度 脂变稠 摩擦阻力
滴点:润滑脂受热后开始滴落的温度,表征耐高温的能力
温度 (F)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油的粘压特性
粘度-压力关系 压力 粘度
Barus粘压方程
0e
ap
原因:分子引力加大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油的理化特性
• 油性(润滑性)—表面吸附性能(边界润滑和粗糙表面) • 闪点(安全性)—瞬时燃烧和碳化温度 (闪点-使用温度>30~40℃) • 燃点(高温性)—长时间连续燃烧的温度 • 凝点(低温性)—冷却,液体不能流动的临界温度 • EP值(极压性)—重压下油膜破裂的最大接触载荷(PB)
纯合成油:粘度稳定,良好的润滑膜,冬夏都润滑良好, 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重要场合 先进炼制工艺,分子排列整齐,分子链稳固抗外力强 热稳定性、抗氧化性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油的理化特性
(1) 粘度 流体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粘度,以流体内摩擦阻力表示
两平行板之间的油:层流流动 各油层以不同速度
cSt(厘斯)
1 cSt 10 2 St 10 6 m 2 / s
相对粘度 动力/运动粘度难测,常用特定粘度计测定相对粘度 1)恩氏粘度 2)雷氏粘度 3)赛氏粘度 中国+俄+欧盟多数国家 英国 美国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粘度-温度关系 润滑油粘度 VS 温度: 指数关系
1 Pa s 1 N s / m
2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运动粘度 & 相对粘度
运动粘度 (润滑油的粘度) 用于流体动力学计算 定义:动力粘度 与同温下该流体密度 的比值
国际单位制 单位换算
m2 / s
2
物理单位 cm / s
2 mm /s 常用单位
称为 St (斯)
第五讲
润滑材料
合肥工业大学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材料是用来减少摩擦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表 面损伤的材料。
润滑油
润滑材料
润滑脂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你的车用什么油?
一些机油四升装售价达几百元:统一经典纯合成、美孚一号 昂贵的润滑油有什么特殊地方?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构成,基础油分合成油和矿物油
滴点-润滑脂工作温度 > 20~30℃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脂分类
以皂基分类
钙基脂:中度耐水,轻中载荷; ----应用最广 钠基脂:高温,但不耐水; 锂基脂:多用途,性能最好; 铝基脂:高度耐水性,航运机械 特种润滑脂:特种合成油、添加剂、稠化剂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 在摩擦面间用粉状或薄膜状固体进行润滑 不能用润滑油的场合:高温、低速重载;真空、辐射等 种类:MoS2、 PTFE、 石墨、 氟化石墨、 WS2、 纳米材料
u 移动
u V0 u0贴近移动源自的油层速度贴近静止板的油层速度
油层间剪应力
与油层速度梯度
du dy
du dy
成正比
( 牛顿流体粘性定律)
比例常数,即动力粘度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动力粘度
流体剪切应力和速度梯度之比 使长宽高各 1m 的流体上下两面 产生 1m/s 的相对滑动所需施加 的力为 1N ,则为 1 个国际单位 制的动力粘度,记为 Pa.s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3.连续润滑
3、油浴、油环和溅油润滑 —中速、中载的重要机械 连续供油,冷却 转动件的圆周速度为1m/s ≤ v ≤ 10~15m/s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4.强制送油润滑
用泵将压力油送到润滑部位,克服旋转零件表面的离心力
优点:给油量大,冷却效果好。易控制供油量,可靠性好 用于大型、重载、高速、精密、自动化设备
• 酸值(腐蚀性)—含酸性物质指标(润滑剂变质)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剂----为了改善润滑剂品质和性能而添加的物质 作用----提高油性、极压性、延长使用寿命、改善性能
油性添加剂 极压添加剂 种类
分散净化剂 消泡添加剂 抗氧化添加剂 降凝剂 增粘剂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Slotte粘温方程
100000 10000 1000 100 10 1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270 300
t 0 t0 / t
m
温度
粘度
气体:相反
粘度 (cSt)
环烷烃 ISO 68 (低 粘度指数)
PAO ISO 68 (高粘度指数)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2.滴油润滑
油杯润滑,靠油的自重滴向润滑部位 优点: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缺点:给油量不易控制,振动、温度和液面的高低 都会改变滴油量。
油绳、油垫润滑
油绳浸在油中,利用毛细管虹吸作用进行供油。 优点:过滤,连续均匀。 缺点:油量不易调节,会停止供油(水分>0.5%); 油绳易被卷入摩擦面。用于低、中速机械
三种方式:
全损耗性润滑:柱塞泵把油送至润滑点,经过摩擦副后不再循环。需 油量较少的设备。无冷却、清洗效果,浪费严重 循环润滑:油池内油通过泵从送至摩擦副后又回流到油池内循环使用 集中润滑:由一个中心油箱向数个润滑部位供油。用于有大量润滑点 的机械设备:整个车间或工厂。可手工操作,也可自动配送油量。 优点:可任意连接多润滑部位,适应润滑部位的改变,精确分配润滑剂, 易实现自动化,预润滑,控制润滑剂流动状态,简化维修 缺点:集中润滑系统发生故障可致整机停车,结构复杂。
使用方式:
1.作为添加剂调和在润滑油中 2.涂覆、烧结或沉积在表面形成覆盖膜 3.混入金属或塑料粉末中烧结成型
润滑材料和系统
机械设计专业
润滑方式
1、手工定期润滑(用油量少) —低速、轻载或不连续运转 设备:油枪
油注入油孔,沿着摩擦副对偶表面扩散以进 行润滑。 优点:最普遍、最简单,用油量少。 缺点:油量不均、不连续、无压力,不可靠 (人工),适用于开式齿轮、链条、钢丝绳及矿 山农用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