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共阅
课题:《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设计与授课: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
推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毅敏
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
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难点:的观点。
一、导入我1.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③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篆刻)摄影
2.各美术种类的简述:
■绘画:(师)你所了解的绘画的种类有哪些呢)油画、中国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丙烯画、连环画、年画、壁画、宣传画或招贴画、插图或装饰画等。
■雕塑:(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雕塑创造了生活)圆雕、浮雕。
■建筑:(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如住宅、学校、办公楼、影剧院、体育馆、工厂的车间等,“构筑物”,如水坝、水塔、蓄水池、烟囱等。
■设计、工艺: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涵盖了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书法与篆刻:是中国古老的抽象艺术,由于汉字笔法、方块结构等自身的特殊条件,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门类。
唐末以来有了桌椅,才改变了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执笔的方法随之发生了改变,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按形式语言:楷书、隶书、草书、篆书。
■摄影: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等。
3.师:以上是世界上对美术大体的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范围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那么这些门类所产生的作品相信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早有相应的浮现,现就美术作品风格的一般分类:具象、意象、抽象和大家一起具体的鉴赏一些美术作品。
⑴具象风格:
①教师:展示罗中立《父亲》1979155*222cm中国美术馆藏
师:美术作品展现的就是图像,也就是我们可以用眼睛感知的各种形象。
②学生活动:可以独立思考或分小组讨论。
在内容上
在形式上
在风格上
物象,
线条:
色彩:
构图:
明暗:
师:《蒙1.04
学生思考、回忆、讨论并回答。
②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自己发展的来龙去脉,现展现在大屏幕上的是在中美史上最早、最完整的绘画作品:(战国)《人物驭龙帛画》37.2*28cm1973年出土于长沙湖南省博物馆。
教师活动??提问:
■你从这件作品中观察到了什么?
■作品的形式特征:形象:以侧面造型体现人物头部特征,通过当时代表性的人物服饰和动态,体现人物神情。
比例:人物比例适当
造型手法:单线勾描,仅在局部渲染或施色。
■你觉得作者要表现什么意图呢?
③学生讨论、回答:(初步观察--深入分析)
④教师小结:意象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把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了主观化、情感化的处理,创造出只有在艺术世界里才存在的图像(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
强调:不能用欣赏具象美术的方法来欣赏它们。
⑤进一步理解意象美术:
师:提起意象,印象中就好象是绘画的专利,其实不然。
并展示:《马踏凶奴》、《说唱俑》雕塑图片;
教师讲授:雕塑中的意象造型可以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手法之一,尤其在中国更是如此。
那些充满夸张、隐喻和象征的作品比比皆是;西方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以及中国的陶俑和雕刻艺术,暂不论其与宗教的关系,仅就其非写实的,夸张的造型来看,处处可见其以意统象、以象表意的痕迹。
《说唱俑》古代作者关心的不是准确的比例和真实的体积模仿,而是将说唱者人物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的表情神色加以强调和夸张,甚至采取暗示和点到为止的手法。
4.
(1
下4
④比较式鉴赏:有比较,才有鉴别。
横向比较:比同一主题、同一时代的艺术家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手法;纵向比较:同一主题在不同时代艺术家采用哪些不同处里手法和表现形式。
这4种鉴赏方式之间在运用时,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渗透。
(2)教师课件展示:《蒙娜丽莎》并要求学生:
①运用美术术语描述作品的内容。
包括:画得什么?表情如何?手势表情怎样?面部表情与手势表情之间是怎样呼应的?
②运用美术术语描述作品的形式。
包括:构图、色调、描绘手法等。
③运用美术术语描述作品风格。
作品呈现出怎样的风格?
④你采用了4中鉴赏方式的哪种一种?
师:从广度和深度来讲,达·芬奇所运用的绘画技法、色彩效果、构图特点等诸多因素都是达芬奇的发明或者加以完善。
逐步
师:中西文化、美术的异同之处还很多,有待于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观察和总结。
(三)教师小结:美术鉴赏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
马克思说:“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这要求同学们武装自己并用艺术的眼光去观察、鉴赏每一件艺术品。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与社会、生活是完全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