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培训资料

隐私和隐私权课件培训资料


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 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 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不应该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 侵犯何种权利?
是侵权。 公布年收入不侵权,婚恋事况是侵犯隐私权。
3、什么是隐私权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 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就对 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觉得很反感。

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

小郁很想帮助网友,你能帮她找到 哪些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 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 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小郁的烦心事(二)
一天在寝室里,同桌同学发现小 郁一只耳朵有个缺口,怪不得老是 披着长发,原来如此.心直口快的同 学犹如发现了特大新闻,在教室里 四处散布.向来很在乎自己生理缺 陷的小郁更是郁郁寡欢, 整天低着 头……
随便公布别人的隐私会带来什么影响?

1.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因此擅自翻阅子女的
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你赞成这个说法吗?
每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 物,他们也有自己的隐私权。未经允许,孩子的 日记家长不得翻阅。 父母也要尊重未成年人的隐 私权,树立隐私意识。
当父母的关爱与自己的隐私权 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该勇敢地 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协商方式
司法保护方式
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 赔礼道歉;造成较大 的精神痛苦的,要求 精神损害赔偿
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尊重他人隐私,给 隐私一个自由的空间, 这是道德的期盼,更 是法律的要求!
让我们行动起来,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依法维护自身的隐私 权!
网站的做法合法吗? 不合法,侵犯隐私权,非法传播私人信息 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侵犯隐私权。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 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未满10周岁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有关规定(第50页) 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由其父母或 者其他监护人为其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 不得开拆。所以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未成年人 的信件是合法的,老师不是学生的监护人,无 论学生是否达到10周岁,拆看学生信件都是不 合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何种情况下的搜查没有侵 犯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权?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 行使做了规定:
(1)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 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权对公民的人 身、住宅进行搜查。
(2)搜查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紧急情

人人有隐私
家庭住址、身体缺陷、电话号码等 私人信息
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 日记、书包、住宅、通信等:
个人私事 隐 私
私人领域
2. 如何避免这些事情发生?
作为子女应该:①和父母多些谈心、交流。 在感谢父母对自己成长关心的同时,请父 母放心,如果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自 己解决不了的烦恼时会主动向你们诉说和 请教。②要求父母尊重自己的隐私,不要 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
作为父母: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树立隐 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 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

小郁的烦心事(一)
老1、师您什:好么!是我隐刚私转?学到这里,私人一信切息:都家是庭住那电址话么、号身陌码体等生缺陷,、能 一成些为不您愿的为学人所生我具觉体得包括真幸运个人.私但事:近日来常我生活觉、得社会好交烦好 知烦、,侵同扰学的们秘密总,是爱打听我的家庭地往址等、: 电话号码等, 与的我好公纯不象共个愿在利人意 背益私对 后无事关不 议是 论很我熟:悉是的不人是私人说父领这母域:些离日通,婚记信可?、等书这 或包几 有、住天 什宅她 么、 们 不 可告人的丑事……
私人生活安宁权 如住宅不受侵犯
私人信息 保密权
个人信息保密权 个人通信秘密权
心情糟透了的小郁向网友 “乐天派”诉说自己的苦恼,不 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

主题
发件人 收件人
小郁的烦心事(三)
“我的烦恼”
“乐天派” 小郁
2006、4、11
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
你认为小郁应该?
A、告诉
B、不告诉
隐私
假如老师要求小郁上报家庭 住址和联系电话?
告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是 隐私
公民都享有隐私权。小郁家的电话号码、 家庭住址、父母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小 郁有权保密。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 私的意识。但也不能因此矫枉过正, 因噎废食,为了保护隐私排斥正常的 社会交往。
不是。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 秘密,隐私没有违背道德,也没有违 背法律,因此隐私不是丑事。丑事是 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以,不可 将隐私等同于丑事。
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
一.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1)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2)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
(3)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 (4)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P52荣荣的烦恼]
我和肖肖是好朋友,平时有什么事情我都喜欢找 他商量。最近班上的某个女生对我特别热情,我 觉得有些奇怪,便把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请他 帮我分析一下。因为我相信他一定会为我保守秘 密,但是他却把我日记内容告诉了别人同学,一 传十,十传百,别人都知道我的日记内容了。
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行搜查。

小郁的烦心事(四)
正是这些烦心事的困扰,加上刚转学不久学习还 不习惯,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她整天魂不 守神,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 来电话找女儿,妈妈担心她早恋,于是拿起客厅 的电话偷听……小郁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 “飘逸”网吧,可更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 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 坛上.她郁闷极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如何评价肖肖的这一行为?
荣荣让肖肖看自己的日记,并不意味着肖肖有权披露 日记内容,荣荣的日记仍然属于他的隐私。肖肖侵犯 隐私权,也是没有责任感和信誉的表现。
我们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 意识。
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危害
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 布于众,人无疑于生活 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 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 日,个人会因此失去独 立自主的空间,生活会 失去安宁,人格尊严也 可能受到侵犯,影响工 作、学习和生活,我们 的心灵会不得安宁。
2、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能 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3、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彼此的隐私。保 护公民的隐私权,是道德的呼唤,有助于 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1、同学们总是爱打听我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2、同桌同学在教室里公布了自己的生理缺陷 3、妈妈担心她有没有早恋,偷听电话 4、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 信息公布在论坛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