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x

绿色化学概论复习题.docx

绿色化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采用物理方法处理废弃物的缺点是( C )。

A引入新污染 B设备费高 C速度慢且不彻底 D劳动强度大2.我国化工行业比较通行的“无废少废工艺”又被称作( B )。

A 绿色工艺B 清洁生产工艺 C源消减工艺 D生态工艺3.催化技术中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是( B )。

A 均相催化B 非均相催化C 相转移催化 D酶催化4.清洁生产过程包括节约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毒性以及不再使用( B )。

A废弃物 B有毒材料 C不可再生资源 D生物质资源5.在原子经济理论中,AU值表示( D )。

A 排放因子 B产品收率 C 原料转化率 D 原子利用率6.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工原料的是( D )。

A 乙醇B 纤维素C 碳酸二甲酯 D光气7.城市垃圾治理要真正做到的目标除了减量化和无害化外还有(A )。

A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B彻底零排化 C垃圾完全粉碎化 D垃圾全部焚烧化8.使用化学法处理废弃物的主要优点是( D )。

A成本低 B适用范围广 C 不引入新污染 D速度快,彻底9.现代污水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 B )。

A三大类 B四大类 C五大类 D六大类10.臭氧空洞对人体健康所带来的主要危害是(A )。

A大量紫外线辐射 B臭氧中毒 C 氧气稀薄 D空气中物质易被氧化成有毒物11.21世纪各国都追求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趋于( C )。

A 缓慢增长B 快速增长 C零增长 D负增长12.根据原子经济理论,AU值越大,则副产物( A )。

A越少 B越多 C不变 D不确定13.E—因子为每产出1Kg产物所产生副产物的(D )。

A 摩尔数B 毫升数 C克数 D千克数14.绿色涂料是指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C )。

A再生料 B金属离子 C有机物 D 水15.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主要是脱除水中的( C )。

A重金属污染物 B无机物污染物 C有机物污染物 D 生物污染物16.欧洲现行的汽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B )。

A 30×10-6B 50×10-6C 80×10-6D 100×10-617.目前应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 B )。

A 超临界水B 超临界二氧化碳C 超临界乙醇D 超临界甲烷18.目前生物脱硫的最大优点是( B )。

A无二次污染 B费用低 C可副产单质硫 D可提高十六烷值19.绿色催化剂选择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催化剂的(B )。

A毒性 B选择性 C活性 D耐久性20.目前人类使用的三大能源是( A )。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石油,煤炭,生物质能C石油,煤炭,核能 D石油,太阳能,核能21.目前常用来代替酚醛树脂的低甲醛含量树脂是( A )。

A脲醛树脂 B酮醛树脂 C醇醛树脂 D乙二醛树脂22.化工反应过程使用超声波设备有可能的负作用是( A )。

A减慢反应速率 B收率低 C 操作困难 D选择性差23.酸雨主要是因为人为排出的(B )。

A CO2和H2SB SO2和NO xC CH4和SO2D Cl2和SO324.目前科学研究最活跃的超临界流体是超临界( D )。

A 甲烷 B乙醇 C二氧化碳 D水25.目前的四大基础能源为(C )。

A石油、煤、天然气和太阳能 B石油、煤、核能和风能C石油、煤、天然气和生物质能源 D石油、煤、太阳能和风能26.污水处理方法中的生物法主要是脱除污水中的( C )。

A 重金属 B无机盐 C 有机物 D氯化物27.按目前技术水平,生物质能主要是利用生物质资源成分中的(D )。

A蛋白质 B 纤维素(3)木质素(4)淀粉28.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是( A )。

A 研究新反应体系B 研究污染源C 研究环境承受能力D 研究人类承受能力29.《京都协定书》中所指的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气体主要有( B )。

A 7种B 6种C 5种D 4种30.未来最大的生物资源是利用植物中的( D )。

A蛋白质 B淀粉 C几丁质 D纤维素二、多项选择题1.以绿色化学的原则判断,有害的化工原料的是(AD )。

A光气 B 碳酸二甲酯 C 乙醇D氢氰酸E双氧水2.作为绿色精细化学品,水处理剂主要有( ABCE )。

A 缓蚀阻垢剂B 生物合成多功能剂C 杀菌灭藻剂D 防冻剂E 絮凝剂3.二恶英的主要危害有( BC )。

A 放射性B 致癌C 致畸D 破坏臭氧层E 导致酸雨4.生物化学反应中,酶催化的特点是(ABCDE )。

A条件温和B自动调节活性 C 高效率D高选择性E酶易变性失活5.相对于传统表面活性剂,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优点是( ABC )。

A用再生资源作原料 B对人体刺激小 C易生物降解 D亲油性能强 E亲水性强6.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 ADE )。

A抽提剂 B带水剂 C絮凝剂 D稀释剂 E 反应介质7.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质是协调好发展与(BCD )。

A经济的关系 B人口的关系 C资源的关系 D环境的关系 E社会的关系8.干法脱硫的主要优点有( AC )。

A无废水排放 B脱硫效率高 C无废酸排放 D设备简单 E操作容易9.以下可作为汽车替代燃料的有( ABCDE )。

A 液化石油气 B液化天然气 C甲醇和乙醇 D液氢 E燃料电池10.有害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大气污染主要有( BDE )。

A台风频繁 B酸雨 C沙尘暴 D臭氧层耗损 E温室效应11.处理废气中的SO2一般采用( ABCDE )。

A 氨法 B钠碱法 C 钙碱法 D活性炭吸附法 E 催化氧化物法12.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目标是( BCD )。

A 无排化B 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E 零增长13.污水处理技术按作用原理可分为(ABCD )。

A 物理法B 化学法C 物理-化学法D 生物处理法E 放射处理法14.当酶作为一般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时,其主要缺点是( BE )。

A反应条件温和 B易失活 C选择性低 D效率低 E价格昂贵15.绿色化工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 ABCDE )。

A原料绿色化 B 产品绿色化 C 催化剂绿色化 D溶剂绿色化 E 助剂绿色化三、填空题1.到2040年,我国将实现资源消费和能源消费速率零增长的目标。

2.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可将废气分为颗粒污染物与气态污染物。

3.燃烧生物质燃油不会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是因为其来源于CO2的光合作用。

4.绿色化学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5.欧盟现行的车用柴油标准中硫含量低于 50×10-6。

6.E-因子可以衡量化工过程的排弃量。

7.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方法主要有厌氧发酵法和堆肥化。

8.原子经济性可用来估算不同工艺路线的原子利用率。

9.依照原子经济理论,化工行业产品越精细复杂E-因子越大。

10.可持续发展实现的最根本措施是使发展与环境保持同步与协调。

11.目前发挥能源作用排第四位的是生物质能。

12.末端处理是指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零排放。

13.人类可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两方面内容。

14.耗竭性资源又称有限资源。

15.环境治理的绿色技术可简单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复合法。

16.目前使用最多的超临界流体是超临界CO2。

17.“白色污染”——废塑料解决的主要途径有回收利用和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18.超声波对各类化学反应几乎都有促进作用。

19.温室效应的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

20.“绿色”溶剂相对于传统溶剂的主要优点是无毒无害。

21.垃圾焚烧发电成为近年处理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及无害化利用的热点。

22.多氯代三环芳香化合物大部分具有强烈致癌致畸的特点。

23.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

24.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协调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25.相对于传统催化剂,酶的主要缺点是易失活。

26.科技进步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27.除尘是从废气中将颗粒分离出来并加以捕集回收的过程。

28.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有作为抽提剂、反应介质以及稀释剂。

29.环境可降解塑料可分为光降解、生物破坏性和完全生物可降解塑料。

30.环境友好的润滑剂一般是指其可以生物降解的润滑剂。

四、名词解释1.理想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成产物,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2.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3.有机废物的厌氧发酵有机物在特定的厌氧条件下,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进行分解,使有机废物无害化。

同时,使碳素物通过厌氧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4.绿色环保绿色环保是指在提倡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需求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无污染、清洁生产和后续产品资源化的环境保护技术及其工艺要求。

5.末端处理在推行化工生产清洁工艺所进行的全过程控制中,还应包括必要的污染物处理环节的零排放,被称为末端处理。

6.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够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可以逐渐地得到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7.可降解塑料是在普通塑料中加入填充物质,增加其再自然环境中的降解能力的一种塑料。

8.废塑料的热裂解使大分子的塑料聚合物在高温下发生分子链断裂,生成分子量较小的混合烃,经蒸馏后分离成石油类产品。

9.理想的化工过程是指用最简单、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廉价、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

10.绿色表面活性剂由天然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对人体刺激小、易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

11.好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各种废弃物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的方法。

12.污水生物净化法微生物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并将其转化成稳定无机物的能力,被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这就是污水生物净化法。

13.清洁生产是从生态大系统的整体优势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不断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以提高物料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以至消除废料的生成和排放,降低生产活动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以及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14.绿色化工生产技术是指化工生产中利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造成环境污染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副产品。

15.不可再生资源一般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且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五、简答题1.简述绿色化学的核心科学问题及包含的内容。

核心科学问题是研究新反应体系,其中包括新合成方法和路线,寻求新的化学原料,包括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探索新反应条件、环境无害的介质以及设计和研制环境友好产品。

2.简述生物化学工程将生物质资源作为研究重点的原因。

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材料,不但原料丰富以及可再生,而且生产过程无毒无害,其产品有可能也是对环境友好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