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一)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一)

脊柱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一)
〔摘要〕目的:探讨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资料,观察椎体、椎间盘、椎弓根、附件破坏、硬膜囊和脊髓受压情况。

结果:12例患者26个椎体受累,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6例,3个椎体4例。

T1WI上呈均匀低信号或混杂信号。

T2WI上呈均匀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成不均匀强化。

结论:MRI能清楚显示脊柱结核椎体骨炎,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及神经损害。

对脊柱结核有确切诊断价值。

〔关键词〕脊柱;结核;磁共振成像
脊柱结核是脊柱外科常见疾病,由于X片和CT对脊柱结核诊断较困难,MRI检查是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最准确手段之一。

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MRI 影像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征,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5例,女7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46.6岁。

病程2个月~3a。

所有病例有胸背部和(或)腰背部疼痛,7例有下肢症状,8例有驼背,2例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和消瘦。

1.2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

脊柱相控阵线圈,采用SE序列及FSE/T2/SPIR。

矢状位T1WI(TR/TE500ms/13ms~600ms/13ms),T2WI(TR/TE2250ms/120ms~3200ms/120ms)。

层厚4mm,层距0.4mm,FOV为320mm。

轴位T2WI(TR/TE2250ms/110ms~3500ms/110ms),FOV220mm。

必要时加做冠状位成像。

9例患者行增强T1WI。

2结果
2.1病变部位颈椎2例,胸椎4例,腰椎4例,腰骶椎2例。

单椎体受累2例,2个椎体受累6例,3个椎体受累4例。

2.2椎体及附件改变椎体破坏以与椎间盘相邻处为主,离椎间盘较远的部位MRI显示正常,其中前中部破坏为主者8例,椎体全部破坏4例,2例患者椎弓根受累。

受累椎体在T1WI 上呈均匀低信号5个,混杂低信号3个,等信号3个。

T2WI及T2SPIR呈均匀高信号10个,混杂高信号1个,等信号1个。

增强扫描受累椎体呈不均匀强化。

2.3椎间盘改变受累椎间盘T1WI呈低信号12例,T2WI及T2SPIR呈不均匀高信号8例,其中4个呈均匀高信号。

增强扫描椎间盘异常强化者3例。

2.4椎旁软组织影8例患者可见寒性脓肿,其中3例表现为椎体前缘或周围脓肿,3例有腰大肌脓肿,2例有椎管内脓肿。

脓肿T1WI上呈稍低信号,T2WI及T2SPIR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形强化。

2.5硬膜囊及脊髓改变本组病例中,硬膜囊及脊髓受压6例,包括脓肿和(或)变形的椎体压迫,5例患者T2WI可见脊髓信号改变。

3讨论
3.1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优点MRI由于对水含量和蛋白含量多少的变化非常敏感,可在病变的早期,在其他影像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发现病变,MRI是目前唯一能在病变的早期发现病灶、确定病变范围的方法〔1〕。

MRI可提供病变的三维图像,可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大小,脊髓受压情况〔2,3〕。

3.2脊柱结核的MRI表现
3.2.1发生于椎体的结核T1WI呈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常不均匀,骨髓内的干酪脓肿则呈均匀长T2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楚。

椎体终板常受累,严重者椎体终板破坏消失。

椎弓较少受累且轻微,主要发生在根部。

有单椎体病变也有多椎体病变,脊柱可有明显的后凸畸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