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经典、值得收藏)
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示例)①立志、选定目标时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能好高骛远。
②做事要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审题】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首先概括主要情节: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
分析材料,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最后死于草丛。
5、分析关系法
四、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给出准确的立意。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他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他又想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目标,至少也,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草丛中。
三、审题的方法
1、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2、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就其本质来说是材料作文,但从形式上又是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却不规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优点----讲究审题,有又继承了话题作文的长处----体现开放,从而弥补了两种作文的缺陷,更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①蜗牛选定的目标太遥远了,以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完成。②蜗牛放弃了大的目标后,什么也不肯做了,最终一事无成,死在草丛中。
从蜗牛联系到人,就可以明白故事的寓意了。
五、归纳总结:
对材料的思考解读,审题立意,这好比是“磨刀”,而动笔行文就是“砍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立意很重要,马虎不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要我们按照要求,开动脑筋,开发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答法、探讨法
教学仪器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高考作文更是如此,必须“思在笔先”,准确立意,把握文魂,否则,全盘皆输。近几年高职高考,新材料作文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主流。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新材料作文。
二、考点解说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新在什么地方呢?就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向性和命题思维的开放性上。
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材料可以是单则材料,也可以是多则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它提供条件性和情境性,规定内容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要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理解材料”,就是看材料着眼于整体意义;二是“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时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三是“不脱离材料的含义”,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道理。
板书设计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1、提炼中心法
2、抓关键句法
3、由果溯因法
4、由物及人法
5、分析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类型
复习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及特点。
2、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3、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第二天放学一进家门,孩子就高兴地说:“妈妈,我造的句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我的造句有创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或套作。
提示:本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1)要保护、鼓励儿童的创造力;(2)应试的种种束缚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3)创造与规范的关系;(4)创造与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矛盾;(5)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促进其创造力的形成;(6)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立足长远,解放思想,抓住良机,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7)教育的本质,应该是非功利性的;(8)新课改理念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等等。
六、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一天晚上,我陪孩子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孩子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我说:“对,再造一句。”孩子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我说:“对。等等,不对!”孩子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说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孩子的语言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规范自然是规范了,但也枯萎了。我对孩子说:“你造的这个句子是一个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因为跟后面的参考答案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