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5)1.1 工程简介 (5)1.2 工程管理 (5)1.3 工程目标 (6)1.4 工程分类 (6)二、编制依据及相关文件 (6)2.1 编制依据 (6)2.2 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 (7)三、施工准备及条件 (7)3.1 技术准备 (7)3.2 施工机械一览表 (8)3.3 现场环境及主要措施 (9)四、施工步骤及主要程序作业方法 (11)4.1 施工步骤 (11)4.2 劳动力投入 (11)4.3 施测程序 (11)4.4 施工测量组织工作 (11)4.5 基底处理 (12)4.6 级配砂石垫层 (12)4.7 防腐木铺装 (14)4.8 栏杆 (17)4.9 木栈桥 (18)4.10 加固体系计算 (18)4.11 预制埋件 (20)4.12 混凝土施工及成品保护 (21)4.13 截洪沟 (22)4.14 石砌挡土墙 (24)4.15 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25)4.16 青石板碎拼及台阶 (27)五、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29)5.1 质量保证体系 (29)5.2 质量检查程序 (30)5.3 质量措施 (31)六、本工程作业的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 (33)6.1 临边防护 (33)6.2 安全生产及相关制度 (34)6.3 安全应急措施 (36)6.4 文明施工、保护措施 (40)6.5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41)6.6 环境卫生管理 (41)6.7 综合治理 (42)6.8 空气及噪声污染控制 (42)6.9 季节性施工 (42)七、本工程危险点及控制措施 (46)7.1 危险点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46)7.2 作业环境 (49)7.3 职业安全健康 (50)葫芦岛龙湾中央商务区滨海木栈道景观工程南、北广场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施工方案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障。
本公司为强化此工程的管理,将对本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建立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
我公司按照公司服务控制,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各方通力协作的模式,卓有成效的实施质量方针与目标。
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滨海木栈道景观工程,南、北广场平台区域铺装青石板碎拼面层,广场内设置原木和石材坐凳,广场临海一侧设置木栏杆,以保证行人安全,广场内设置各种景观小品令游人驻足观赏,南广场内设置重檐六角亭。
1.2、工程管理本工程施工工期紧,交叉作业多,涉及技术面广,应合理安排工作面,工序搭接,流水作业,要保证充足的各专业劳动力配备,保证材料供应按期到货,施工中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平行流水交叉作业。
施工段的划分应以相互配合,减少二次施工为主,工程开工之前,在适当的位置修筑临时便道,与原有道路顺接,满足材料、机械设备及施工车辆的进场需要,方便施工,同时,为尽量减少施工对行人及其他车辆的干扰,施工车辆现场走行路线应按规定的交通通道进行。
工程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地形变化多样,而且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较高的施工难度及施工危险性,所以在施工区域的外边缘处(临海)设置安全保护网,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施工过程中,受现场实际情况的影响,各分部分项工作互相制约,施工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互相配合,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让工程在保证安全、质量、进度的前提条件下,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1.3、工程目标(1) 质量目标:全部合格,争取优良。
(2) 安全目标:安全评分达到优良标准,保证无安全事故。
1.4、工程分类1、按使用功能分类(1)南、北广场:主要以供行人休息,游玩,驻足观赏海边风景使用。
2、按面层材料分类:(1)青石板碎拼铺装:主要用于南北广场地面铺装,一般以人行为主,青石板采用自然面厚度为40mm-60mm厚,切割大小为200mm<L<800mm,切割线条必须笔直,拼贴时禁止通缝,留缝为10mm,粗砂勾缝。
( 2 ) 灰色碎石散铺:主要采用大小直径为30mm——40mm碎石,尖端打磨处理。
二、编制依据及相关文件2.1、编制依据2.1.1、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滨海木栈道景观工程施工图2.1.2、葫芦岛市龙湾中央商务区滨海木栈道景观工程招标文件(第三标段)2.2、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表1)三、施工准备及条件3.1、技术准备3.1.1、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1、由技术部门负责施工图纸收发,建立管理台帐2、各专业会审图纸针对施工技术和图纸的疑点做好记录3、开工前及时与业主和设计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3.1.2、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图集,根据施工图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程、规范及有关图集并发给项目部相关人员(规范、规程、图集详见编制依据)。
3.1.3、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坐标、控制桩认真组织测量放线,做好控制保护。
了解周围环境情况,使施工人员明确具体位置及深度部位。
3.1.4、技术工作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经过详细技术论证,编写技术方案并做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及时准确并有针对性。
3.1.5、施工试验工作计划根据工程情况及时计算各种施工物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用量,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试验工作。
3.1.6、现场准备1、根据有关单位指定或协商办理水源、电源、架设线路、搭设围挡、临建办公、宿舍、划定材料堆放场地。
2、根据有关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坐标点和控制桩,做引点控制防护。
3、按施工需要在施工范围内合理使用用地进行平面布置,保证施工需要。
3.2、施工机械一览表下表1为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进度的全面开展,拟定投入的主要大型施工机械参照表。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参照表13.3、现场环境及主要措施3.3.1、现场条件说明:该工程施工场地地形复杂,道路、交通运输较为困难;施工用电采用发电机发电;施工用水采用水车及人工运送。
各种材料运输全部靠人力肩挑背扛,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垃圾及渣土的运出按当地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我公司将以“过程精品”为原则,对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采取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
从工程质量策划开始,确保从加工定货、施工工艺、过程控制直到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并最终达到预定的质量目标。
同时,本工程例为我公司重点工程。
3.3.2、本工程布置在沿海的悬崖峭壁上部和下部,施工安全防护是本工程的重点。
主要措施:针对本工程的特殊性,必须采取靠可的安全防护措施,在山崖临边设安全防护栏杆进行全线封闭;在悬崖下园路施工采取沿路搭设安全防护棚。
以确保施工安全。
3.3.3、因本工程的特殊性施工区域无水源和电源,施工用水和绿化种植用水,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
主要措施:大体积商品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场外预后拌运至作业面,零星用量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养护和绿化种植用水,采取水车场外取水运至作业面,现场配备蓄水箱每天用水车加满保证普通施工用水,混凝土先期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养护用水量;施工用电使用发电机自行发电,在施工机械集中区域和办公区布置DM6500CM单相汽油发电机(5KW)两台,三项交流柴油发电机(24KW)一台,并合理控制用电量,降低发电燃油成本。
四、施工步骤及主要程序作业方法4.1、施工步骤准备工作——测量作业———素土夯实、挡土墙——铺设级配砂石——砼垫层浇筑——附属设施、绿化——主路铺装——自检——报验——交付使用根据工程图纸的施工内容,拟定将滨海木栈道暂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由生产负责人进行生产任务分配。
4.2、劳动力投入如下木栈道工程施工队劳动力投入计划:力工35名,技工95人,其中瓦工30人、木工20人、混凝土工15人、钢筋工20人、铺装工25人、种植工20人。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各施工队之间的劳动力可随时进行调整,满足施工要求。
4.3、施测程序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进入下道工序4.4、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
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及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4.5、基底处理4.5.1、工艺流程处理地基表面→级配砂石→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4.5.2、处理地基表面4.5.3、将地表面的浮土和杂质清除干净,平整地基,并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坍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4.5.4、基坑(槽)附近如有低于基底标高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按设计要求先进行处理。
对旧河暗沟应妥善处理,旧池塘回填前应将池底浮泥清除。
4.6、级配砂石垫层在基底之上,包括主道路与道路一侧截洪沟系统,在基底处理完毕之后上铺300厚级配砂石垫层,级配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30mm。
4.6.1、用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达到设计要求,并控制材料含水量,见表2;4.6.2、应分层铺设砂石垫层,分层夯压密实。
4.6.3、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0~250mm,不宜超过300 m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如坑底土质较软弱时,第一分层砂石虚铺厚度可酌情增加,增加厚度不计入垫层设计厚度内。
如基底土结构性很强时,在垫层最下层宜先铺设150~200mm厚松砂,用木夯仔细夯实。
4.6.4、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搭接处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搭接处应注意压实。
4.6.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充分压(夯)实,并酌情增加质量检查点。
4.6.6、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4.6.7、洒水铺筑的砂石应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12%。
4.6.8、夯实或碾压本工程视地形条件的不同,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
对于平台处大面积的砂石垫层,宜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边角不倒位处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夯实或碾压的遍数根据要求的密度由现场试验确定。
蛙式打夯机时,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