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利用施工系统分析理论,研究复杂地层(如砂岩泥岩互层等软岩)隧洞施工合理的每循环进尺参数,即分析确定从钻孔、爆破、通风散烟、安全检查、出渣和支护等全过程所需的时间及各种资源的消耗,最终确定合理的施工工期。
4、编程,最终对隧洞施工全过程进行可视化演示。
1、水利水电工程/岩土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水利水电/生态学/鱼类学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2
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模拟与布置研究
针对海绵城市径流流量控制及径流污染负荷控制两项核心问题,围绕城市下垫面系统(建筑屋面、绿地、硬化地面)、排水系统(雨水管渠)及汇水系统(城市河道)“三位一体”的综合系统所涉及到的部门对排水历时、水位控制、以及水质功能等关注及控制要求不同,防洪标准及除涝标准衔接等问题,利用已购买的MIKE FLOOD模型软件二次研发集径流雨水的水文特征、水质特征、径流污染负荷、污染物变化规律、径流对河流泊水质影响以及LID设施对径流总量及污染控制效果等模块为一体的耦合模拟技术,对城市雨水的水质水量过程和初冲效应进行模拟。
研究方向二: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研究: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与地表水模型、流域生态模型、区域气候模型等的结合,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地下水污染修复等应用研究、拓宽模型的应用范围,为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支撑。
1、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6
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尺寸地下洞室结构仿真研究
2、建立海上风电场微观尺度台风预报模型,建立2小时预报系统,依托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全面预报台风来临时风电场的流场分布特征,为风电场经济安全运行策略提供详细的依据。
1、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10
浅覆盖层海上风电机组基础研究
1、针对浅覆盖层-岩石海床地基条件和海上风电机组基础受力特点,研究导管架嵌岩群桩基础、高桩混凝土承台嵌岩群桩基础、大直径嵌岩单桩基础和重力式基础等基础结构选型和布置关键技术,实现不同海床地质条件下风电机组基础优化选型。
1、研究复杂地层(如泥岩砂岩互层等软岩)地质,地下洞室合理的开挖分层、分部及分块方法和顺序,确保施工期洞室围岩稳定,进而对更大洞室的开挖分层、分部及分块等提出合理建议。
2、根据已确定的隧洞分层、分部及分块开挖方法和顺序,研究复杂地层(如泥岩砂岩互层等软岩)隧洞相应部位的围岩变形机理和支护结构受力特征,找寻相应部位围岩压力、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内力、锚杆轴力等变化规律,提出隧洞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等设计参数的建议值。
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需求表
序号
科研项目(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和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专业和经历要求
招聘人数
1
水利水电工程洄游鱼类习性与鱼道设施研究
1、形成指导设计的增殖放流流程,如种类筛选、放流数量、放流季节及相应的评估监测体系。
2、形成能应用于设计的过鱼设施关键设计参数,针对性特定物种及坝高,从鱼类适应性、效应及造价等综合比选集运鱼设施、升鱼机及鱼道设施的优缺点,凝练出适合过鱼设施技术及相关参数设计,提出跟踪监测计划及过鱼设施效果评估体系。
3、形成能形成与设计的河道联通恢复设计指南,如何从连通度、实施难易及其他诸多方面进行筛选并最终确定拆坝对象。根据选定的对象,综合比选控拆除施工的优缺点,明确拆除方式,结合防洪需求及大量拆除废弃物处置,如何合理安排拆除工期。如何解决拆除后泥沙下泄对下游生境影响,大坝拆除后,如何结合微生境修复进行河床填补,缩短河流恢复原始状态的时间,如何合理设置监测断面,进行拆坝对流域鱼类栖息地的生态修复和鱼类多样性恢复的效果评估。
1、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5
受污染的地下水数值模拟与工程减免措施研究
研究方向一: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研发:研发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专业软件平台,建立典型区域浅层地下水水流模型以及以物化反应和生化反应为理论基础的溶质运移模型,研究典型区域地下水水流变化规律以及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
1、水文或城市水务专业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城市雨洪资源模型开发应用经历
1
3
西南水电开发水环境变化累积效应研究
1、识别流域水电开发累积影响的关键水环境要素,构建水环境累积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从流域角度对水电开发的水环境累积影响进行评价。
2、总结水电开发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出水电开发水环境保护关键技术。
1、智能微电网系规划设计方法与系统;
2、研发实现智能调度系统研究
1、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9
强台风地区海上风电场风资源特性研究
1、依托三峡福建海上风电场,分析台风过境时风电场流场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极限风速、风向、湍流、风剪切、入流角等影响风电机组安全的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性,为风电场安全设计、设备选型及运行提供数据保障。
研究方向二:提出太湖生态环境关键因子水动力学机制以及大型浅水湖泊生态环境改善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太湖三维生态水动力数值和物理模型,研究风场、水动力条件(流速、环流条件等)和水质要素的相关关系,流速和底泥释放之间的关系,风场和水体自净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改善浅水湖泊湖流结构、水位、流速等生态关键因子的水动力学机制和生态环境改善评价指标。
1
7
高温地区不同掺合料大坝混凝土温度控制研究
1、高温地区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大坝温度场分布特征。
2、高温地区不同掺合料混凝土大坝温度应力场分布特征。
3、提出大坝各混凝土分区及施工期合理的温控措施建议。
1、水利水电工程等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1
8
多种能源和用户微电网系统优化配置研究
1、相关专业博士毕业;2、具有与科研项目(课题)相关的科研经历
2
4
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水环境提升技术
研究方向一:提出一套适用于太湖流域典型特征的(长时间系列、大空间尺度)条件下的平原河湖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后评价方法:通过开展湖环境质量现状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后评价研究,构建能够反映太湖流域典型特征的综合治理措施后评价指标体系,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方案及社会、经济、环境效益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