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电器案例分析
2
国美战略分析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
1、本土和国外大型零售企业。如:沃尔玛、美好家园等,这些企业都拥有 较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现在也涉及到小型家电,当他们对家电行业进一步了 解和熟悉后,面对家电连锁企业火爆的市场,很有可能加大对家电市场的资 本投入和扩大规模发展。此类企业不但在经济实力上不容轻视,其在市民心 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更容易培养顾客忠诚度。本土化的经营机制更适应消 费者的消费习惯,同时在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公关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 2、未进入主要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这类潜在进入者对家电行业十分熟悉, 资本积累丰富,在品牌经营和服务有自己独特的战略,能在短时间内运用大 量资本投资进行高密度的宣传推广,以迅速进入主市场的目的。 3、来自国际家电连锁企业的威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资本纷纷 进入中国,这类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优良的管理理念,会给国内家电企业, 尤其是国美、苏宁等企业龙头带来强大冲击。
O1、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缓解,全球 经济回暖,家电行业也得到恢复。 O2、中央政策“家电下乡”、“以旧 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的出台。 O3、中国农村对家电的需求大,农村 市场容量大。 O4、小家电发展迅速,潜力大,市场 大。 O5、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信 贷消费比率也在逐步上升。 O6、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网上购物方 式成为最具潜力的消费模式,发展迅 速,市场潜力巨大。 O7、对节能、低碳产品需求量增加。 O8、国家积极促进海峡两岸经济合作, 经济贸易限制减少。
2
国美战略分析 替代产品的威胁
国美替代品的威胁主要来自各个专业化的销售市 场,比如手机专卖店、电脑专卖店、厂商品牌专营店 等。 根据一项消费者购买地选择的问卷调查显示, 57%的受访者首选专业数码商场选购电脑和数码产品 ,24%的受访者首选品牌专卖店。 在手机业务上,67%的受访者选择在专业手机市 场,只有27%选择在家电连锁商场,而国美电器在该 项业务上的市场比例较低。
Page
5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的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 必须时刻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从而为了适应环境 的变化而改变或改善企业的战略,形成于环境平衡和匹配的、具 有企业独特风格的企业战略。 企业外部环境主要分类为宏观外部环境——政治法律因素、经济 因素、社会人文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行业环境。它们的关系如 图:
Page
2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国美战略分析
资产资源
2
国美战略分析
组织资源: (组织结构) 控制权之争导 致国美董事会 等高级管理层 的成员以及结 构处于不稳定 状态。利益团 体的对立导致 企业日常事务 管理的效率降 低。企业运营 出现大量问题。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的内部条件分析——能力分析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国美电器2009年营收426.68亿元,净 利润14.0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4.45%,每股基本盈余为0.103元,综 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
●控制权争夺主要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交易实现,公
司控制权市场上的交易方式主要有企业并购和代理权 争夺。代理权争夺是指公司股东组成的不同利益集团, 通过争夺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董事会的控制权, 进而达到更改管理者或者公司战略的目的的行为。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Page
4
1
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
1、控制权之争导致董事会成 员、结构多次变动,并且不稳 定,形成两个对垒状态。致使 企业的经营、决策效率降低。 2、控制权之争使得国美 员工处于动荡不安,影响 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对国 美的企业文化造成冲击。 4、原有的经营规划和 方案实施受到严重影响。 销售营业额、门店数等 增长率下降。 3、国美企业声誉和 形象受损。
Page
6
2
国美战略分析
1、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并顺 利得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 景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得到实施和发展,并且日益完善。 2、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颁布,法律环境日 益完善。 3、中央政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提出“扩大内需,保持增长” 的政策,并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措施。 例如:商务部首先出台了《关于健全旧货流通网络的意见》。 4、随着全球气候严重恶化,我国为达到国际环保的要求,提出 “低碳”相关政策。例如: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节能产 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政部又制定并下发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高效节能房间空调器推广实施细则》等。 5、2010年8月17日,台湾立法机构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 架协议》。
苏宁电器2009年启动国际化战略,进入了日本和香港市场。 国美电器2009年的战略转型略有成效,国美控制权之争使国美未来走向不 明确。 国美组织管理和企业效率不及苏宁。
2
国美战略分析
T1、通货膨胀、物价上 升,影响消费者的家电 消费选择。 T2、更多专业家电商场、 厂商自建品牌商店,对 国美威胁增大。 T3、消费者对产品的质 量、服务等要求逐渐高。 T4、家电销售行业竞争 加剧,苏宁高速发展和 开拓,在各方面赶超国 美。
2
国美战略分析
苏宁电器2008年截至6月30日,公司在大陆地区门店数量从812家已拥有 1075家。目前,通过收购香港镭射电器,苏宁在香港地区有20家门店;控股 日本LAOX后,其在东京市场也已顺利布局6家店面。 国美电器方面,2008年年中以来,门店数量从828间锐减到现在的740间 (不包括非上市门店)。 国美营收和获利能力已经被苏宁抛在身后。
W1、与供应商关系较紧张。 W2、企业高级管理层、股东之间 矛盾大。战略实施受阻。 W3、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 W4、门店租金高,租售比和综合 物业成本也较高。 W5、资源未能完全整合。 W6、企业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 务价值低,质量不理想。 W7、手机市场和小家电市场占有 率低。 W8、企业品牌和声誉受损,企业 文化建设缺陷。
Page
8
2
国美战略分析
1、中国人口超过13亿,其中绝大多数进入“中产阶级”,对 生活质量的要求更加高,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很大,因此市场潜力很 大。 2、中国消费者的教育文化水平稳步提高,对产品的要求提高, 对产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提高。 3、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消费观念趋于 理性,注重实用性和性价比,而环保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提高。 4、信贷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形成。
2
国美战略分析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2009年财报显示,2009年营收426.68 亿元,净利润14.09亿元,比上年增长34.45%, 综合毛利率由16.94%增长到17.32%。2010半 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73亿元, 同比增长 21.6%;实现净利润9.62亿元,同比 增长65.9%。 苏宁电器2009财报显示,2009年实现营业总收 入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4%;净利润 28.9亿元,同比增长33.17%。 2010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苏宁电器收入达到 360.55亿元,同比增长31.93%,净利润19.7亿 元,同比增长 56.03%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商业模式如图:
2
国美战略分析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行业议价能力对企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价格、质量、服务及 其他销售条件等方面的谈判能力上。企业目标消费人群的消费习 惯和消费行为,将直接影响企业与消费者谈判过程中的态度。 根据调查,从购买动机上看,收入增加和产品降价直接推动 了家电的销量,占购买动机的38%,更新换代占20%,住房条件 改善占15%,结婚搬家占27%。 从影响因素上看,收入状况对家电影响40%,家电价格26% ,电力消费20%,用水环境占14%。 再从购买环境看,男性决策占55%,比女性比重大,40%的 消费者认为专卖店的服务最好,52%的消费者更喜欢在比较近的 商店购买。 可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对消费决策有直接的影响,且市场大 ,选择余地多,因此在购买过程中的谈判力不断加强, 那么对 商家的威胁也不断增大。
Page
9
2
国美战略分析
1、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的结合,各种高效的企业管理信 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企业在各个环节的效率,使企业的管 理与决策趋于科学化、高效化、简单化、节能化。国美电器已经成 功完成了ERP技术的整合,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经营管理。 2、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虚拟商场”得到巨大的发展,为企业 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网上购物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模式。2010 年8月30日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8-2009)》显示,2009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人民币,网络购物交易额达到 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21.7%和105.8%。
1、黄光裕倾向大扩张的发 展战略;陈晓倾向精细化经 营战略。控制权之争导致国 美的战略出现冲突。 2、控制权之争使得国美 高级管理层的工作重心 转向“内战”,直接影 响国美的日常事务的运 行,使得原有的战略计 划实施受阻或流产。 1、陈黄之争使得国 美股市动荡下跌, 市盈率下降。 2、供应商对国美信心 不足,国美在供应链 上的控制权受到影响。
Page
24
国美电器近5年营收变化情况
2
国美战略分析
运营利润下降12.36%
国美电器近5年运营利润变化情况
Page 25
2
国美战略分析
净利润大幅增长
国美电器近5年净利润变化情况
Page 26
2
国美战略分析
单店利润增幅达60.99%
国美电器近5年门店数变化情况
Page 27
2
国美战略分析
国美电器近5年单店利润变化情况
Page 7
2
国美战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