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歌小知识

民歌小知识

民歌小知识
(一)音乐知识
1、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
(1)不受某种专业作曲技法的支配,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
(2)其旋律和歌词并非固定不变,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不断的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3)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而主要依靠人民群众口耳相传;
(4)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但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作为文学体裁,民歌专指其歌词。

如:《诗经》中的《国风》;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风》。

2、民歌的音乐特点
(1)民歌在音乐上都具有本民族本地区的风格特色;
(2)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该地区的语言密切结合,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3)某民族或某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的表现出来。

(4)民歌的节拍、节奏形式十分丰富,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关系密切。

(5)一般地说,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一旋律做反复。

3、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
(1)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的相关的因素上。

(2)影响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俗、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3)同一民族的民歌,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在音乐风格上会有明显的差异。

4、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南方民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吴声”、“楚声”为代表的南方音乐风格。

楚声是长江中下游两湖一带的民歌;吴声则是长江下游江浙一带的民歌。

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内在、善于用比、兴;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二)作品:
1、《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山东民歌。

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

《沂蒙山小调》有四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两小节。

创作手法:鱼咬尾的创作手法。

2、《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民间歌舞曲,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地花鼓中的一个代表曲目,有一个旦角和丑角共同表演。

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3、《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孟姜女》这首歌曲源于江苏。

它的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

内容简练,旋
律流畅,情绪压抑而悲伤。

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显得更加翔实。

4、《弥渡山歌》——云南民歌
《弥渡山歌》是一首赞美爱情的山歌。

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

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5、《对鸟》——浙江民歌
《对鸟》是一首浙江民歌。

这首民歌采用吴地方言演唱,南方民歌色彩颇浓。

在我国,以对花名为题材的民歌到处都有,“对花”“反对花”比比皆是,而以“对鸟”为题材的民歌,全国仅此一首。

6、《幸福歌》——湖北民歌
《幸福歌》是新中国成立后传播开来的新民歌,由湖北民歌手蒋桂英创编并首唱。

歌曲的内容是歌颂解放后农民幸福生活的。

这首歌曲采用一领众合的形式,情绪热烈欢快,充满乐观向上的激情。

(三)练习:
一、填空题:
1、《沂蒙山小调》又名,是一首民歌。

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花鼓调.
2、《王大娘钉缸》是一首轻松、明快、、的,它是流行于河南的一种中的一个代表曲目,有共同表演。

3、《弥渡山歌》是民歌,旋律、,富有的独特风格。

4、《对鸟》是民歌,采用演唱。

5、《幸福歌》是民间歌手根据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成的,该曲采用的演唱形式。

6、早在时期,我国就广泛流传着和之类的民歌,
二、选择题:
1、《孟姜女哭长城》是()民歌。

A、山东
B、河北
C、四川
D、山西
2、温家宝总理访日被称作是“融冰之旅”,将进一步促进中日经济、文化、艺术的交流。

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一首民歌的旋律片断,他的歌名是()
667—|667—|6717|6764—|3134|3317—|
A、《道拉基》
B、《拉网小调》
C、《北国之春》
D、《樱花》
3、对歌曲《沂蒙山小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歌曲是在抗战时期《打黄沙会》这首歌曲的基础上形成的
B、歌曲虽标题为“小调”,但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C、歌曲采用采用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情绪热烈欢快
D、歌曲表现了沂蒙山区人民对家乡的热情和赞美之情
4、泰山挑夫是泰山文化的一部分,抬眼望去一队挑夫肩负重担,步履沉重,唱着(),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

A、山歌
B、小调
C、劳动号子
D、进行曲
5、经典的民族艺术在特定的场合代表着国家形象。

在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我国申奥、申博的宣传片中,在2008年奥运会会徽隆重揭晓时都采用了一首中国民歌的音乐素材,它是(),这首作品是(江苏)民歌。

A、《苏珊娜》
B、《茉莉花》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小河淌水》
6、“人人都说哎,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

对这首民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沂蒙山小调》是一首抒情的山东民歌,全曲有四个乐句组成
B、这时一首抗战时期八路军专业人员创作的歌曲
C、现在这首歌曲被确定为临沂市市歌
D、描绘了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共产党领导下沂蒙人民的幸福生活
7、这是我国广为流传的西部民歌,61217|61216|6117|6—|6
1216|56545|6145|6543|2—||其曲名是()。

A、《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B、《在那遥远的地方》
C、《嘎达梅林》
D、《辽阔的草原》
三、连线题
《王大娘钉缸》山东
《弥渡山歌》浙江
《沂蒙山小调》云南
《幸福歌》新疆
《对鸟》河南
《辽阔的草原》西藏
《宗巴朗松》内蒙
《牡丹汗》湖北
四、题组:
1、敦煌当地流行的音乐形式是()
A、二人转
B、黄梅戏
C、信天游
D、梆子
2、试举出敦煌壁画中出现的一种乐器(),并写出该乐器演奏的一首名曲()。

3、1=A 4/4
2 5 32
3 | 53 21 2—| 2 5 2 35 | 32 16 1—|
1 3 23 5 | 27 65 6—| 1·
2 76 5
3 | 5———||
据以上给出的内容和你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沂蒙山小调》又名______
(2)这首作品虽标题为“小调”,但由于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3)《沂蒙山小调》是()民歌。

A、山西
B、陕西
C、河北
D、山东
五、简述题:
1、民歌的音乐特点
2、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