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可行性研究中交通量预测方法——以扬州南部快速通道为例陈秋燕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摘要:交通量预测是道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当下,各类规范均未对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有明确规定,实际操作多参考公路预测方法。
本文针对城市道路的特殊性,结合项目实例分析“四阶段法”在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中的运用,旨在为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道路;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四阶段法1引言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通过对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对环境的影响性进行综合研究和论证[1],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交通量预测结果是确定道路建设标准、工程技术方案的基础,是估算建设规模、进行经济评价的必要条件,但现状有关规范中均为明确规定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因此,本研究充分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特点,以扬州南部快速通道为例,对“四阶段法”在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2预测思路通过基础资料调研,了解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现状及规划状况,分析得出现状人口分布、岗位分布、小汽车保有量、居民出行特征以及现状路网、公共交通、货运交通等基础信息,建立基年交通模型,然后以规划前景为依据建立特征年交通模型,预测项目路未来各特征年的道路交通量[2]。
3预测范围本项目为扬州市规划快速路,贯穿主城南侧,是组团间的快速联系通道、中心城区对外出行的重要联络通道。
充分考虑项目区位、功能及行政区划,将扬州市区及仪征市作为交通预测的研究范围,其中由扬溧高速、启扬高速、京沪高速、长江及夹江合围的中心城区作为重点研究范围。
4交通量预测分析城市快速路交通组成较为复杂,本项目可分为居民交通、货运交通以及出入境与过境交通三大类。
由于交通性质不同,预测方法存在差异,需分别进行预测。
其中出入境与过境交通预测方法按传统的公路交通量预测方法即可,下文仅对具有城市交通特殊性的居民交通和货运交通预测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4.1交通生成预测交通生成预测包括出行发生与出行吸引,前者以区域社会经济特性为主,后者以土地利用形态为主。
交通生成预测时通常对发生量和吸引量分别预测,通过控制交通生成总量,校核各交通小区的发生量和吸引量,以获得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4.1.1居民交通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发展对人均出行次数、分目的出行比率的弹性影响,根据人口分布、出行目的,可得出各小区的交通发生量;根据就业岗位分布、不同就业岗位的吸引率,得出各小区的交通吸引量。
S i=∑i S m i,A i=∑i A m i式中:m为出行目的,可划分为家-单位出行(HBW)、家-学校出行(HBS)、家-其他出行(HBO)、非家-其他出行(NHB)以及商务出行(EB);S i(A i)为i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总量;S m i(A m i)为i小区基于m目的出行发生(吸引)量。
项目影响区内人口分布以规划人口规模为基础,采用居住面积人口密度来推算;就业岗位分布以土地利用性质为基础,按人口比例和产业政策所预测的各类就业岗位数进行平衡。
4.1.2货运交通货运出行的基本目的是载货,货运交通预测通过将货物总量按货运车型及相应实载率转化为货车发生吸引量。
城市的货源分布具有很强的离散性,受到用地类型、交通管理、城市布局等多因素影响,但以用地类型为最主要影响因素,货运相关用地类型主要有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以及公共设施用地[3]。
货运出行的发生、吸引可采用权重法(相关因素法)来预测,为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可将货车分车型分别预测。
TS i=∑j L ij r ij,TA i=TP i式中:TS i(TA i)为交通小区i的货车出行发生(吸引)量;L ij 为交通小区i用地类型j的面积;r ij为交通小区i单位面积用地类型j货车出行发生率。
4.2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布预测旨在通过出行分布模型描述各交通小区间的交通交换量以及内部出行量,形成OD矩阵。
4.2.1居民交通考虑到扬州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用地性质变化较大,居民交通分布预测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法,通过建立交通小区之间各出行方式加权阻抗,体现土地使用变化以及交通设施对出行分布的影响。
Q m ij=K i·K j·P m i·A m j/F m ij式中:Q m ij为i小区到j小区之间目的m的出行量;F m ij为i 小区到j小区之间目的m的交通阻抗函数;K i、K j为调整系数;其余同上。
F m ij=a m·T b m ij·e c m T ij式中:T m ij为i小区和j小区之间各方式加权出行时间(单位:分钟);a m、b m、c m为目的m的待定系数;其余同上。
通过现状居民出行调查模型标定的出行分布参数,并参考其他城市重力模型参数标定过程,标定五类出行目的的分布参数如下。
将不同目的的出行分布矩阵叠加后,便可得到居民全方式的OD矩阵。
4.2.2货运交通货运交通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与居民交通类似,需注意货运阻抗的特殊性,由于高峰时段城区道路禁止货车通行,因此货运阻抗是其可通行道路的出行时耗。
4.3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方法划分一方面需考虑国家战略、政策对交通方式发展方向的影响,另一方面需通过现状区域调查,了解各交通方式分担比例,最终综合确定出行方式比例。
本项目将出行方式划分为步行、非机动车、公交(含常规公交、轨道交通)、非公交机动车(含出租车)四种方式。
综合考虑出行者经济水平、年龄、出行成本和交通设施服务水平以及交通政策等因素,采用距离分布曲线和效用函数结合的方法进行应用、校核和总量控制,建立出行方式模型。
步行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距离,在一定的距离内,随距离的增大,步行出行比例下降。
P walk=x1+a·e b·L,P non-walk=1-P walk式中:P walk为两个交通小区之间选择步行出行的概率;P non-walk是两个交通小区之间除步行之外交通方式的概率;L为两个小区之间步行的出行距离(公里);x、a、b为标定参数。
(下转第130页)DOI:10.16767/ki.10-1213/tu.2019.06.092 126非机动车、公交和非公交机动车处于竞争发展状态,出行成本包括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可通过构建三者竞争模型来进行预测。
本项目分别建立各出行方式的道路网络,得出各出行方式的时间最短路矩阵,并考虑公交票价、候车时间和两端步行时间,换算为价值后,采用改进的Logit 模型来确定。
P kij =e -θ·c k ij/c ij ∑m =13e -θ·c k ij/cij(k =1,2,3……)式中:P kij 是交通小区i ,j 间k 方式的出行比例;c ij 为交通小区i ,j 间的平均出行费用;c kij 为小区i ,j 间k 方式的出行费用;θ为待定参数,一般取3.0-4.0。
非机动车:c 1ij =μ·t 1ij /δ1公交:c 2ij =[]μ·()t 1ij +t +f /δ2非公交机动车:c 3ij =[]μ·t 3ij +o·t 4ij +cv·p /δ3式中:t 1ij 是非机动车的时间最短路矩阵;t 2ij 是公交系统的时间最短路矩阵;t 3ij 是非公交机动车的时间最短路矩阵(车内时间);t 4ij 是非公交机动车的与时间最短路矩阵相应的距离矩阵;t 是公交的平均车外时间,包括两段步行时间、换乘时间和候车时间;f 是各类公交的平均票价;o 是非公交机动车的平均油价;cv 是非公交机动车的起始费用,包括车价及相关税费;p 是停车系数,因起讫点而异;δ为广义舒适度,是反映出行舒适性、方便性、安全性等特征的综合指标;μ是时间价值。
4.4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预测是在考虑路网阻抗的基础上,将交通量分布预测得到的特征年交通需求(OD 矩阵)分配到具体路网上的过程。
由此可得到所研究项目上的交通量,据此确定技术标准,使设计路段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相匹配,并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平[3]。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众多交通仿真软件提供了模型技术支持,本项目使用交通分析软件TRANSCAD 的平衡分配模型。
5结束语本文以扬州市南部快速通道为例,介绍了在城市道路可行性研究中交通量预测的步骤与方法,针对城市交通的特殊性,详细论述了不同于公路交通构成的居民交通、货运交通的预测方法,为规范城市道路交通量预测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肖鹏.城市道路设计交通分析及预测[J].青海交通科技,2018(1):26~28.[3]高慧.基于“四阶段法”的江北新区路网交通量预测[J].公路,2018(6):200~203.(上接第126页)(上接第128页)钢梁焊接质量是保证钢梁质量的关键,所以钢梁的焊接应严格遵照本桥验收规则和根据工艺评定编制的焊接工艺规程实施。
定位焊必须距设计焊缝端部35mm 以上,其长度为60mm~100mm ,焊脚小于1/2设计焊脚,定位焊不允许存在缺陷,如定位焊缝出现裂缝或其它严重缺陷时,应清除焊接缺陷,再行焊接;板厚大于25mm 构件的焊缝两侧50mm~80mm 范围内预热80~120℃;对接焊缝必须有引熄弧板。
焊缝外观检查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质量标准执行,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夹渣、未填满弧坑等外观缺陷;焊缝无损检验在外观检验合格后24小时进行;厚度大于30mm 的钢板焊接接头在施焊后48小时进行无损检测。
3.7钢箱梁的卸载钢箱梁卸载方案为整体卸载,卸载时,将千斤顶顶至临时支墩高度,与箱梁底部紧密贴实,再将临时支墩进行拆除。
拆除完毕后,让全部千斤顶同时并缓慢下降,钢箱梁落在球形支座焊接垫板上,其全部荷载转化为桥墩自身承受,卸载完成。
4钢箱梁安全控制措施(1)吊装前,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高空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且必须系在固定物上。
头上必须佩戴安全帽,脚穿安全劳保鞋。
对于焊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护目镜。
(3)安装的钢箱梁必须预先在工厂设置过人孔和通风孔,焊接钢箱梁内部焊缝时安装大马力排风机及时排除焊接烟气。
5结语施工完成后,通过探伤机超声波检测,钢箱梁的焊缝质量良好,完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安全防护工作得到有效保证,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本项目钢箱梁的安装施工,在类似工程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2]CJJ 2-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3]GB 5066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S].[4]GB 11345—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S].[5]JK 1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比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