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2002年/08月/22日/最近,日本出现了一种植物工厂,引起了全球农业研究人员的关注。
这种脱离了土地的农业生产方式,试图用工业技术手段解决农业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对面临类似问题的我国农业也有借鉴意义植物工厂带来的启示日本农业后继乏人由于日本工业的发展,日本农业人口在上世纪50至60年代大量流入城市。
以1955年2.5至5马力的小型动力耕作机取代畜耕犁为标志,日本农业拉开了机械化的序幕。
在接下来的10年内,日本普及了40马力的4轮拖拉机。
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小型化功能强的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全面普及,日本彻底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从而节省了大量劳力,解决了人口流入城市导致的人手不足问题,使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由于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近几年来,日本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更加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日本农业从业人员现在约为686万人,几乎全是老人和小孩。
记者在长野学车的时候,驾校周围大片大片的稻田里从来见不到干活的人。
终于有一天在吃过早饭的时候,看到一辆汽车停在稻田旁边,从汽车里下来一对70多岁的老年夫妇,老汉从汽车上卸下铲草机,女的手持镰刀,铲除田埂上的杂草。
尽管他们很努力,但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老汉手中的机械总不太听话,一弄就滑进稻田里,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女的弯腰割了一会,便坐在潮湿的田埂上大口大口喘粗气。
据两位老人说,他们这一带已经没年轻人了,原因是光靠种地没法生活,日本人均地少,他们老两口靠种地仅能维持生活,所以家里两个孩子都到城市去了,老大开长途车,老二在公司上班,只剩下老两口在家守空巢。
由于农业早已实行机械化,干活不累,农村到处山清水秀,空气十分新鲜,农闲的时候还可以到城里去打工,按说是挺不错的,所以个别年轻人也会决心留下来务农。
但一个实际问题没法解决,那就是很多姑娘不愿嫁到农村去,她们认为当农民没有出息,所以不少日本农民只有依靠国际婚姻解决问题,而外国来的姑娘又多是因为羡慕日本的现代化而出国。
但当她们来到日本农村便会大失所望,想方设法离开农村。
于是就出现了恶性循环,一方面是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一方面是年轻人不断出走,农业人员得不到应有补充,荒地逐年增加,农业面临空前的危机。
用工业技术解决农业危机如何解决这一危机?日本各界都在认真思考这一问题。
日本是一个科技大国,解决问题当然要靠科技。
农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粮食种植,一是蔬菜生产,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日本的科技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寻找突破口,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粮食种植最繁重的任务是耕耘、插秧和收获,于是在耕作方面,日本北海道大学已经研制成功无人驾驶拖拉机,从车库开到耕作地点全部无人操作,并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行走路线一旦设定,误差只有两厘米。
日本中央农业综合研究所也已经开发成功无人插秧机。
这种插秧机同样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实际应用时,确定土地四角位置之后,插秧机便可自动工作,22分钟可插秧1000平方米,并可自动补充秧苗。
和现在的插秧机相比,新的插秧机可缩短时间80%。
在收获方面,京都大学开发了康拜因群管理系统,一人可以操作好几台收割机,这些收割机在无线电的指挥下自动保持距离,各自确定自己的位置,收割速度快,质量高。
这些机械近日已在茨城县举行的日本农业机械学会研讨会上全部亮相,基本可以实用,受到有关各方的好评。
新型农业植物工厂日本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工厂叫植物工厂。
顾名思义,植物工厂是农业和工业结合的产物,目的是用工业现代化的技术解决农业的问题,在人们眼中,它是一种新型农业,代表着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
它的好处是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解决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又可以满足青年人不愿呆在农村的愿望,因为蔬菜是无土栽培,在城市也可以生产,可谓一举两得,与自动化农业机械相比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植物工厂位于北海道浦臼町,法人代表为神内良一。
由于植物工厂管理卓有成效,日本建筑公司大成建设公司最近决定参与开发,把植物工厂作为产品大量生产,然后推向市场,在日本引起广泛的关注。
日本大成建设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建筑公司,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它的经营理念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适应人们生存的环境,为未来的环保农业作贡献。
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看中植物工厂,为本国生产安全蔬菜。
植物工厂的最大优点是自动化生产。
和普通工厂一样,植物工厂也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厂房,但房顶与普通厂房不太一样,由透明玻璃构成,可以射进阳光。
蔬菜种在一个个有一定面积的托盘上,基本是无土栽培,用营养液代替土壤。
从种植到收获全是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可根据蔬菜生长的需要调节湿度和光照。
工人只要会操作电脑就行,没有任何农业知识也能生产。
这样,植物工厂就可以大量节省人力,解决日本农业后继乏人的问题。
但是植物工厂也有它的局限性。
首先,它不是侧重于现有土地的开发,而是鼓励离开土地生产蔬菜,将促使更多的人离开农村,因此,农村荒地问题将更加严重;其次,植物工厂和农村自然生产蔬菜相比,要增加营养液、电脑、机器人、照明用电费用,这必然加大农业生产成本。
日本农产品价格本来就高,如何消化生产成本是一个大问题,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转嫁给消费者显然不太现实。
正因为有这种缺点,所以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不少食品厂家前来参观,但植物工厂并没有得到很多订单。
但是植物工厂还是具有生命力的,因为它适应了当前和未来的需要。
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没有缺点,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植物工厂完全可以克服自己的局限,使之更加完善,并最终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蔬菜生产基地。
真正实现环保农业植物工厂是真正的环保农业。
由于全部是室内作业,所以病虫害较少,基本上不用农药,可生产安全蔬菜,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讲,有一定的优势。
另一方面由于自由调节光照,蔬菜生长周期短,可以随时提供人们需要的各种蔬菜,因而对市场适应性较强,这也是它的优势所在。
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日本农产品价格太贵,日本人基本上已经接受来自外国的农产品,特别是中国蔬菜。
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正是靠物价便宜才得以维持。
但是现在也遇到很大的现实问题,就是日本农产品60%依靠进口,除了大米之外,都不能自给自足。
日本一方面说外国蔬菜有农药残留问题,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96%的日本人要求本国增加蔬菜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考虑扩大环保农业的问题。
因此,植物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21世纪日本农业发展的方向。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我国是个农业大国。
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专家认为未来我国农业生产将呈现五大趋势:从 平面式向 立体式发展。
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 时间差和 空间差进行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作物、动物资源,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模式。
从纯农业向综合企业发展。
以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以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为长久的目标,集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绿化,商业贸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引发 都市农业的兴起。
从单纯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
变单纯的生产企业为繁殖、养殖、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企业。
甚至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兴起一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减轻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农业机械装备及其监控系统迅速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
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精确。
带有电脑、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各种检测仪器和计量仪器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将指导人们根据各种变异情况实时实地采取相应的农事操作,这些赋予农业数字化的含义。
从土地向工厂、海洋、沙漠、太空发展。
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使农业脱离土地正在成为现实,实现了工厂化,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甚至在未来出现太空农业。
现化农业新动向农产品的前沿消费前沿消费这个概念过去很难和农业联系在一起,可如今在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领域,它已经是个不得不受人们关注的现象。
从最初的吃得饱,到后来的吃得好,现在的人们已经开始要求吃得安全,此外,方便、美观近来也逐渐成为人们对农产品新的消费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农产品的 前沿消费不仅会给商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会给传统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场变革。
和消费者观念的变化一样,农业生产似乎也在演绎着同样的变化:从最初的数量型农业,到现在的质量型农业,未来的趋势也许就是安全型农业了。
市场对农产品的要求已经从量足质优价廉,升格为提供安全的健康承诺。
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看, 前沿消费有效地拉动了农产品的需求,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长远看,它在农业生产领域引发的变革,将对农民的观念和生产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李诗代群三种资本投资农业利用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和外资投资农业,开发农业,构成了江苏省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苏州市昆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台湾永丰余纸业公司投资300万美元建起的高科技农场,向农民示范如何利用自然手段生产有机农作物。
在苏州未来农林大世界,新加坡维信集团投资建成了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与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博览园。
宜兴市私营企业主刘福兴在经商致富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生态观光园。
三种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在江苏已初成规模。
来自江苏省农林厅的统计表明,江苏三种资本农业企业目前已有18160个,投资总额累计达168亿元。
江苏三种资本农业企业既有规模种养,也有农产品深度加工,还有农产品批发市场,三种资本的产品则涉及到粮食、棉花、油料、蔬菜、果品、茶叶、蚕茧、肉禽蛋奶、水产等几乎所有领域。
江苏省的三种资本农业项目最先从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兴起,并逐步向苏中、苏北拓展。
苏州市仅外商投资农业项目就有301项,投资总额达14.51亿美元。
今年江苏省已决定将吸引三种资本开发农业作为基础性工程之一,大力组织实施。
新华社记者卢殿洛孙彬关注 农业污染提起环境污染,人们很自然会想到工业污染,而当前粗放的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却往往被忽视。
农业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
由于其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治理,已给农业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
河南省土肥站一项调查表明,河南农民施用的化肥中,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三分之一沉留在土壤中。
一些专家也指出,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
而在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土壤,化肥施用控制得非常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