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下载

《从小就要爱科学》PPT下载


部分来自《点拨》
2.图文并茂: (同一书刊的)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 例句:这一套书图文并茂,非常值得收藏。
3.通俗易懂: 浅显易懂。
4.受益匪浅: 得到的益处很多。 例句:郑州便捷的交通,让当地的企业受益匪浅。
部分来自《点拨》
5.如火如荼: 像火那样红,像荼(茅草的白花)那样白。原比喻 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例句:每年的年底,贺岁大片的宣传活动都会如 火如荼地展开。
1.了解科技知识的重大意义和现代科技发展的 巨大成就。(重点)
2. 了解序言的一般特点和要求,品析准确严密 的语言。(难点)
3. 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来自《点拨》
苏步青(1902-2003),浙 江平阳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毕业 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回国后, 受聘于浙江大学,后到复旦大 学任教。创立了“微分几何学 派”。
繁zhí( 殖) 图文并mào( 茂 )
三 记一记词义
部分来自《点拨》
1.编撰:
编纂,编写。
编撰、编写辨析:
两个词都有写的意思,但二者所支配的对象稍有
差异。“编撰”的对象一般是典籍,如:司马迁
编撰了《史记》。而“编写”的内容较宽泛,既
可指典籍,也可指普通的文字。如:编写一个剧
本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的。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从小就要爱科学》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1. 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给文章划分段落。 【答案】第一部分(1—3),写科技知识的意义和 现代发展的成就。 第二部分(4),说明这套《21世纪·中国少儿科技 百科全书》特点和意义。 第三部分(5),勉励青少年朋友“从小爱科学、学 科学”,“长大了为伟大的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 新成就。”
部分来自《点拨》
1.“电脑与外语是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这句话 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句流行语意在突出电脑和外语在社会 上的作用,为下文强调科技的作用,作必要的理 论准备。并且引用流行语开篇,自然有趣吸引读 者。
部分来自《点拨》
2.“从一定角度上看,这句话确实没错。”句中 “从一定角度上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案】“从一定角度上看”这一限制语,表 明作者对这一句流行语的承认和肯定是有保留 的,体现了文章用语的严密准确性。
部分来自《点拨》
3. 第2自然段,“如果说……这也是迎接新世纪对我伞 兵迫切要求。”两个分句之间是不是假设关系?
【答案】这两个分句不是假设关系。因为“如果” 后面说的不是假设,而是既成事实。这个句子, 前面说明一种事实或做出一种判断,衬托后面的 句子,含有既然前面说的是事实,后面说的也就 是事实的意思,显得表意严密。
格物致知和科学
来自《点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科学这个词的,科学一 词是到了清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词语。但是这并不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关于科学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中 的“格物致知”思想就是早期的朴素的科学思维。关于 “格物致知”的内涵,目前还有争论,但是多数人都认 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可见, 格物致知就是我国古代的科学思想萌芽。
一 读一读字音
zhuàn
fěi
编撰
zhuó
着力
受益匪浅
chàng
提倡
部分来自《点拨》

如火如荼
jiāo
教书
jiào
教育
魔法记忆之记少余多法: “教”只在表示“把知识 和技能传给人”的意思时读jiāo,其余情况下都读 jiào。
二 写一写字形
部分来自《点拨》
màn( 漫)不经心 áo( 遨 )游
24 从小就要爱科学
序 文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几乎无不浇注着血与泪、 汗水和生命。作为人类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 科学的萌生与发展无疑承载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悲壮历 史,记录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曲折足迹。伴随科学的发 展而形成的科学精神,则深深地扎根于人类文明的现 实土壤 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光明前进。因此, 我们从小就要作好献身科学的精神,让我们《从小就 要爱科学》,今天就请同学们一起自由阅读我国著名 数学家苏步青的这篇文章。
部分来自《点拨》
4. 作者列举《科学家谈21世纪》中内容变为现实 的例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通过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科学 发展日新月异,实现并超越了昔日的预测或 构想。
重点品析第4-5段
部分来自《点拨》
5.文中说编撰该书是值得庆幸的事,对“庆幸”一 词该怎样理解?此词道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庆幸”是说这套书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和 “祖国的未来”的需要,有助于“加强和发展科技 教育事业”。平淡的用语饱含着作者对该书的出 版、为有这样一批热心少年科学普及工作的专家 和学者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部分来自《点拨》
6. 分析结尾段的含义。 【答案】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青少年 的地位,并由此引申,对少年提出期许和希望, 语重心长,用语富于鼓动性,充满感召力。
来自《点拨》
本文是苏步青1998年4月为《21世纪·中国少儿 科技百科全书》写的序文。全文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 景、写作目的,高度概括了该书的主要内容,并对该 书的内容进行了高度评价,勉励广大少年从小爱科学、 学科学,长大了为祖国创造新发明,作出新成就。
序文
来自《点拨》
序文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 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 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本文属于后者。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 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作者极力地给我们推荐《21世纪 · 中国少儿科技 百科全书》这套书,那么这套书好在哪里呢?
【答案】(1)“该书文字简洁,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便于查阅” ——书的形式特点 (2)“全面介绍古今中外人类的科研成果, 科技精英及主要科技知识”——书的内容; (3)“小读者们阅读之后,定会受益匪 浅” ——这是作者对该书所作的最好评价。 (即书的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