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 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1.1.1认真学习和审查图纸资料(1)电气原理图调试工作之前,应结合设备的说明书仔细阅读,搞清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对于重点部位、中心的、关键的装置和设施,应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2)接线图和安装图通过熟悉接线图,了解电气元、器件的安装位置和内部接线的情况,对做外部联线时,在导线截面、数量、长短、走向等方面起指导、参考作用。

(3)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型号、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主要环节的工作原理,以及安装、调整和维修的注意事项等。

应很好仔细阅读,增强熟悉强度(包括在出厂资料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1.1.2组织技术学习学习电气调试专业技术(尤其是新点、难点)和安全操作技术,提高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能务。

1.1.3编制调整试验、试运行方案(包括安全技术措施)试运行具体内容如下:(1)试运的目的;(2)试运的范围;(3)试运应具备的条件;(4)试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5)试运的内容、步骤和操作方法;(6)试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7)安全措施;(8)试运所需的工具、仪器、仪表和材料;(9)试运人员的组织和分工。

建筑电气动力工程的空载试运行,应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规定执行。

建筑电气动力工程的负荷试运行,依据电气设备及相关建筑设备的种类、特性、编制试运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并应经施工单位批准,监理单位确认后执行。

1.2材料要求对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材料的要求:(1)设备、仪器仪表、材料进场检验结论应有记录,确认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

(2)依法定程序批准进入市场的新设备、仪器仪表、材料验收,除符合《建筑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规定外,尚应提供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3)进口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和材料进场验收,除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规定外,尚应提供商检证明和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性能检测报告以及中文的安装、使用、维修和试验要求等技术文件。

(4)电气设备上计量仪表和与电气保护有关的仪表应检定合格,当投入试运行时,应在有效期内。

(5)因有异议送有资质试验室进行抽样检测,试验室应出具检测报告,确认符合《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才能在施工中应用。

1.3作业条件(1)门窗安装完毕;(2)运行后无法进行的和影响安全运行的施工工作完毕;(3)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损坏部分应修补完整。

2 操作工艺2.1准备工作(1)做好技术准备。

(2)试验用电源已准备就绪。

(3)工作场所应尽可能的保持整洁,试验时不必要的工具、试验设备等应搬离工作场所。

(4)在二次回路检验以前,应使一次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不致带上运行电压。

在检查盘的相邻盘上设明显的警示牌,应将所检验的回路与新安装而暂时不检验或运行回路之间的连接线断开,以免引起误动作。

(5)对远距离操作设备进行检验时,在设备附近应设专人监视其动作情况,并装设对讲电话(或步话机)。

(6)工作场所应有适当的照明装置。

在需要读取仪表指示数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2.2接地或接零的检查(1)逐一复查各接地处选点是否正确,接触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正确无误地连接到接地网上。

1)设备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或接零连接完成。

2)接地点应与接地网连接,不可将设备的机身或电机的外壳代地使用。

3)各设备接地点应接触良好,牢固可靠且标识明显。

要接在专为接地而设的螺栓上,不可用管卡子等附属物为接地点。

4)接地线路走向全理,不要置于易碰伤和砸断之处。

5)禁止用一根导线做各处的串联接地。

6)不允许将一部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地,将另一部分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用保护接零。

(2)柜(屏、台、箱、盘)接地或接零检查1)装有电器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应用裸纺织铜线连接,且有标识。

2)柜(屏、台、箱、盘)内保护导体应有裸露的连接外部保护导体的端子,当设计无要求时,柜(屏、台、箱、盘)内保护导体最小截面积不应小于《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表9.4.2的规定。

3)照明箱(盘)内,应分别设置零线(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

(3)明敷接地干线,沿长度方向,每段为15~100mm,分别涂以黄色和绿色相同的条纹。

(4)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3二次接线的检查检查试验项目通常包括下列项目:(1)柜内检查1)依据施工设计图纸及变更文件,按对柜内的元件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应正确。

2)柜内两侧的端子排不能缺少。

3)各导线的截面是否符合图纸的规定。

4)逐线检查柜内各设备间的连线及由柜内设备引至端子排的连线不能有错误,接线必须正确。

为了防止因并联回路而造成错误,接线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被查部分的一端解开然后检查。

检查控制开关时,应将开关转动至各个位置逐一检查。

(2)摇表校线法柜间联络电缆检查(通路试验)柜与柜之间的联络电缆需逐一校对。

通常使用查线电话或电池灯泡、电铃、摇表等校线方法。

校线时,用一根导线将其一端的屏蔽层接在摇表的一个端子上,用摇表的另一端依次接触至电缆的每一缆芯。

当摇动摇表,摇表指示数值为零时,即表示为同一缆芯(应注意的是,用手来慢慢地摇动摇把,不要过快如像测定绝缘电阻时的同样摇速,否则容易将摇表内部发电机等零件毁坏)。

(3)操作装置的检查回路中所有操作装置都应进行检查,主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操作是否灵活,辅助触点动作是否准确。

一般用导通法进行分段检查和整体检查。

检查时就使用万用表,不宜用兆欧表(摇表)检查,因为摇表检查不易发现接触不良或电阻变值。

另外,检查时应注意拔去柜内熔丝,并将与被测电路并联的回路断开。

(4)电流回路和电压回路的检查电流互感器接线正确,极性正确,二次侧不准开路(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准短路),准确度符合要求,二次侧有1点接地。

(5)二次接线绝缘电阻测量及交流耐压试验1)测量绝缘电阻: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大于1MΩ(用1kV或500V兆欧表检查),48V及以下的回路使用不超过500V的兆欧表。

2)交流耐压试验柜(屏、台、箱、盘)间二次回路交流工频耐压试验,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 MΩ时,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应无闪络击穿现象;当绝缘电阻值在1~10 MΩ时,做1000V交流工频耐压试验,时间1min,应无闪络击穿现象。

回路中的电子元件不应参加交流工频耐压试验;48V及以下回路可不做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2.4现场单独安装的低压电器交接试验低压电器包括电压为60~1200V的刀开关、转换开关、熔断器、自动开关、接触器、控制器、主令电器、起动器、电阻器、变阻器及电磁铁等。

产品出厂时都经过检查合格,故在安装前一般只做外观检验。

但在试运前,要对相关的现场单独安装的各类低压电器进行单体的试验和检测,符合规范规定,才具备试运行的必备条件。

低压电器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测量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电压线圈动作值校验;低压电器动作情况检查;低压电器采用的脱扣器整定;测量电阻器和变阻器直流电阻;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压试验。

(1)低压断路器检查试验1)一般性的检查各零、部件应完整无缺,装配质量良好;可动部分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分、合闸迅速可靠,无缓慢停顿情况;开关自动脱扣后重挂钩可靠;缓慢合上开关时,三相触点应同时接触,触头接的不同时不应大于0.5mm;动静触头的接触良好;对于大容量的低压断路器,必要时要测定动、静触头及内部接点的接触电阻。

2)电磁脱扣器通电试验当通以90%的整定电流时,电磁脱扣部分不应动作,当通以110%的整定电流时,电磁脱扣器就瞬时动作。

试验方法如下:试验接线分别接于断路器输入端和输出端。

断路器如有欠压脱扣器时,可先将其线圈单独通电,使衔铁吸合,或先用绳子将衔铁捆住,再合上断路器,然后合上试验电源闸刀,用较快速度调升调压器,使试验电流达到电磁脱扣动作电流值,断路器跳闸。

并调整动作电流值与可调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值相符为止。

对无刻度盘的断路器,可调整到两次试验动作值基本相同为止。

当断路器自动脱扣后,如要重新合闸,应先将手柄板向注有“分”字标志一边,挂钩后,再扳向“合”字位置,才能合闸,此外,断路器如兼有热脱扣器,试验时要快速调升电流,尽量减少时间,或将热脱扣器临时短接,以防止热脱扣器动作。

a.热脱扣器试验的技术数值:其整定电流(指热继电器在长期不动作电流)也有一定调节范围。

延时动作时不得超过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断路器因热过载脱扣后,以手动复位后,待1min后可再起动。

b.欠压脱扣试验:脱扣器线圈按上述可调电源,调升电压使衔铁吸合,再扳动手柄合闸后,继续升压,使线圈的电磁吸力增大到足以克服弹簧的反力,而将衔铁牢固吸合时的电压读数,即是脱扣器的合闸电压。

然后,逐渐减低电压,当衔铁释放使开关跳闸时的电压,即为分闸(释放)电压。

脱扣器分、合闸电压整定值误差不得超过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低压断路器试验时,应注意其整定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检查试验通常它与交流接触器组装成磁力起动器。

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的。

1)一般性检查检查和选择热元件号应与被保护电机的额定电流以及与磁力起动器的型号相符;如热元件系成套供应,根据制造厂的说明,不必再进行通电和机构调整,但必须检查其动作机构是否灵活;检查热继电器各部件有无生锈现象及固定情况,复归装置是否好用,对于动作不灵活及生锈者应予更换。

2)动作值试验试验方式如下:合上刀阐开关K,指示灯ZD发亮。

调节调压器ZB使电流升至整定电流,停留一段时间,热继电器不应动作。

再调升电流到1.2倍的整定电流时,热继电器应在20min 内动作。

常闭触点断开,指示灯熄灭。

然后将电流降至零。

待热元件复位。

常闭触点闭合使指示灯发亮后,即调升电流到1.5倍整定电流,此时热继电器应在2min内动作。

同样将电流降至零,待热元件完全冷却后,快速地调升电流到6倍整定电流时,即拉开刀闸开关,在瞬间合上开关的同时,测定动作时间,热继电器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以上动作特性要在调节装置中标明的最大和最小整定电流值下分别试验。

如果动作时间误差较大,可旋动调节装置中的螺丝进行调整。

热继电器绝缘电阻可与接触器或系统一起进行测定。

3)注意事项a.如果动作时间不符合要求,调整时只许拨动调整杆或调整螺丝,绝对禁止弯折双金属片。

b.当调整杆拨近“复位”杆或调整螺丝调近双金属片时,则可使热继电器动作时间变短,反之,则可使其动作时间加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