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教学设计练习题

(完整版)教学设计练习题

《教学设计》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A. 哲学B.教学理论C.传播学D.心理学2.下列哪个行为属于学习(B)A.非洲野牛出生后,立即试着站立,然后走路B. 小学生用正确的词造句C.一周岁的婴儿看到陌生人哭泣D.婴儿吃奶的吸吮动作3.下列项中,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D)A.符号学习B.事实性知识学习C.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D.概念学习4.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教学媒体(C)A.教科书B.教学幻灯C.教师手势D.Authorware课件5.用Word制作一份送给妈妈的生日贺卡并邮发,属于哪类学习?(B)A.言语信息B.态度C.概念学习D.认知策略6.六岁半幼儿学会背诵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7.小学生张蕊能说出“一星期有七天”,属于哪类学习?(C)A.辨别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8.用Word制作一份送给妈妈的生日贺卡并邮发,属于哪类学习?(B)A.言语信息B. 态度C. 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9.给予大小不同的圆锥题图形,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0.下列项中,那些项属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D)A.概念学习B.规则学习C.动作技能学习D. 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11.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是由谁提出的(B)A. 布鲁纳B. 奥苏伯尔C. 维特罗克D.加涅12.通过学习,初中生能完成我国各省(区)与省(区)政府所在地的配对。

如“吉林—长春”,“青海—西宁”,这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3.横穿马路时,按红绿灯标志走斑马线,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14.陈述记叙文一般应包括的五个要素,属于哪类学习?(A)A.言语信息B.动作技能C.态度D.认知策略15.阅读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课文,划出重点,并用3—5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论点,属于哪类学习?(D)A.态度B.动作技能C. 认知策略D.智慧技能16.生成学习的理论与技术是由谁提出的(B)A. 布鲁纳B. 维特罗克C.弗拉维尔D. 加涅17.初中学生胡锴每天晚饭后自觉做作业,做完后即上网玩游戏。

属于哪类学习?(C)A.言语信息 B.动作技能 C.态度 D.认知策略18.下列项中,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D)A.符号学习B.事实性知识学习C.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D.概念学习19.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教学媒体(C)A.教科书B.教学幻灯C.教师手势D.Authorware课件20.阅读一篇五百字左右的课文,划出重点,并用3—5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论点,属于哪类学习?(C)A.态度B.动作技能C.智慧技能D.认知策略二、填空题1.按教材中对学习结果的概念层次分析,言语信息包括符号、事实和有组织的知识三类。

2.认知策略可以分为支持信息加工的具体策略和高级元认知监控策略。

3.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的。

4.班杜拉认为态度、价值和行为习惯等的学习是个人因素(P)、环境因素(E)、和行为因素(B)三组因素的相互作用。

5.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6.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7.在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研究活动有两种主要形式:课题研究、项目或活动设计。

8.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类型、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学习情境等。

9.威纳的认知动机归因论认为:对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分类: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1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11.加涅将智慧技能划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类别。

12.动作技能的学习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动作执行自动化三个阶段。

13.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认为,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14.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为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15.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16.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三个最基本的阶段17.动机具有两种功能:唤醒与维持功能、指向功能。

18.ARCS模型,是由科勒提出的关于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模型,其中A指;注意、R 指:贴切性、C指:自信心、S代表:满足。

19.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20.林格伦根据纪律形成的原因,将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四种类型。

21.按教材中对学习结果的概念层次分析,言语信息包括符号、事实和有组织的知识三类。

22.奥苏伯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的。

23.班杜拉认为态度、价值和行为习惯等的学习是个人因素(P)、环境因素(E)、和行为因素(B)三组因素的相互作用。

24.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共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

25.奥苏伯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表征性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26.加涅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27.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教学目标类型、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学习情境等28.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29.威纳的认知动机归因论认为:对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分类:内外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30.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主要有对教师的定型期望、教师的人格结构、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学生观、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31.加涅将智慧技能划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个层次类别。

32.动作技能的学习包括认知、动作联系形成、动作执行自动化三个阶段。

33.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学习理论认为,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34.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素质分为三类: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后天习得的素质、和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35.下位学习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派生类属学习、一种叫相关类属学习。

36.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三个最基本的阶段。

37.林格伦根据纪律形成的原因,将课堂纪律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群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的纪律四种类型。

38.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习情境、学生的特点、媒体的物理特性等。

39.动机具有两种功能:唤醒与维持功能、指向功能。

40.加涅认为,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构成。

三、判断题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的教学。

(×)2.通过例子归纳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

(√)3.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发现的形式进行。

(×)4.认知策略是可教的。

(√)5.智慧技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重复练习。

(×)6.学习哲学取向的教学论能快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成长。

(×)7.智商不易受教育影响。

(√)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系,能有效地完成导学与导教的功能。

(×)9.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情感目标在课堂上也一定要展现。

(×)10.任何学习都以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为先决条件。

(×)1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学科内容体系。

(×)12.高级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问题解决学习。

(√)13.焦虑水平越低越有利于学习。

(×)14.认知策略的学习与具体学科领域知识无关。

(×)15.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不符合学习和教学规律。

(×)16.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

(√)17.科学教学论认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8.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系,所用标准是测量学的。

(×)19.进行任务分析的首要条件是将教学目标陈述的具体,可观测。

(√)20.具体性概念的关键特征不能通过直接观察获得。

(×)21.教学目标设置的依据是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人需要。

(√)22.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接受学习。

(√)23.高级规则的学习只能通过发现的形式进行。

(×)24.研究性学习一定也是探究性学习。

(√)25.认知策略的学习与言语信息和智慧技能的学习无关。

(×)26.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能对教学实践提供启发意义。

(×)27.科学教学论认为:“学有定律,教有优法”。

(√)28.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而言,分散呈现比集中呈现更好。

(√)29.任务分析的终点是学生的起点能力。

(√)30.具体性概念的学习本质上是一种上位学习。

(√)31.任何有目的的学习都以学习者有意识的注意为先决条件。

(√)32.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学习属于发现学习。

(×)33.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主体不能是教师本人。

(×)34.动机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发生。

(×)35.情绪唤醒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学习。

(×)36.规则的接受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进行学习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可以用于同化该规则的知识结构。

(√)37.动作技能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变式练习。

(×)38.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观点能具体指导教学实践。

(×)39.人们从长时记忆中识别和提取先前习得的概念的速度与智力有明显相关。

(√)40.对于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一般而言,分散呈现比集中呈现更好。

(√)四、名词解释题1.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其所在团体的常模加以比较,以确定该生在团体中的位置。

2.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课时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目标分,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调节和控制学生学习活动的一套程序或步骤。

4.研究性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5.作业目标:作业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用可以观察的行为陈述的具体教学目标。

6.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的组合模式,它使教师有条不紊的按照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主要包括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和教学过程的规划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