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操作的教训与范例
2015-04-02 首健身心
期权操作的教训与范例
Jim Ye
November 2014
“I view derivatives as time bombs ......”。
翻译过来是:我认为,金融衍生工具就象定时炸弹一样。
这是巴菲特在2002年的公司年终报表上的一句论述。
巴菲特确实有资格这么说,也深有体会的。
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他身边的例子。
1.雪崩式的期权操作案例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
但是,知道Doris Buffett的可能就没那么多了,因为她不是一位著名人物。
但是,我们值得花点时间了她,因为她是著名人物,华伦. 巴菲特,的姐姐。
当然,我这里不是建议,群里的朋友就一定要去了解其他群友的七大姑八大姨,若你认识的群友值得认识的话。
我们说到Doris Buffett,是因为关于她,有点故事。
他姐姐,Doris Buffett,实际上是巴菲特的投资基金,Birkshire,的第一批投资合伙人。
(这
是通过他们父亲的遗产而成立的信托投入的。
)然而,由于华伦. 巴菲特儿童时期一次在某家股票的操作失误,Doris Buffett一直没有充分相信华伦. 巴菲特。
因而她自己行事,并且更相信她自己的股票经济人,并由此经济人帮她操作。
此经济人帮她设置了什么策略?相信吗,就是股票期权策略。
很简单,就是定期地大量卖出看空期权,然而并没有预备保证金做抵押,也就是其策略是:“Naked Puts”。
如此,变相担当起保险公司的角色,而又没预备本金作赔偿。
换句话说,将期权当作提款机,定期取,而不去考虑提款机里的钱有没有取空的一天。
这样的日子也可以过得很逍遥,只要上帝配合。
其实,上帝还是很配合的,配合了很多年,直到1987年的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
那天,大家都知道,大盘雪崩,跌掉了百分之22。
好了,华伦. 巴菲特所说的定时炸弹爆发了,这个期权的操作策略也雪崩了,所有的看空期权,Naked Puts,此时此都要用本金按交割价格去变现为那些此刻不值钱的股票。
Doris Buffett根本没有这些钱,因而求救于她弟弟。
华伦. 巴菲特不认为这种行为值得鼓励,没有出手。
其结果,Doris Buffett卷入官司诉讼,最后只好以房屋拍卖,离婚,破产为结局。
当然,在其背后,华伦. 巴菲特实质上并不是就不帮忙,他将Doris Buffett在信托里所占的基金的股份,(此时已值一千万),定期每个月套现给他姐姐一万元过生活,让Doris Buffett平安过上灾难之后的平静生活。
此案例教训:期权操作一定要慎重,一定要去计算自己所要担当的最大风险,以及风险面临时的规避措施。
2.教科书式的期权操作范例
下面要讲的这个案例同样又回到巴菲特本身,华伦. 巴菲特。
上周都在谈投资大师Carl Icahn,那这周我们就专谈巴菲特了。
从上面的案例,我们知道,
巴菲特间接吃过期权的亏,对金融衍生物深恶痛绝。
各位因此可能大胆预测,他肯定不会去染指金融衍生物,与金融衍生物为伍,协助发展期权的,对吧?!
其实,有这样错误认识的是我们。
他实际上对期权的更广泛的使用,作
出过独特的贡献。
而且他是期权操作大师,长期操作期权。
这里要谈到的一个范例,就是他做的。
当年,将他姐姐整得崩盘、破产的期权交易策略,居然在后来的日子,巴菲特自己做了起来。
2007年,Birkshire首次在给股东的信中,披露了他们的好几单期权交易的信息。
从2004年起,一直到2008年,Birkshire就开始了做
长期看空期权的场外交易,大量卖出各大盘指数的长期看空期权,以满足对手对冲风险的需求。
具体细节是:
不定期的,根据对手的需求,Birkshire卖出大量的惠普500指数(还有其他三大指数,英国FTSE100,欧洲Euro Stoxx 50,和日本Nikkei 225)的长期平价看空期权,这些期权的特点:(1)这些都是平价期权(At the Money Options)。
也就是交割价与合约约定时的指数一致;(2)时间期限尤其长,长达15到20年,交割期从2019年到2028年不等;(3)所签的期权合约是欧式的,不是美式的,也就是任何一方都不可在合约到期前要求交割合约;(4)合约总量尤其大,面值总共达到371亿美元($37.1 Billion);(5)合约的保险价格很高,前后Birkshire总共收到的Premium达到49亿美元($4.9 Billion)之巨,是面值的百分之13还强。
为什么巴菲特敢做这样的合约?乐观的角度分析,应该是这样:前面我们
说过,短时间内,未来事件是不可预知的。
但若对这么长的时间,十五到二十年,根据长达一、二百年的历史数据,还是能够比较有把握地说,大盘应该在今天的
价位上。
当然,看问题,不能仅是乐观的角度,还要从保守的最坏的角度做准备。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Birkshire在2008年给公司股东的信:
“For us to lose the full $37.1 billion we have at risk, all stocks in all four indices would have to go to zero on their various termination dates. If, however –as an example – all indices fell 25% from their value at the inception of each contract, and foreign-exchange rates remained as they are today, we would owe about $9 billion, payable between 2019 and 2028. Between the inception of the contract and those dates, we would have held the $4.9 billion premium and earned investment income on it.”
“若我们要损失所有的371亿美元的话,所有的大盘指数到交割时当全部跌为零。
若交割日,大盘指数已跌去百分之25,则我们得欠对手90亿美元。
但我们已经收进49亿美元,并且这49亿美元从现在到交割日一直在收取投资回报。
”
也就是说,若十五年之后,大盘指数还跌去百分之25的话,Birkshire 要赔对手90亿美元,扣除所收进帐的49亿,只亏欠51亿。
是的,十五年之后大盘还比当初跌去百分之25的可能性确实挺低的。
事实也证明了如此,因为今日大盘以远远高于当初合约所约定的指数,对惠普500而言约1300,的水准。
巴菲特是有底气说这话的。
为什么呢?因为Birkshire当时的帐面现金就有550亿美元之巨。
也正因为如此,对手才敢与他做这样的合约。
这是基于对手风险(Counterparty Risk)的思考。
然而,这样的交易是否就没有风险?或没有帐面暂时亏空的风险,即使最终交割日没有风险?实际情况是有风险的。
为此, Birkshire 2008年给公司股东的信也有披露。
注意:当时正处于金融风暴中,大盘下跌,所以根据Black-Scholes模型计算,Birkshire对这些期权合约得预留100亿美元作为抵押,扣除所进帐的49亿,得额外放入51亿美元。
按照现在局面看,巴菲特没有多大悬念地稳稳收进这49亿的外快。
巴菲特所做的这些期权交易如此漂亮,如此成功,又如此具有特色,因而现在有关这类长期期权,就以他的名字冠名:巴菲特看空期权(Buffett Puts)。
3.两个案例的思考
这里,我们给自己提这么一个问题:同样是卖出看空期权,为什么巴菲
特的姐姐做不得,而巴菲特本人就做的?
我想,一切答案都在于,两人的底子厚度不一样,战略纵深不一样。
巴
菲特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足够抵抗的了市场不利于他的时候的各种可能冲击。
对手也相信他的纵深,不会违约。
而他姐姐就毫无战略纵深的准备。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想,七、八十年前,我们若没有在被占领区打游
击,让被占领区成为日本的战略纵深的话,我们中国是否存在,可能会是个问题。
又扯远了。
另外,巴菲特所做的合约,经过了精心计算,将最坏的可能情形思考在内,备好干粮。
还有一点,也正基于精心计算,巴菲特做的是欧式期权,而不是美式期权,因而不会因为市场的波动,被提早剔出游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