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新技术概述
3.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的重心逐渐东移
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加之其人口众 多,汽车拥有率明显偏低,市场潜力巨大。从长远来看,亚洲将是 汽车最大的目标市场,也必然成为众多汽车厂商争夺的焦点。许多 跨国公司都把发展和开拓亚洲市场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之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像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大众等大公司,都开始在亚洲投资建厂 ,扩大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亚洲本地的一些国家更是摩拳擦掌,纷 纷提出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本国经济支柱产业,一场群雄逐鹿的大战 必将在亚洲上演。
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后,要化兵为工,在 辽宁迫击炮厂成立了民用工业制造处,后改称为
辽宁民生工厂,试制汽车。中国人当时还没有生
产汽车的经验,于是聘请了美国人为总工程师。 1929年3月,民生工厂引进了一辆美国“瑞雷号” 汽车进行装配实验,并以该车为样板,于1931年 试制成功了一辆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它 开辟了中国人试制汽车的先河。可惜第二辆汽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4 汽车发展的问题
1.汽车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汽车将人们带进了现代生活,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 带来了许多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汽车技术进步的动力
虽然汽车是一百多年前发明的,但是今后汽车的技术进步的动力 仍来源于社会需求与政府法规的建立,用户的愿望就是技术继续 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关键技术主要来源如下几点: ①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汽车是最快、最方便的运输工具。 ② 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进一步改进。 ③ 要求汽车的设计反映时代的精神。 ④ 能显示出他们的个性。 ⑤ 可靠性、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改进,而售价尽可能低。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像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和大众等大公司,都开始在亚洲投资建厂 ,扩大在亚洲的市场份额。亚洲本地的一些国家更是摩拳擦掌,纷 纷提出把汽车产业发展成本国经济支柱产业,一场群雄逐鹿的大战 必将在亚洲上演。
4.生产经营集团化及跨国公司、寡头垄断格局形 成
世界汽车工业经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的格 局。即少数汽车生产厂家占据着大部分的市场。汽车工业发展趋势 必然是由分散走向集中,最后形成寡头垄断格局,这是各汽车生产 厂家追求规模经济效应的必然结果。
5.长远可能出现的问题
除汽车本身的发展之外,不断增涨的交通密度也引起一系列的问 题。人们期待汽车工业也能提供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典型的问 题有: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3 现代汽车工业的主要特征
1.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汽车生产国际
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市场成为决定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足够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都 可以满足各种需求,真正主宰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关键就是 市场。形成生产能力、产品开发、技术水平等一切都围着市场转的 局面。
3.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的重心逐渐东移
近年来亚太地区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加之其人口众 多,汽车拥有率明显偏低,市场潜力巨大。从长远来看,亚洲将是 汽车最大的目标市场,也必然成为众多汽车厂商争夺的焦点。许多 跨国公司都把发展和开拓亚洲市场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之一,
5.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返 回
由于汽车工业在各汽车生产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之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各汽车生产厂家都十分 重视提高生产能力。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而全世界汽车 的市场需求增速却十分有限,甚至有时出现负增长,造成严重开工 不足。
1883年,戴姆勒发明成功了世界第一台高压缩比的内燃 发动机,成为现代汽车发动机的鼻祖。
在迈巴赫的协助下,在一辆四轮马车上装上自己的发动机, 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四轮汽油汽车。
1926年同奔驰汽车公司合并,成立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
第
世
一
界
辆
第
四
一
轮
辆
汽
摩
油
托
汽
车
车
进入20世纪以后,汽车不再仅是欧洲人的天下 了,特别是亨利.福特。1908年福特“T”型车问世, 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 方式。
还没制造出来,“九一八”事件爆发,东北三省 被日本占领
1956年7月13日驶下总装配生产线。这是由长春一 汽生产的“解放牌”载货汽车。
1958年先后试制成功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 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
但是当时国家 状况“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 文革使汽车工业连续8年(1970~1977)停滞 不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 汽车发展的问题
1.汽车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汽车将人们带进了现代生活,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也 带来了许多问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汽车技术进步的动力
虽然汽车是一百多年前发明的,但是今后汽车的技术进步的动力 仍来源于社会需求与政府法规的建立,用户的愿望就是技术继续 进步的最强大的动力。关键技术主要来源如下几点: ①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汽车是最快、最方便的运输工具。 ② 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进一步改进。 ③ 要求汽车的设计反映时代的精神。 ④ 能显示出他们的个性。 ⑤ 可靠性、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改进,而售价尽可能低。
继奔驰汽车公司、戴姆勒公司成立 后,凯迪拉克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 、 丰田汽车公司 、本田公司 等都先后成 立,并向世界推出自己的品牌车。
三菱
賓士
保时捷
福特
二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1901年,一个叫李恩思的匈牙利人将两辆美国生 产的奥兹莫比尔汽车从香港运到上海从此中国开 始出现汽车。我国现在保存最早的汽车——存放 在颐和园的慈禧太后的座驾,被人冠以“中国第 一车”的美名。
3.立法的影响
1991年.欧洲经济委员会(ECE)采取和美国不同的途径。开始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正面碰撞保护的立法行动。ECE公路车辆工作委员会(WP29)的车辆 制造专家组认为制订能反映更为实际的现实事故状况,即两辆汽车 以某斜角迎面碰撞的试验规范比较适宜。
4.新技术
除产品的革新外,电子学、新材料和研究开发与制造的新方法的 采用将对汽车的未来有重大的影响。这些技术的任何进展都将在汽 车的发展中得到反映。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还首次推出了 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 成本大跌,汽车价格低廉 ,逐渐成为 大众化的商品。福特公司也因此成为 名副其实的汽车王国。
1928年 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糜全球的“T”型车。
威力斯万能车(General—Purpose Wills)
简称JEEP,是越 野车的鼻祖。底 盘非常稳固,通 过性强。
由于汽车工业在各汽车生产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之汽车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十分明显,各汽车生产厂家都十分 重视提高生产能力。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而全世界汽车 的市场需求增速却十分有限,甚至有时出现负增长,造成严重开工 不足。
6.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兼并与联合
汽车行业的兼并浪潮愈演愈烈。跨国集团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或是 实现战略性互补等原因,纷纷向以前的竞争对手张开了怀抱。先是 韩国大宇集团收购双龙汽车公司弥补了自己在四轮驱动、大型载货 车上的空白;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强强联合,成为全球性汽车 巨人;宝马收购劳斯莱斯,从而借助劳斯莱斯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打入超高级轿车市场。
6.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兼并与联合
汽车行业的兼并浪潮愈演愈烈。跨国集团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或是 实现战略性互补等原因,纷纷向以前的竞争对手张开了怀抱。先是 韩国大宇集团收购双龙汽车公司弥补了自己在四轮驱动、大型载货 车上的空白;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强强联合,成为全球性汽车 巨人;宝马收购劳斯莱斯,从而借助劳斯莱斯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打入超高级轿车市场。
3.立法的影响
1991年.欧洲经济委员会(ECE)采取和美国不同的途径。开始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正面碰撞保护的立法行动。ECE公路车辆工作委员会(WP29)的车辆 制造专家组认为制订能反映更为实际的现实事故状况,即两辆汽车 以某斜角迎面碰撞的试验规范比较适宜。
4.新技术
除产品的革新外,电子学、新材料和研究开发与制造的新方法的 采用将对汽车的未来有重大的影响。这些技术的任何进展都将在汽 车的发展中得到反映。
三 现代汽车工业的主要特征
1.汽车产业高度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汽车生产国际
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市场成为决定汽车工业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已形成足够大的规模,生产能力、技术水平都 可以满足各种需求,真正主宰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和速度的关键就是 市场。形成生产能力、产品开发、技术水平等一切都围着市场转的 局面。
改革开放后15年(1978~1993):汽车工业进 入大发展阶段,1985年提出要把汽车工业作为支 柱产业的方针,1987年确定了发展轿车工业来振 兴我国汽车工业的战略,确定了轿车一汽、二汽、 上海三大基地及天津、北京、广州三小基地。 1993年汽车产量为129.7万辆跃居世界第12位。
近几年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一 世界汽车发展史
汽车自上个世纪末诞生以来,其发展的速度是非 常惊人的!从卡尔·本茨的第一辆三轮汽车到现代 名车,足以看出变化之大。让我们一起来回望这段 历史吧!
1885年10月, 德国工程师卡 尔·本茨设计制造 了一辆装汽油机 的三轮汽车。 1886年1月29日, 奔驰取得了专利 权, 这一天也 被公认为汽车的 诞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