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时党支部,规范

临时党支部,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临时党支部,规范
篇一:临时党支部
一、如何设立临时党支部
因外出执行某项临时任务(时间在两年以内)而临时组
建或新建的机构,如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可建立临时党支部。

临时党支部书记一般由党员推举,也可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临时党支部不能接收新党员,但对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应加以培养,在临时任务完成后,应将其表现如实向本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介绍。

答:外出执行某项临时任务,或者参加短期学习或会议,或者被抽调参加某一个临时机构的工作,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临时党支部。

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组织,只是临时在这个支部过组织生活,待任务完成后,党员仍回原单位的党组织。

临时党支部主要是组织党员学习,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完成上级党组织交给的任务。

原则上临时
党支部不能发展党员,不能对犯错误的党员进行组织处理,但可以接受要求入党的人的入党申请书,并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在临时党支部任务完成后,将申请入党人的情况向有关党组织介绍。

对于在完成临时任务过程中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临时党支部要负责了解党员的错误事实,并向有关党组织提供情况。

二、临时党支部的职责
1、宣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落实中心的有关决定和工作部署。

2、围绕党的工作,抓好中心党员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严格遵守中心的各项工作制度。

3、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

4、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开展好组织生活,保障党员权利。

5、积极做好中心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中心党员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临时党支部工作制度
1、组织生活制度。

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规定。

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年安排上一
次党课。

每年根据上级部署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自觉坚持党日活动制度。

每个党员都要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应无故缺席。

党支部要对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2、集体领导制度。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凡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重大工作任务的部署,党的自身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利益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上级规定应由党支部集体决定的问题,都应提交党支部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不得由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3、党内表决制度。

决定党内重大问题时,要召开党支
部党员大会或支委会进行表决。

表决时要遵循党内表决制度,不论赞成还是反对,执行一人一票表决制,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

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街党工委报告,请求裁决。

4、民主生活会制度。

党支部每年按街党工委规定时间
召开支部委员民主生活会。

民主生活会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街党工委的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会议的主题、内容、时间,向街党工委报告,并通知每个支部委员;支委之间相互沟通谈心;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期间
要学习有关文件,统一思想认识。

会议主持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引导与会的支委畅所欲言。

会议检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认真制订整改措施,切实加于解决。

会议要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会后将会议记录和会议情况报送街党工委。

5、交纳党费和请假制度。

党员每月按规定标准自觉向党支部交纳党费。

党员外出半个月以上或因故未能参加党支部活动,必须向党支部请假。

对党员无故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及时给予帮助教育。

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视为自行脱党。

党支部应当决定予以除名,并报街党工委。

篇二:基层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和规范
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工作规范和日常工

(一)党员大会
由基层党组织召集全体党员参加的,研究讨论党内重要工作并对相关事项做出决议的支部党员大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

主要内容包括:
1.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
2.依据规定听取书记、领导个人述职及单位工作计划总
结;
3.定期听取、讨论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审查、监督支部委员会工作;
4.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
5.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
6.选举支部委员会委员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
7.讨论和决定如换届改选等需要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决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进行选举时,到会党员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党员人数的五分之四。

(二)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支委会”)
党支部(总支)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

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参加。

主要内容包括:
1.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和意见;
2.制定本支部(总支)的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
3.定期探究本单位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开展党员、教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4.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
5.安排完成党的主题教育活动;
6.讨论研究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

如遇重大问题需要决议时,到会支部(总支)委员必须超过支部(总支)委员总数的一半。

(三)党小组会
每个党支部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总支)提出的具体任务确定会议主题,适时召开党小组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

主要内容包括:
1.组织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传达支部(总支)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举措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
3.听取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的情况,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4.根据党支部(总支)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5.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的工作;
6.研究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党员发展、评选优秀党员、党员处分等工作。

(四)党课
党支部(总支)每半年至少负责组织党员上一次党课。

主要内容包括:定期向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宣传讲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书记和兼任副书记的领导应根据支部党员队伍实际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