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
采购与供应链案例(重点)
第一章采购与货源决策
1.1货源决策
答:就是关于那些产品或服务应该由企业内部生产(称为自制),那些产品或服务应该由外部供应链成员(称外采购或外包)提供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过程,因此,货源决策又称自制或采购决策.
自制选择原因
答:1.数量太少且没有供应商提供该项产品
2.质量要求极高或者很特别,需要特殊的加工过程,供应商无法满足
3.内部供应有保障,供需协调;
4.保护专利或专有技术
5.自制成本较低;
6.确保公司自由设备的稳定运行,
7.避免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
8.竞争、政治、社会或环境等因素迫使企业选择自制。

自制的优势和劣势
答:(一)1.自制可以提高企业对其运营的控制能力。

2.自制可以使企业监控到全部采购流程。

3.有助于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1.自制需要高额的投资,同时也会降低企业战略的柔性。

2.不能得到潜在供应商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外包的原因(外包就是采购的意思)
答:1.企业缺乏管理或技术经验,无法自制产品或自行提供所需服务
2.固定供应商有足够的信誉。

3.长期维护非核心能力的非经济性。

外包的优势和劣势
答:(一)1.采购不仅可以使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柔性,而且使企业易于接受现代化的产品和生产流程
2.采购使企业只需要很少的投资就可以获得显着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的同时又得到外部供应商的
优质产品或服务。

(二)1.企业可能无法找到优秀的供应商,供应商可能虚报其生产能力。

2.控制和协作也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3.企业缺乏对全部流程和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

1.3采购对供应链的优化(P5)
答:1.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满足顾客需求获得最大的利润。

提高物流、信息流的速度和准确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从而使企业在相同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利润,使顾客为企业的及时交货而对企业更有信心。

因此,顾客更有可能增加订单的数量和规模。

2.供应商可以通过提高其供应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缩短交货周期和增加送货频率等措施来保证采购企业可以缩短生产总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库存以增强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

3.库存的增加会增加企业的费用,企业可以将供应商纳入自己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将采购和供应商的活动看做是自身供应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物料及信息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动,进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料及资金的负担,并及时将原材料,半成品转化为最终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1.4采购的企业形象效应
答:采购部门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市场的地位和企业形象。

如果采购企业不能以良好的态度对待现有和潜在的供应商,供应商就会对整个企业产生不良看法,还会把这种不良看法传递给其他供应商。

这种不良形象势必会对采购企业造成负面影响,从而使其无法获得新交易,也找不到更好的供应商。

如果采购部门嫩够制定合理的政策并且公平的实施这些政策,就会增加顾客的信任感。

第3章
3.1采购决策
什么是采购决策
答:采购部门根据企业采购目标的要求,提出各可行方案,然后对方进行评价和比较,并按一定标准对可行方案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和执行的管理过程。

采购决策的作用
答:1.优化采购活动
2.实现准时化采购
3.提高经济效益。

特点:1预测性2.目标性3.可行性4.评价性
采购的流程
1.确定需求
2.描述需求
3.货源决策(自制还是采购)
4.供应市场分析
5.确定需求
6.评估供应商
7.选择供应商(招标或谈判)
8.订货准备
9.收验货
10.付款
11.记录维护
第4章采购管理
4.1采购管理的目标
1.成本目标:
1).按照采购成本和采购数量的关系,可以将成本分为直接采购成本和间接采购成本。

2).直接采购成本与采购数量呈正向相关关系。

(比例较大)
3).间接采购成本与采购数量没有关系,通常,间接采购成本与采购频率成比例。

定货固定成本
2.效益目标
采购管理的效益是指因成功采购而增加的赢利额。

4.2采购管理过程:
1.采购计划编制:PDCA(计划行动或实施检查总结)
2.询价计划编制
3.询价
4.供应商选择
5.合同管理
6.合同收尾
第六章
供应链管理概述
6.1 供应链管理
1.什么是供应链
答: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抵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链结构模式。

2.供应链的结构
答:网络结构,每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供应链的特征
答:1.复杂性2.动态性3.交叉性4.需求导向性
供应链的类型
1.稳定型供应链和动态性供应链
2.平衡型供应链和倾斜型供应链
3.有效型供应链和反应型供应链
6..1.3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1.供应链管理职能
答:1).客户关系管理只能
2).综合物流管理只能
3).价值转移与增值职能
4).供应链协同管理职能。

2.供应链竞争优势
1)供应链优势来源于供应链每个节点企业竞争优势和整体协同效应优势。

2)反应回报、关系回报、重组回报反映了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3)反映回报指供应链反映客户需求的能力;关系回报指关系回报强调客户关系管理的有效性;重组回报主要突
出供应链业务流程之间的零距离。

3.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答:1.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2.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构建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价值体系
3.基于信息技术的供应链集成管理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

4.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5.供应链集成管理能够整和资源,增进福利。

第七章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7.1.1采购的作用
答 1.充当低成本供求关系的媒介
2.充当战略联盟关系的媒介
3.充当信息沟通的媒介
4.充当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

7.1.2技术进步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答1.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率,增强了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
2.信息技术有助于构建高效营销渠道,建设新型顾客关系,使得基于顾客需求的供应链构建成为可能
3.信息技术改变了单个企业相互竞争的模式,使得基于价值链的竞争成为可能
4.信息技术突破了企业经营的国界和区域市场限制,使得全球经营和跨国服务成为可能。

第8章(课本的201-207页)
8.1.1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包括
1.建立采购工作小组
2.开展采购与供应市场调研
3.确定采购与供应管理目标
4.制定采购与供应战略
5.制订采购与供应计划
第9章
9.1.1 供应链环境下的分销商及其作用
分销商更接近顾客,更加了解顾客需求。

只有对分销商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评价,才能保证分销渠道的畅通,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作用
1.分销商是信息收集中心
2.分销商是预警中心
3.分销商是服务中心
4.分销商是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转移的重要环节。

分销商的选择和管理(详细见课本)
第10章
10.1.1采购与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
1.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2.联合库存
3.计划、预测和补充库存
第11章
11.1.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绩效
1.降低供应链的整体库存成本和缺货损失
2.减少流通费用
3.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4.产生规模效应和管理效益,提高供应链中各企业的竞争力
5.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降低系统交易成本
第12章
12.1.3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业务发展趋势(具体看课本298-299)答1.外包业务增多,通过业务外包获取竞争优势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思想跨行业渗透增多。

相关文档: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