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作文教学之弊端及改进方法

传统作文教学之弊端及改进方法

浅谈传统作文教学之弊端及改进方法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结构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

事实表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收效甚微。

对于评语大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看一下,就将作文束之高阁,不再理会;对于老师的评讲,除非范文本身写得足够精彩或具有某种“轰动”效应,否则大部分学生并无多大兴趣听老师的评讲。

下一次作文依然是犯着这一次同样的错误,进步不大。

总结起来传统作文教学中,主要弊端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一、教师无明确作文教学计划,学生无明确训练目的
很多教师上作文课没有作文教案,作文训练无明确的计划和明确的难点、重点,随心所欲,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

一学期下来,应付于学生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管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否提高。

这样的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流于去完成一篇一篇的作文任务,无法从根本上去切实有效地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学生在一次一次的训练写作后,慢慢失去了写作的欲望和激情。

二、教师作文教法陈旧,学生作文心急头疼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都是学生先写后交,接着老师批改与讲评。

这种十几年长期不变的改评程式,让学生早已没有了兴趣。

且不少教师的评改内容大而空,多有雷同。

学生中流行的顺口溜”作文评语不用看,‘内容’‘结构’各一半;作文讲评不用听,‘审题’‘切题’到‘结尾”’很能说明这一点。

当学生遇到一个新的作文题,
依然是心中焦急,头脑发麻,无从下笔。

在这种教学指引下,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只停留在抽象认识上,怎么会有实际能力的提高呢?更有甚者让学生对作文望而生畏。

三、作文批改方式单一,学生个性无法彰显
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改完所有作文所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完作文的时间少。

正因为作文难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作文训练任务,往往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

由此而导致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的单一——只对作文作总体评价,不作深入评析。

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作文作细致的批改。

几次训练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受到了打击。

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

四、作文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任务
不少教师为了完成每年的作文任务而要求学生写作文,学生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写作文。

可想而知,在这样一种态度的指导下去指导或写作文,作文训练的要求一定不会落到实处,作文训练的效果也不会好到哪里。

在写作的全程训练中,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之外,还要教师恰如其分的指导。

教师在作文指导时中必须理解作文的要害,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完成作文训练。

那么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教师该如何去改进?下面结合近年
来作文教学体会,具体谈谈改进方法:
1、作文训练计划应明确化。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一定要有一个整体作文教学目标,以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的过程。

一学期有一学期的,一年有一年的。

甚至每一次作文都应该有重点的训练一两项写作能力,让学生通过每一次作文训练在能力方面都能有所提高,使他们每次都能找到自己作文的闪光点,找到写作的新动力,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明确作文训练目标,如第一学期侧重于记叙文,让学生学会写景和状物,叙事和记人,能够正确立意,准确语言表达,尝试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在目标指引下逐项提高,学生主动性增强了,效果明显。

2、作文教学方法应活动化。

吕淑湘反复强调,应该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缩到最低限度,通过限制教师活动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练”的时间,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练”的机会。

作文训练作为教学活动之一,依然应当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这样有了充足的“源”。

自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水”、“活
水”了。

每年学生都要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活动,这些活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学生写经历,谈感受。

04级一电子班学生把实习经历写成文章,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赛获二等奖。

学生通过周记的形式,写心情故事,抒真情感。

引导学生多观察校内校外生活,多思考,写难忘事,写体会深的事。

长此下去,学生写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3、作文讲评形式应多样化
于漪曾说:“纵观写作教学的全过程,习作讲评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对学生习作成果的综合分析的串联与评价。

”作文讲评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

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地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出全班的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

当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一学生深有体会地说参与修改作文对自身写作水平也是一种提高,大家自评互评,反复修改,作文会越改越好。

改别人作文,吸取他人长处,也避免自己步同类误区。

4、学生写作兴趣最大化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要靠老师去激发,一方面教师应有一双慧眼能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多表扬
学生;另一方面应尽量使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贴近,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愿意去写。

这样几次训练后,学生的写作欲望就会被调动起来,写作的能力也会在一次一次的快乐作文后得以提升。

教育家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作文训练中,这种效应尤其明显。

如幼教班学生赴幼儿园实习后写实习见闻,航空班学生参观市郊一景点后,让他们写游记。

针对学生上网严重的问题,让学生围绕网络之利弊话题来谈。

结果学生都有了写作欲望,找到了突破口,乐于去写。

很多同学写得很成功,初尝写作的快乐。

传统作文教学有很多弊端,拘于陈式,束缚了思维,缺少新意,在作文教学中要不断去克服,并努力改进。

要在教学实践中去尝试,去摸索,去创新,让学生在写作中提高能力,体验到更多得快乐。

让作文教学不再是一种任务,真正达到有效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