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电动机检修工艺流程卡
线圈绝缘表面应无损伤、龟裂、变色、焦脆、磨损及严重变形等现象,否则应查明原因予以处理。各绑线、撑条、垫块、槽楔等应无松动、断裂
B
机座、端盖、接线盒、风罩和挡风板等应完好无损
止口无损伤和严重变形磨损。配合尺寸符合要求。否则应采用镶套、烧焊、电镀或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C
3
转子的检修
转子检查
转子铁心应紧密平整,无过热、生锈、松动、变形和断齿等现象,槽楔应紧固完整。转子撑铁和锁键无脱焊松动,大轴无弯曲或裂纹,与铁心的配合良好,轴颈应完整无磨损、无毛刺
电动机检修流程卡
检修班组: 检修令号: 项目名称:
检修设备级别: 电机型号: 功率: 额定电流
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1、大修前应检查电动机的振动、电流及温度、轴承声音等数据进行记录。
2、组织检修人员学习检修工艺规程及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分工。
3、按照检修项目准备检修时必须的工器具、材料及检修记录,对起吊工具认真进行检查,必要时做拉力试验。
4、按安全规程办理相关的工作票手续,做好现场安全措施,并进行安全交底。
序号
检修项目
检修内容
检修标准及方法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检修人
CP
确认人
时间
1
电动机解体
断开电源,拆掉电动机与电源的连接线
拆卸的各部件、地脚垫片应做好记号,拆开的引线做好相序记号,并妥善保管,原拆原装;
C
拆卸电动机地脚螺丝、对轮螺丝、外壳接地线及冷却装置等
2极 70-95 45-70 40-55 30-45 23-35 18-30
4极 80-96 65-80 45-60 35-55 25-40 20-30
6极 85-98 70-90 50-65 35-65 30-45 22-33
8极 90-98 75-90 50-70 37-70 35-50 25-35
4 滑环 100 110 120 130 65 75 85 95
5 滑动轴承 80 45
6 滚动轴承 95 60
7 换向器 100 65
试车数据
电流: A相B相C相振动 : 水平垂直轴向温度: 前端 后端
CP点确认: A技术员 B班长 C 检修工
C
接线柱无裂纹损伤、固定牢固,电缆鼻子连接紧密,螺母可靠锁紧,电缆固定可靠,接线柱不受应力,接线盒严密,
C
6
电动机的试验
定子绕组
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对地电阻应不低于0.5MΩ
空载试车
电动机任一相空载电流与三相电流平均值的偏差均不得大于10%
A
电动机空载电流与额定电流的百分比:
0.125KW以下 0.5KW以下 2KW以下 10KW以下 50KW以下 100KW以下
C
抽出转子
抽转子时应用透光法进行监视,检查定转子铁芯不得摩擦、碰撞,不得伤及定子线圈、轴颈、笼条等部件;抽出的转子应用道木垫好,防止滚动并做好防尘、水、汽的措施。
B
2
定子的检修
清扫定子
除去线圈上的油污时可用航空汽油、四氯化碳、甲苯或带电清洗剂等进行擦试,不得使用有害溶液或金属工具
C
检查线圈有无接地、短路、断线
C
轴承润滑
润滑油脂应清洁无杂质、结块、水分、变质,型号正确,不得同时使用不同型号的润滑脂。一般常用的润滑脂为3#、4#二硫化钼,加油量为轴承盖内腔的1/2—2/3(高速1/2,低速2/3)
C
5
电动机的回装
组装
组装前应检查定子腔内无杂物及遗留工具,检查止口及各配合面光洁无毛刺配合尺寸符合要求
C
装转子时要用透光法检查,不得碰伤定子线圈,吊装工具可靠,使用正确
C
清洁文明生产
工完料净场地清
C
拆卸对轮
电机过紧的靠背轮,可用火烤把加热拆卸,加热应均匀,温度在100 ℃一150℃时即可进行扒拆,加热温度不宜超过200℃;
C
先拆非负荷侧轴承盖、端盖,再拆负荷侧端盖、轴承盖
拆卸的各部件、地脚垫片应做好记号,拆开的引线做好相序记号,并妥善保管;拆卸应用专用工具,正确拆卸。禁止乱撬乱打,要特别注意止口及各配合面不受损伤;
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和温升:
序号 电机部件 环境温度 最高允许温度 最高允许温升 测量方法
A E B F A E B F
1 定子绕组 35 95 105 110 125 60 70 75 90 测温仪
2 转子绕组 95 105 110 125 60 70 75 90
3 定子铁芯 100 115 120 140 65 80 85 105
B
4
轴承的检修
轴承检查
轴承清洗后应无裂纹,表面无金属剥落、锈蚀、麻点和过热等现象,夹持器不应出现松动、变形、卡涩和严重磨损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更换; 轴承间隙合适,转动灵活,无明显晃动或过热现象,
B
4
轴承的检修
轴承更换
新装轴承必须用油或轴承加热器均匀加热,温度不宜超过100℃,装轴承必须加衬垫,不得用榔头直接敲打,并应检查安装到位,拉轴承时应使用合适的专用工具,一般大轴承应使用加热拉下,以免拉毛轴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