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15个具体表现及练习10题

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15个具体表现及练习10题

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15个具体表现及练习10题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15个具体表现及练习10题海城思想化作文高考作文:立意深刻的15个具体表现及练习10题考纲说深刻有三种表现,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对于高考作文来说立意,抓住本质立意、揭示内在关系立意、具有启发性的立意,就是立意深刻。

立意是作文创造性思维的首要体现。

曹雪芹说:词句讲究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立意显示心灵、情感、态度、境界的高度和思想、思辨、思维的深度。

立意,主要指文章内容的价值取向。

立意深刻,就是思维纵向、横向拓展。

1、感悟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先进文化。

2、切入时代的心灵深处。

3、探寻人生意义。

4、全面、、发展地看问题。

5、超越时代的局限,有高度、目光远大、高瞻远瞩的视野。

6、有陌生化效果、独辟蹊径。

7、反其意而用之、发他人之所未发之言。

8、对精神、心灵的追求。

9、对因果、本质的追寻,有眼光有智慧。

10、对规律、趋势的把握。

11、给出治本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12、思想观点具有远见性、预见性、超越性、哲理性、新颖性。

13、认识、见解大大提升人们的认知。

14、观点具有共性、规律性、原理性。

15、观点具有辩证性。

吴炳忠练习:比较下面各题立意的优劣。

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

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

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对于以上内容,你有何感悟和体验?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立意:1.艺术创作上追求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欧亨利式的结尾冰山原则留白等;2.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留下缝隙。

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宽容,为自己留后路;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是尊重和爱的表现;4.给持不同见解者留缝隙,可形成思想的兼容;5.保护环境: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空间);练习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30岁到45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在机场,贵宾厅里面的人们大多在阅读,而普通舱候机区的人全在玩。

他想,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立意:1.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他的位置、成就、社会评价等等。

2.当一个人身处其位、身处其境时,会影响他做事的方式及行为。

3.位置与行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4. 位置的重要性。

练习:说说你的审题立意步骤、并确立主题。

练习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参考答案:一要厘清关系——有人根据发生的事实追问原因,我梦想未知想象未来。

命题者的立场站在哪里?凡事爱追问。

二要抓住关键——梦想、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三要概括写作关键词——关于梦想四要形成一个句子——例如我们不但要探索现实,更应该梦想未来。

练习3、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

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参考答案:厘清关系——韩愈从师而知,我们获知途径日益多元。

抓住关键——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写作关键词——学而知?行而知?形成句子——例如从学而知之到行而知之(扩充)练习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增广贤文》说:交友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

你认为交友须胜己吗?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态度,体现你的思考。

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该题可以从正反角度立意。

可以肯定、赞扬交友须胜己;可以否定、批评,表明交友无须胜己;也可以对此作辩证分析。

练习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

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两天滴水未进。

幸好,他从山里走了出来,还看见了一户人家。

他对正在忙家务的农妇说: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农妇舀了一瓢水,刚要递给他,突然问:你怎么气喘吁吁的?他答:我在山里迷了路,走了两天,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

农妇听了,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瓢里,然后才递给他。

邵雍觉得受了侮辱,但口渴难耐,只能接过来,小心地喝着。

10年后,邵雍再次路过这里,再次遇见农妇。

他忍不住问农妇:当年,你为何要在水瓢里撒一把干草?农妇答:你误会了!当时你两天滴水未进,如果把水瓢直接给你,你肯定会拼命地喝,很容易把肺给喝炸了。

我在水里撒点干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地小口喝呀!邵雍这才恍然大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写作提示:这是材料作文,形式是材料+要求。

对于这则材料,可以有如下理解:真相与假象。

水瓢里的干草是我们看到事物的表象,它让我们容易与脏在一起。

而真实的缘由是干草可以让口渴的人避免过快地喝水,不至于伤害了身体。

看似一个很小的关心细节,如果我们不能换个角度来想,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懂得感恩。

邵雍得到农妇帮助后,理应很真诚地给予回报,可他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他人细节上的关心当成恶意的羞辱。

其实,感恩他人是我们得到帮助后一种真诚无私的举动,无论我们得到的帮助是多是少,这都是做人的底线。

沟通是化解矛盾最好的方式。

孔子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我们不理解他人的言行时,且不可胡乱揣度他人,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多做沟通交流,这样才能得知事情的真相,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立意角度:误会;误解善意;表象与真相。

练习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分别用发展的观点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确定作文立意。

材料: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从别人那里偷了一个玩具。

(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立意为:(2)用的观点分析,立意为:(3)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立意为:参考答案:(1)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这则材料,就要看到小学生以后的变化,可有两个写作角度: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坏习惯→坏行为→坏结果);(经教育及时改正)将来可能成才(浪子回头金不换,今天的坏习惯并不意味着明天的堕落)。

(2)用的观点分析这则材料,就需要多研究一下这个小学生的周围环境,从他坏习惯的形成与周围环境的上展开思路,探求小学生偷的深刻原因:从小学生坏习惯看其家庭环境,父母是子女的榜样;从小学生坏习惯看学校教育,学校应重视养成教育;从小学生坏习惯看社会风气,社会是大课堂。

由此揭示责任在谁的问题,进而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的重要性。

(3)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材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这个小学生偷的不光彩的行为时,应看到其另一方面,不能将其一棍子打死,毕竟是小孩子。

一次偷不代表其本质坏。

(平时,他可能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尊敬老师)练习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陕西洋县人为了保护朱鹮这一古老物种,放弃了很多眼前利益,但十多年后,他们的付出正得到大自然慷慨的回报:这里的绿色无污染、比普通大米贵好几倍的朱鹮大米十分抢手,洋县成为有机产品第一县,朱鹮之乡的美名也让旅游业风生水起。

某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严重,环保部检查时,一个当地负责人解释说:不发展经济就没有面包吃,没有面包吃会饿死人的。

这两则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立意的准确性表现在整体把握材料的含意,整体把握的一个基本做法就是抓重要概念,然后依据核心概念进行立意。

关键概念:保护物种、放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付出与回报、生态环保、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核心概念:生态环境。

它应贯彻文章的始终。

举例子、分析议论,都得紧扣住它。

立意:保护好生态环境,理念先行。

(洋县人用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某自然保护区不保护生态环境,还强词夺理。

)写作重点:怎么样保护好生态环境。

(从关键概念得知)练习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大一寒假,被国内一所著名高校高分录取的小王,见到他高中最要好的同学小刘,聊起各自的大学生活。

小王说,他进了大学才发现:身边有不少人不但学习拔尖,而且多才多艺,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在这里,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考分数变得苍白无力。

他后悔自己高中三年多数时间都在题海中度过了。

小刘对他说,不要这样轻易地否定自己的过去,如果没有曾经的付出,你如今连说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

立意参考:这则材料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小王和小刘对是否后悔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选择的感想。

这句话就表明了这则材料的整体含意,这是我们写作的边界,也是我们整体把握题意的依据。

我们的立意,可以从这一句话中提取重点,我们的立意,可以重点放在是否要后悔的问题上,可以放在我们的高中生活应该做怎么样的选择?1. 是否要后悔?(1)确实后悔,光是刷题的高中生活,太无趣,过来之后也觉得意义不大。

(2)不应该后悔,这是现实,我们无法改变。

(3)不应该后悔,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不应该后悔。

(4)辩证看是否要后悔的问题。

……2. 我们的高中生活应该做怎么样的选择?(1)学习为主,高考为目的。

(2)学习为主,也可以兼顾全面发展(3)不要以考上大学为目的,要以自己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立意的层级:(1)本材料范畴的层面:高中阶段是陷于题海还是要全面发展?(2)社会层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3)哲学层面: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练习9、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