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写作艺术课件

散文写作艺术课件

⑴、鲍尔吉· 原野《雅歌六章》中:‚公鸡永远高 昂着头,即使在人的面前也如此,脸庞醉红,带着 鲜艳的冠子,一副王侯之相。它在观察时极郑重, 颈子一顿一挫,也是大人物作派。公鸡走路是真正 的开步走,像舞台上的京剧演员,抬腿、落下、一 板一眼,仿佛在检阅着什么。当四野无物时,公鸡 也这么郑重,此为慎独。‛
12、文革十年: 13、文革后:
14、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孙 犁《耕堂杂录》、《书衣 文录》 杨 绛《干校六记》89年大陆散文一等奖 巴 金《随想录》、冰 心、萧 乾、 贾平凹《丑石》、赵丽宏等。
15、八十年代中后期:汪曾祺(京派作家)
张中行、王 蒙、张 炜、 曹明华(上海交大80级,86年出版 《一个女大学生手记》销150万册)
⑴、孙犁的《火炉》: (火炉)大屋小暖,小屋大暖。小暖时,我靠它 近些;大暖时,我离它远些。小屋时,来往的客人 少些;大屋时,来往的客人多一些。它都看到了。 它放暖如故。
⑵、丰子恺《小泉八云在地下》(1938年)(300多字)
无论什么东西,一入日本,就变本加历(例如席地、 和服唐装、木屐、纸窗、盆景等),过分夸张,同时就 带一种浅薄味的小家气。 日本模仿中国的诗趣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日本 正在努力模仿欧洲的法西斯(德、意),也是变本加历, 过分夸张,浅薄而小气。小泉八云在地下,一定懊悔入 日本籍的!
短篇小说,万字以下;中篇:2—10万;长篇:10万以上
5、形式灵活、写法自由(略)
第三章 散文的评价尺度

一、 把握共时性语境与历时性语境的关系,重评经典
1、比较冰心的《往事》与原野的《青草远道》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 —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 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 只能在勇敢慈怜的荷花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 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冰心《往事(一)· 七》(节选)

二、优秀散文的评价尺度
1、彰显出高格的思维品质,超越流行的社会见 解和均码的道德思想,有终极关怀。 2、具有非凡的文化品位(学识修养、人文素 质)。‚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 了,我也准备走了‛,
3、散发着诗的气质,即优质的审美表达和具 有推进文体艺术增长的审美独创性。
4、质朴自然,大巧若拙,举重若轻。
散文写作艺术
主讲:陈广林
主要内容: 绪论 一、散文简史与定义 二、散文的特点 三、散文的评价尺度 四、散文的选材 五、散文的构思 六、散文的写作(重点讲授)
绪 论
一、时代发展为散文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锻炼文笔,为将来的工作、事业乃至生活奠定基础
参考书目:
《散文讲稿》 于君著 群言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散文新思维》刘锡庆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散文技巧》 李光连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林非论散文》 林非著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8月第1 版 《散文研究》 贾平凹主编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中国当代散文史》 张振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3月第1版
2 、调动相关想象进行扩展。相关想象,即指
两个形象片断在内容或形态上有某种关联,由 此发生联想。
⑴、内容上的关联,如鲁迅的《风筝》。
⑵、形态上的关联,如刘亮程《与虫共眠》:
‚我在草中睡着时,我的身体成了众多小虫子的温暖巢 穴……醒来时已是另一个早晨……这些勤快的小生命,在我身 上留下许多又红又痒的小疙瘩,证明它们来过了……对这些小 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趴在大 地的某个角落,大地不会因骚痒和难受把我捉起来扔掉。大地 是沉睡的,它多么宽容。在大地的怀抱中我比虫子大不了多少。 我们知道世上有如此多的虫子,给它们一一起名,分科分类。 而虫子知道世上有刘亮程这条大虫吗?有些虫朝生暮死,有些 仅有几个月或几天的短暂生命,几乎来不及干什么便匆匆离去。 没时间盖房子,创造文化和艺术。没有时间为自己和别人去着 想……我们这些聪明的大生命却在漫长的岁月中寻找痛苦和烦 恼。一个听烦(都)市(喧)嚣的人,躺在田野上听听虫鸣是 多么幸福。‛
6、选知识性题材(有文化品位) ⑴、史地:煎佰赞《内蒙访古》余秋雨《柳侯祠》 《都江堰》 ⑵、自然科学:高士其、华罗赓、杨振宁、李政道等 ⑶、美术:丰子恺、黄永玉、吴冠中、熊秉明(书画)。 ⑷、书法:柯文辉、沃兴华、朱以撒、笔者。 ⑸、音乐:赵鑫珊、肖复兴、陈钢《三只耳朵听音乐》。 ⑹、体育:象棋、围棋、足球等均可写成人生随笔。 ⑺、古诗古词今读有感而作:陈小奇《涛声依旧》、 《敦煌梦》、《灞桥柳》。
第一章
一、
散文简史与定义
散文简史 1、 原始社会末:甲骨上的文字(记录祭祀、 狩猎 情况),文句的开端。
2、 春秋战国:孔子编的《尚书》、《论语》, 《庄子》,《战国策》,《左传》, (屈原的《离骚》则为诗歌)。
3、 先秦两汉:无韵(押韵)即散文 (两分法) 司马相如的《汉赋》、司马迁的 《史记》(无韵之离骚)
4、旁白法:《蚊子问题》、《抓鼠智慧》、《爱转动》 诗歌中的标题(谜底)《生活》《弧线》 《触 电》 5、修改润色法:《剥痴》、《揉碎寂寞》、 《山水桂林》
6、谐音、取意法:
《礼“上”往来》、《爱读“美”文》、 《伤“快乐”》 7、拈连法、就地取材法: 《“雾里看花”看阎肃》《方芳不再“摇太阳”》 《“京腔京韵”话姚明》 《刘春的“另一把刷子”》
五、激发灵感
1、 对现实的关注,平素贮备 2、 寻找最佳的适合自己空间环境 3、寻找最佳的时间状态 4、写作前可读读你最喜欢的作家作品 5、写作前凝望窗外的天空或远山 6、写作前听一首最让你感动的歌或音乐 7、睡懒觉(周六、日、节假日)找灵感
第六章 散文的写作

(2)、丰子恺的《白鹅》中:‚这朋友……把这鹅 带到重庆来送给我,我亲自抱了这雪白的大鸟回家, 放在院子内。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 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凡动物,头 是最主要部分。这部分的形状,最能表明动物的性 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 麒麟、骆驼,头都是高的,表示其高超。狼、狐 (狸)、狗等,头都是尖的,表示其刁奸猥鄙。猪 猡、乌龟等,头都是缩的,表示其冥顽愚蠢。鹅的 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 性格的表示……”
7、元 8、明
代: (略)
清: 刘伯温《卖柑者言》“金玉其外,败絮其 中”。 归有光《项脊轩志》“项脊轩”为作者书斋, 实记作者家庭变迁。方 苞《左忠毅公事》、 姚鼐《登泰山记》、龚自珍《病梅馆记》。
9、清末民初: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章太炎《革命军序》等。
10、五四以后:
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分法)、 影视文学(五分法)
4、
两晋南北朝:无韵无对仗即散文,曹操、 陶渊明的文章。含六朝(三国的吴、东晋、 南朝的宋齐梁陈,首都均为南京)散文。
代: 韩柳古文运动(主要针对骈文), 主张复古,实反古、革新,成两大家《马说》、 《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
5、唐 6、宋
代: 散文空前繁荣,诞生六大家。 范仲淹 (非八大家)《岳阳楼记》 欧阳修《醉翁亭记》、苏洵《六国论》 曾巩《墨池记》、苏轼《石钟山记》 《前后赤壁赋》、苏辙《孟德传》。
③、 1985年刘锡庆(北师大中文系教授): 所谓散文,指的是那些写“我”(作者) 的所经所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或记人 写事、或状物摹景的情文并茂、优美精悍的 真实性文章。
第二章 散文的特点
一、
质疑“形散而神不散”
二、散文的基本特点
1、取材真实 2、显著的个性特征:篇篇有“我” 3、富于诗意,文笔优美(略) 4、题材宽广,短小精悍(略)
一、(借助灵感),展开想象,进行扩展 二、 锻炼文采,夹叙夹情夹议 三、实写性描述 四、感觉化描述 五、概括性描述 六、具体化描述 七、追求哲思之美 八、韵味的冶炼 九、营造意境 十、抑扬顿挫 十一、详细得当
一、(借助灵感),展开想象,进行扩展:
笔下有神,言之有物
1、调动形似想象进行扩展。即由某一形象片断的 外形,联想到另一与之相似的形象片断。
土地被踩在人的脚底下。朴实的、骄横的、富足与 贫困的人都把土地踩在脚下。在所有的谦逊中,土地已 显示了最伟大的谦逊。母亲分娩我们时阵痛与流血,都 被忘记了。堂皇的理由是:当时我们不知道。当我们用 眼睛观看世界的时候,看到的又是麦浪滚滚与滔花荡漾, 看不到土地。当丰饶的庄稼被收割后,我们皱着眉眺望 远方的萧瑟。土地的母亲并不丰饶,丰饶的是庄稼。 北方被犁杖耜(音四,古代农具、似锹)过的土地, 灰黄色漫漫起伏,如我在寒风中瑟瑟而行的母亲。第二 年,土地又长出青草,在空气中散发出与过去一模一样 的清香,母亲又在冬夜为儿子缝补寒衣。针把手指刺出 血珠,昏花的眼睛眯着。 ——鲍尔吉 ·原野《青草远道》(节选)
8、写实法(成了名家大家后可多用):
《背影》、《故乡》《白鹅》、《火炉》 《上海人》(余秋雨)


9、其它法:
《小虫的启示》(概括注解)《秋雨之短》(直抒胸臆) 《有话对郭峰说》(调侃)、《 词坛的无奈》(善意嘲笑) 《蒋大为们的局限》(陈述)、《时髦青年吕布》(讽喻) 《刘备的作秀》(借古讽今) 《一个村庄的疼痛》、《秋风宝剑孤臣泪》(李鸿章) 《半个父亲在疼》(中风)(象征) 《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对比) 《第七页回家》、《美味修辞》(隐喻?) 《好大三棵树》(大茶树)、《走路去法国》(比拟?) 《精神外遇》(象征?男女间能否有爱无性?)

7、
选人类终极关怀的题材(生命悲剧意识等)
第五章
散文的构思
(语言风格)
一、根据所选题材情况确定文章风格
1、劲健 4、冷峻 7、婉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