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摘要: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通过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来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即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
关键词:作文培养学生创造力
写作教学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写作个性是培养他们审美创造力最直接的体现。
培养学生写作的思维个性。
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观,而且因人而异。
这种审美观可以把它看成是写作思维,它与数理思维不一样,具有多样性,教师应该注重尊重和引导学生的审美观。
鼓励学生表现个性的思想。
当代中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这是写作教学万万不能忽视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个性的重要内容。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
正如美国人拉玛的所言:“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最主要的竞争力,没有创造性思维,势必会在竞争中失败。
”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作文题材要符合
学生语言交际功能发展的年龄特点,以充分激发学生创造的需要和动机。
必须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征确定作文训练的形式,达到培养创造力的目的。
一、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如细致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等等) 在课堂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接触大自然、旅行参观、观察各种事物等多种形式去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读写能力与其他必要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最终达到作文“自能”的目的!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克服只重视“导读、练笔”的单一性教学倾向
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收益颇丰。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创造作文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直觉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作文教学的情境,增进作文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
2、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
3、根据培育创造力的要求科学地确定作文教学的序列。
我们判断学生的习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是以他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范围为依据的,只要能摆脱常规经验和现成答案的影响,独立体验,独立思考,表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特见解。
在作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要激发创造意识和逐步形成创造性个性品质(如主动、好奇、自信心、独立性、变通性、独创性等)。
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当前作文教学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突破,以实现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目标。
(1)在作文命题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
命题作文。
提倡写简单的研究性文章。
(2)在作文材料来源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除了对现实的记实作文外还应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3)在作文体裁上强调学生的创造力,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方法。
(4)在作文指导下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对作文的立意、构思、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5)在作文评价上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并要求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习惯。
三、作文教学观念应该更新
首先,设置作文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总是较多地把作文课看成是教授学
生“写写弄弄”的课程。
似乎写好了文章,就是作文课的最终目的,其实不然。
在作文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观察能
力、逻辑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可以说,没有以上的五种能力,几乎就写不好作文。
那么,反过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就是在帮助学生们训练以上所说的五种能力。
这五种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就形成了创造的能力。
由此,我们又可以说,作文,就是培养学生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课程。
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作文,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积极手段。
其次,作文课有着比其他课程宽泛得多的容纳机制。
写作,或者说作文课程,是一种比较宽泛的应用或工具课程,它有着比较软化的、比较宽泛的容纳机制。
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
如果这样来看问题,则作文课就应该有远为深厚的表现内容和宽广的表达形式。
此外,在作文教学当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把作文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作文教学惯用讲授法、示范法、批改法、个别谈话法等,突出教师的主导统帅作用。
这种做法,固然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方法,学生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但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做法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模仿,体味不到创作的愉悦,久而久之,自然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因
此,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化难为易,激发兴趣。
(2)、进行研究性互评互改作文能力训练,治标又治本。
(3)、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求异创新。
(4)、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积累素材。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变“苦学”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死学”为“活学”,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变“难学”为“易学”,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变“学会”为“会学”,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育实践中,做到“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