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结案:社会工作者为终止和案主的专业关系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2、增权理论:以优势为导向,将关注点放在了案主的优势和潜能以及案主如何构建和理解、解释意义世界在这里,社会工作者不再是辅导的中心,而成为案主的协助者。
3、个案社会工作: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4、同感:指社会工作者理解他人对环境的感受,从案主的内心深入体验不安甚至绝望的心情。
5、情感转移:指案主将早年情绪生活经验里对某一个特定的个人的特殊感受或反应,投射到社会工作者身上,把他当做案主早年情绪生活经验中的某一个特定个人一样看待。
6、行为主义理论: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问题任务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但它不是应用心理分析或认知心理学,而是应用行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完成这一任务。
7、ABC性格理论:人的情绪困扰(C)是由个人的信念系统(B)而非由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身(A)所产生的。
8、心理防卫机制:是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的压力时,自我发展出的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缓和冲突对自身的威胁,使现实允许,超我接受,本我满足。
9、三角缠:指家庭成员间一种非直接的互动,它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双方互动的。
10、转介:对本机构不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一连串的专业服务机构,转送到其他服务机构,使案主能够获得适宜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一种工作过程。
11、泛暴疗法:让案主想象地或真实地大量面对引起他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直至他最后习惯于这些刺激为止。
12、接纳:指在双方交流与沟通时,社会工作者持有不作任何判断的态度,即不对案主本人和案主的行为以个人的加之标准作评价和判断。
13、倒三角:指在倒三角型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不和或性格软弱等,导致子女支配父母的局面。
14、个案工作的访视:在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解案主的有关情况,社会工作者到案主的家庭、学校、单位或所在社区拜访有关人员,这种专业的访问称作案工作的访视。
简答:1、工作者在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过程中应遵循的工作原则:①个别化原则。
②接纳原则。
③承认的原则。
④同情关怀的原则。
⑤非评判原则。
⑥案主自我选择的原则。
⑦保密性原则。
⑧案主参与的原则。
⑨注重专业关系的原则。
⑩综合分析研究的原则。
2、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①个案社会工作的实施主体;②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③个案社会工作的手段的方法;④个案社会工作的目标。
3、个案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性:①目的的明确性;②兼容性;③暂时性;④不平等性;⑤非互助性;⑥设计机构;⑦以案主利益为中心。
4、行为治疗学派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基础,对开展行为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①强调可观察的行为;②行为可分为操作性行为与反应性行为;③行为持续存在的条件是,有引发行为的前因与维持行为存在的效果反应,二者缺一不可;④重视与问题有关的当前行为,直接以案主的偏差行为或症状为治疗的对象。
5、怎样对案主的需要与问题进行评估:①收集相应的案主个人和家庭资料,然后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评估,以决定帮助的介入点。
②了解的案主个人性的资料,包括个人资料、身体状况、心理情况、价值观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案主所处环境方面的资料包括家庭环境和延伸的环境系统,如案主的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以及案主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③制订计划、介入干预与总结检讨。
在制定帮助案主的目标和工作计划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工作目标要与社会工作者的专长以及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致,防止目标不切实际,动摇案主解决问题的信心。
目标应与机构的功能一致,以便取得机构资源对社会工作者的配合,更好的服务案主。
目标应是案主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最大限度的调动案主的积极性。
目标制定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订立工作契约,确认双方所认可的目标和计划,促使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以便达到最终目标。
6、个案社会工作者在危机调适模式时的工作步骤::①了解主要问题;②迅速作出危险性判断;③稳定案主情绪;④获得案主信任;⑤协助案主解决当前问题。
7、行为治疗模式中常用的综合性技术::①自我管理与引导;②示范法;③果敢训练;④松弛训练法;⑤多模式治疗法。
8、查莫斯创造的“程序指引”救济理论对个案社会工作的贡献:①强调个别化的方法;②强调激励和自助的济贫原则;③强调对案主“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的使用;④强调对工作者的挑选和培训。
论述:1、促进良好的人际沟通的有效技巧:①不要强迫他人与自己沟通,但也不应放弃随时与人沟通的希望,适当主动地表达与人交往的愿望。
②人际沟通要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
③提高感受性。
④重视双向沟通。
⑤使用对方易懂的语言,意思要明确,注意力要集中,感情要真挚,待人诚恳,不采用冷漠的态度,不羞辱和嘲笑对方,保持和发挥幽默感。
p1262、叙事治疗模式的基本过程:①外化的叙事。
当事人通过讲述,产生一种与生活故事中主人公的距离感,从而能够客观地追溯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反观自我。
以生活整体为背景分析、反思问题,认清问题在生活中所处的位臵。
③故事改写。
由当事人找出与自己的限定性故事套路相逆的另外的可能性,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p3513、一个能建立良好关系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条件:①是一个成长中的人;②有自我分析的能力;③有影响案主的能力;④有协助他人的意愿;⑤应有相当的敏感度;⑥代表工作机构;⑦注重经验积累与推广;⑧一问题解决为目标;⑨尊重他人,协调友谊和感情;⑩树立为案主服务的思想,培养社会工作者情操和职业道德。
4、论述行为治疗模式在个案社会工作中的优点:①用明确的、系统化的方法及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②行为治疗强调案主当前的问题是造车案主困境的主要因素;③案主必须按要求从事某种行动,以解决自身的问题;④注重评估治疗结果的科学性;⑤能够获得案主关系人的最大程度的配合;⑥行为治疗模式大部分带有教育内容,强调教育案主学会自我管理的技能,并期望他们能将学习的知识应用的每天的日常生活中;⑦行为治疗模式的实务以案主与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基础,工作者所进行的每一项尝试,都会预先告知案主治疗方法的性质与内容。
选择:1.个案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个人或家庭。
2.“程序指引”救济理论中的“自然资源”即家庭成员、亲戚及朋友网络、邻里地区。
3.个案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4.个案社会工作的范围:①家庭个案社会工作;②儿童个案社会工作;③学校教育个案社会工作;④医疗卫生方面的个案社会工作;⑤社会福利个案社会工作;⑥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5.哲学(价值)和知识被社会工作界视为两个重要的和最优先的基石。
6.雷默认为,在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直接服务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①告诉案主真实情况与保护案主的矛盾;②法律、法规、政策与治疗目标之间的冲突。
③保密和特殊的知情权的冲突。
④提供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⑤结束服务违反了案主的意愿。
7.功能派个案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兰克提出的自我心理学。
8.50年代,波曼综合了各家的理论,如自我心理学、存在主义哲学、社会学中的自我发展理论,创立了问题解决这样的一种综合了传统个案社会工作方法的新模式。
9.199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正式成立。
10.关系建立阶段是指社会工作者初次与案主进行接触,了解案主的需要与困难,对案主面临的问题初步做出判断。
11.共组者常见的工作内容包括:①了解案主的心理状况;②做好会谈的准备:③确立会谈的目标:④熟知会谈的内容;⑤掌握建立关系的技术;⑥总结与判断。
12.转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将机构接受服务的案主转由本机构的其他社会工作者继续提供服务的过程。
13.一旦工作者作出接案的决定,意味着个案社会工作的第二个阶段已经开始。
14.常见的资料收集内容:①按住系统;②家庭系统;③小群体系统;④组织系统;⑤社区系统。
15.病原诊断通常是分析案主人格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现今问题的影响。
16.联系人是指社会工作者充当联系案主和社区各种资源的纽带,以完成工作协议中规定的各项目标。
17.使能者是指社会工作者协助案主发掘自身的能力或资源,使案主自身产生改变,以完成协议中所规定的任务。
18.辩护人即社会工作者只代表案主和某人或某一群体进行交涉,以解决案主面临的问题。
19.正向情感转移指案主对社会工作者的情感依恋理想化,如将社会共作者当作自己的母亲,或者将异性社会工作者当做恋人对待。
20.反情感转移指社会工作者将以往的经历及与他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感受和情感转移到案主身上。
21.沟通的方式:①语言沟通;②文字沟通;③身体符号的沟通。
22.社会工作会谈的特征:①有预先确立的会谈内容;②有目的和方向的指引;③受一定的约定限制;④有特定的角色分工。
23.最早出现的访视是家庭访视。
24.第一次家庭访视采取的态度:①访视者应以友好、关心、诚恳的态度出现在案主及其家人面前;②保持中立的立场,不作任何批评和表扬;③多替对方着想,保持公正和客观,不要特别偏袒某一家庭成员。
25.摘要记录一般是按明确的大纲与标题将各种资料组织起来,表达工作者对某一工作内容的基本观点或看法。
26.摘要记录的形式:①接案摘要;②转案和结案摘要;③联合摘要;④阶段摘要。
27.理论基础的构成:①精神分析理论;②“人在情境中”理论;③社会角色理论;④沟通理论。
28.“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个案社会工作是关于人的工作,应注重于研究案主的环境及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
29.个人早年未被满足的欲望或情绪或冲突,仍藏在个人的无意识中。
30.心理社会诊断的三种主要形式:①心理动态诊断;②病原诊断;③分析诊断。
31.直接治疗主要有非反应沟通动力与反映沟通动力两种技术。
32.以工作者对案主的指导性强弱为标准,从弱到强共有五个直接影响的技术即强调、提议、忠告、坚持、实际干预。
33.反映讨论包括人在情境中反映讨论、心理模式动力反映讨论、人格发展反映讨论。
34.卡布蓝被称为“现代危机之父”。
35.自然环境危机:如地震、火灾、水灾等。
36.社会环境危机:如亲人意外死亡、车祸、受到生命威胁与攻击等。
37.消除法即当某行为出现后便扣除原有的奖励刺激,以减弱或除去不理想的行为。
38.系统减敏法的三个基本步骤:①松弛训练;②定力焦虑层次表;③进行系统减敏;④泛暴疗法。
39.罗杰斯的人生观是绝对积极和乐观的。
40.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是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的经验性的自我决定人的行为。
41.自我认同可分为两种:“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
42.格拉瑟认为,承诺是现实治疗法的基石。
43.理性情绪治疗法的基本观点是情绪问题由于人的非理性信念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