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中国药科大学 天然药物化学 总论
1 .88
弱
苯
2 . 29
以根据介电常数的大小来 乙醚 (无水) 4 . 47
判断。介电常数越大,极 氯仿
5 . 20
性越强。
乙酸乙酯 乙醇
6 . 11 26 . 0
甲醇
31 . 2
水
81 . 0
强
二、提取分离方法
实验室中最常应用的混合溶剂
己烷-苯 苯-乙醚
苯-乙酸乙酯
极
氯仿-乙醚 性
氯仿-乙酸乙酯
▪ 溶质即使被硅胶、氧化铝吸附,但一旦加入极性较
强的溶剂时,又可被后者置换洗脱下来。
二、提取分离方法
洗脱溶剂的选择
须根据被分离物质与所选用的吸附剂性质这 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被分离物质极性
弱极性 强极性 吸附剂极性较弱
弱极性 强极性 洗脱剂极性弱
二、提取分离方法
化合物的极性及其强弱判断
官能团的极 性强弱:羧基 、酚羟基等
二、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溶剂的选择
化合物的酸碱性
酸性化合物 碱性化合物 两性化合物 * 影响溶解性、稳定性
二、提取分离方法
溶剂的选择:
溶解度
提取溶剂的选择
化学性质稳定
安全、价廉
二、提取分离方法
提取方法的选择
提取方法
浸渍法 (冷浸)
煎煮法 (热提)
渗漉法 (连续冷浸)
连续提取法
回流法 (有机溶剂)
二、提取分离方法
一、绪论
三、传统中药的深入研究使其在新药开发中重新发挥重 要作用。 一些过去未知的植物微量成分被发现,其中不乏 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成分,如人参和三七中的环肽, 可能是一类新型活性成分;大蒜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可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新药研究提供先导化合物。
此外,某些植物作为药用已有较长的历史,经研究 发现了其化学成分的新活性,为这些植物增加了新的 用途,如丹酚酸抗脂质过氧化、抗溃疡作用;苦楝楝 烷化合物抗癌作用等。
三、结构研究
3、红外光谱(IR)
提供结构中官能团、骨架等信息;4000-1500 cm-1 特征频 率区; 1500- 600 cm-1 指纹区。
4、紫外光谱(UV)
适用于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α,β-不饱和羰基、 芳香类 化合物。
5、核磁共振谱(NMR)
1H-NMR: 化学位移,峰面积,裂分与偶合常数(J) 13C-NMR 2D NMR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半化学吸附
在天然有机化合 物分离及精制工 作中,吸附现象 利用得十分广泛。 其中又以固-液 吸附用得最多。
二、提取分离方法
吸附剂: 硅胶
层析用硅胶为一 多孔性物质,分 子中具有硅氧烷 的交链结构,同 时在颗粒表面又 有很多硅醇基。
硅胶是酸性吸 附剂,适用于 中性或酸性成 分的层析。同 时硅胶也可吸 附碱性化合物
二、提取分离方法
树脂洗脱液的选择
对非极性大孔吸 附树脂,洗脱剂极性 越小,洗脱能力越强 。对中等极性大孔树 脂和极性较大的化合 物来说,则用极性较 大的洗脱剂为佳。
根据吸附力强弱 选用不同的洗脱剂及 浓度。为达到满意的 效果,可通过几种洗 脱剂浓度的比较来确 定最佳洗脱浓度。实 际工作中甲醇、乙醇、 丙酮应用较多。
2.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同
▪ A、液-液萃取法 ▪ B、逆流连续萃取法 ▪ C、逆流分配法(CCD) ▪ D、液滴逆流色谱法(DCCC) ▪ E、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 ▪ F、气液分配色谱(GC或GLC) ▪ G、液-液分配色谱(LC或LLC)
二、提取分离方法
3.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一、绪论
HO H
CH3
H NHCH3
l-ephedrine
Ephedra spp. 平喘、解痉作用
一、绪论
HO
O
OH OH
rutinose
O
O
Rutin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一、绪论
Camptothecin
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
抗肿瘤
二、提取分离方法
凝胶的种类与性质
① 葡聚糖凝胶(Sephadex) ②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 ③ 丙烯酰胺凝胶(Bio-Gel P) ④ 琼脂糖凝胶(Sepharose Bio-Gel A) ⑤ 羧甲基交联葡聚糖凝胶(SP-Sephadex)
⑥ 苯胺乙基交联葡聚糖凝胶(QAe-Sephadex)
二、提取分离方法
研究准备: •品种鉴定(学名)、产地;文献工作; •目标成分的结构类型,确定提取、分离路线; •未知成分:系统预试验,活性跟踪;
二、提取分离方法
2.2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麻黄碱、槟榔碱
升华法
樟脑、咖啡碱
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
化合物
相似相溶定律
二、提取分离方法
有机化合物分为三类
一、绪论
Taxol Taxus spp. 治疗肺癌、卵巢癌、乳腺癌
一、绪论
H
OO
O O
H
O
Artemisinin
Artemisia annua L. 抗恶性疟疾
一、绪论
AcO
AcO HO
OH
N
Guanfu base A
Aconitum coreanum 抗心律失常
一、绪论
二、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半合成及生物合成技术
一、绪论
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1、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 脂肪酸类、酚类、蒽酮类等由此途径生成。
2、甲戊二羟酸途径( MVA ) 萜类等
3、桂皮酸及莽草酸途径 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质素类、木脂体、黄酮类 等。
4、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类
5、复合途径
第一章 总论
31
绪论
32 提取分离的方法
3 结构研究方法
氯仿-甲醇
递
丙酮-水
增
甲醇-水
洗脱用溶剂 的极性宜逐 步增加,跳 跃不能太大。
二、提取分离方法
聚酰胺吸附色谱法
▪ 聚酰胺(poliamide)吸附属于氢键吸附,是一种用
途十分广泛的分离方法,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
可适用,但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
物。
H2C NH
CH2 OC
OC
NH
O
O
CH2 H2C
水 < 甲醇 < 丙酮 <氢氧化钠水溶液 < 甲酰胺 < 二甲基甲酰 胺 < 尿素水溶 液
二、提取分离方法
大孔吸附树脂
吸附性:范德华引力 或生成氢键的结果。 筛选原理:本身多孔 性结构所决定。.
大孔吸附树脂是吸附性 和分子筛原理相结合的 分离材料,根据吸附力 的不同及分子量的大小 ,在大孔吸附脂上经一 定的溶剂洗脱而分开。
官能团的种类 、数目、排列 方式、空间关 系等
二、提取分离方法
官能团 R-COOH
Ar-OH R-OH R-NH2,R-NH-R’,R-N-R`2 R-CO-NR2 R-CHO R-CO-R’ R-CO-OR’ R-O-R’
极性 大
小
二、提取分离方法
溶剂的极性
溶剂
介电常数 极性
▪ 大体上溶剂极性的大小可 己烷
天然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第一章 总论 Introduction
AcO
AcO HO
OH
N
HO H
CH3
H NHCH3
第一章 总论
31
绪论
32 提取分离的方法
3 结构研究方法
一、绪论
研究 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 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 法、结构鉴定、结构修饰等。
二、提取分离方法
4. 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
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分子筛过滤(molecular sieve filtration)、排阻色 谱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利用分子筛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样品混合 物中各个成分因分子大小各异,渗入至凝胶颗粒 内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故在经历一段时间流动 并达到动态平衡后,即按分子由大到小顺序先后 流出并得到分离。
分离精制常用方法原理 1.物质溶解度差别进行分离
2.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比不 同进行分离
3.物质的吸附性差别进行分离
4.物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
二、提取分离方法
1 利用温度不同引起溶解度的改变
1.利用溶解 2 改变混合溶剂的极性
度差别进 行分离
3 调节溶液的pH值
4 沉淀法
5 盐析法
二、提取分离方法
一、绪论
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
一次代谢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
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绿色植物中。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
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对
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二次代谢产物:生物碱、萜类、苯丙素类成分。
水溶性
亲水性
提取溶剂的选择
亲脂性
糖类、氨基 酸蛋白质、 盐类
苷类(黄酮、 三萜、甾体 等与糖的结 合物)
未成盐的生物 碱,未成苷的 黄酮、蒽醌、 萜类、甾体。
二、提取分离方法
有机溶剂分为三类: 亲脂性有机溶剂 亲水性有机溶剂 水
与溶剂的结构有关,常 见溶剂极性强弱顺序: (P34):
石油醚、苯、氯仿、 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乙醇、甲醇、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