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对比表:固定资产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借:银行存款(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累计摊销(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按借方差额)贷:无形资产(按无形资产账面余额)应交税费(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按贷方差额)企业计提的应收款项和存货的减值,以后价值回升可以转回,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长期资产的减值不允许转回。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

(2008年)A.坏账准备B.存货跌价准备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答案】AB【解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是不可以转回的。

下列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无形资产均应确定预计使用年限并分期摊销B.有偿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应全部确认为无形资产D.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答案】BD【解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该摊销,所以选项A说法错误;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才确认为无形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应该费用化记入当期损益,所以选项C说法错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010年)【答案】×【解析】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应该记入长期待摊费用,以后分期摊销计入相应的成本和费用。

【例题2·判断题】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单独核算。

()【答案】×【解析】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本企业的资产,其发生的改良支出应计入“长期待摊费用”核算。

.固定资产计量与无形资产计量对比表: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1短期借款的利息在预提或实际支付时均应通过“短期借款”科目核算。

()【答案】×【解析】预提的利息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例题2·多选题】核算短期借款利息可能涉及的会计科目有()。

A.应付利息 B.财务费用 C.银行存款 D.短期借款【答案】ABC企业转销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按其账面余额计入营业外收入,借记“应付账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单选题)【例题·单选题】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计入()。

(2005年)A.资本公积B.其他应付款C.营业外收入D.其他业务收入【答案】C3.转销应付票据,分两种情况:H 公司的货款。

该票据票面利率为6%(年利率),期限为6个月。

要求:编制相关分录。

【答案】该企业有关的处理:开出票据:借:应付账款——H公司 30000贷:应付票据 30000每个月末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150(30000×6%/12)贷:应付票据 150到期偿还应付票据:借:应付票据 30900贷:银行存款 30900【例题2·判断题】带息应付票据计提利息计入应付利息科目的贷方。

()【答案】×是应付票据的贷方甲公司1月1日收到乙企业预付的货款1000元,1月2日甲向乙发货,货款11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87元,剩余款项余月末付清。

要求:写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分录。

【答案】收到预付款时:借:银行存款 1 000贷:预收账款 1 000发货:借:预收账款 1 287贷:主营业务收入 1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7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为287元,表示应收的金额为287元。

收到余款:借:银行存款 287贷:预收账款 287错误的做法是:(不是同一时间发生的事项)借:预收账款 1 000银行存款 287贷:主营业务收入 1 1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87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应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关键点),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确认: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公允价值+销项税额)贷:应付职工薪酬某饮料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末将本企业生产的一批饮料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该批饮料市场售价为12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实际成本为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为( )。

(2010年)A.10 B.11.7 C.12 D.14.04 【答案】D【解析】该企业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2+12×17%=14.04(万元)。

借:相关资产成本或费用 14.04贷:应付职工薪酬 14.04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时: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例题2·计算题】 B公司为小家电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名,其中17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

2007年2月,B公司以其生产的每台成本为900元的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

该型号的电暖器市场售价为每台1 000元。

B 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编制B公司的会计分录。

【答案】确认:借:生产成本 198 900管理费用 35 1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 000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 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180 000贷:库存商品——电暖器 180 000B公司应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200×1 000=200 000(元)B公司应确认的增值税销项税额=200×1 000×17%=34 000(元)B公司应结转的销售成本=200×900=180 000(元)【解析】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200×1 000+200×1 000×17%=234 000(元),计入生产成本的金额170×1 000+170×1 000×17%=198900(元),计入管理费用金额为30×1 000+30×1 000×17%=35100(元)。

(2)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同时:(两个分录同时做,不需要日后支付现金)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累计折旧【例题3·单选题】企业作为福利为高管人员配备汽车。

计提这些汽车折旧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

(2008年)A.借记“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B.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C.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D.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答案】C(3)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确认: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实际支付租金时:借:应付职工薪酬贷:银行存款【提示】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判断题)【例题4·综合题】甲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20×7年3月发生与职工薪酬有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2007年)(1)对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维修,应付企业内部维修人员工资1.2万元。

(2)对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生产线进行改良,应付企业内部改良工程人员工资3万元。

(3)为公司总部下属25为部门经理每人配备汽车一辆免费使用,假定每辆汽车每月计提折旧0.08万元。

(4)将50台自产的V型厨房清洁器作为福利分配给本公司行政管理人员。

该厨房清洁器每台生产成本为1.2万元,市场售价为1.5万元(不含增值税)。

(5)月末,分配职工工资150万元,其中直接生产产品人员工资105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5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20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10万元。

(6)以银行存款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5万元。

(7)按规定计算代扣代交职工个人所得税0.8万元。

(8)以现金支付职工李某生活困难补助0.1万元(应付福利费)。

(9)从应付张经理的工资中,扣回上月代垫的应由其本人负担的医疗费0.8万元。

要求:编制甲上市公司20×7年3月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和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1)借:管理费用 1.2贷:应付职工薪酬 1.2(2)借:长期待摊费用 3贷:应付职工薪酬 3(3)借:管理费用 2(25×0.08)贷:应付职工薪酬 2借:应付职工薪酬 2贷:累计折旧 2(4) 借:管理费用 87.75(1.5×1.1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7.75借:应付职工薪酬 87.75贷:主营业务收入 75(1.5×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2.75 (1.5×17%×50)借:主营业务成本 60贷:库存商品 60(5)借:生产成本 105制造费用 15管理费用 20销售费用 10贷:应付职工薪酬 150(6)借:应付职工薪酬 5贷:银行存款 5(7)借:应付职工薪酬 0.8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0.8(8)借:应付职工薪酬 0.1贷:库存现金 0.1 (9)借:应付职工薪酬 0.8贷:其他应收款 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