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疗法生活环境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
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
生活习性水蛭属冷血软体动物,在中国南北方均可生长繁殖,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的水库、沟渠、水田、湖沼中,以有机质丰富的池塘或无污染的小河中最多。
生长适温为10-40℃,北方地区低于3℃时在泥土中进入蛰伏冬眠期,次年3-4月份高于8℃左右出蜇活动。
水蛭为杂食性动物,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主饵,人工条件下以各种动物内脏、熟蛋黄、配合饲料、植物残渣,淡水螺贝类、杂鱼类、蚯蚓等作饵。
采制夏、秋捕捉。
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
日本医蛭通常用线穿于体的中段,挂起晒干;茶色蛭除用线穿起外,并将体的一端拉长,故成狭窄的条状。
由于加工后外形不同,药材中以日本医蛭的干燥品称为'水蛭',以宽体金线蛭的干燥品称为“宽水蛭”,以茶色蛭的干燥品称为“长条水蛭”。
⒈宽水蛭:以夏秋二季为盛产期,湖泊中产者体大,水田里产者体小,捞出后置阳光下晒干,或放在锅内焙干。
⒉长条水蛭:采收方法同上,惟捞出后用线穿起,体的一端拉长,挂在阳光处晒干。
⒊水蛭:采收期同蚂蟥,捞出后用线穿起,穿时常从体的中段穿上,持于阳光处晒干。
蚂蝗治疗麦可森说,水蛭“减痛”的关键在于它的唾液,因为它的唾液里面含有几种消炎的成分,这种成分可以深入人的关节组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细菌学教授戴瑟说,水蛭开口咬人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系列的化学物质,而在这些化学物质中,有些具有减少发炎的作用,相当于消炎剂。
治疗用途古代医书中记载有利用蚂蟥治疗多种疾病,谓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消积聚……”。
医圣张仲景用其祛邪扶正,治疗“瘀血”、“水结”之症,显示了其独特的疗效。
后世张锡纯赞此药:“存瘀血而不伤新血,纯系水之精华生成,于气分丝毫无损,而血瘀默然于无形,真良药也”。
公元1500年前,埃及人首创医蛭放血疗法,到上世纪初,欧洲人更迷信医蛭能吮去人体内的病血,不论头痛脑热概用医蛭进行吮血治疗。
后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这种带有迷信色彩的治疗方法才逐渐被放弃了。
然而近年来,医蛭在医学上的新用途正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整形外科医生利用医蛭消除手术后血管闭塞区的瘀血,减少坏死发生,从而提高了组织移植和乳房形成等手术的成功率。
医蛭在再植或移植手指、脚指、耳朵、鼻子时,利用医蛭吸血,可使静脉血管通畅,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这是由于医蛭吸血时其唾液腺分泌抗凝剂水蛭素,以及扩张血管的类组胺物质。
1987年,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水蛭课题组与湖北医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协作,在中国首先应用医蛭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瘀血,成功数例,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好评。
医蛭唾液中含有的多种活性物质正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已成为资源动物利用的一个热门话题。
1984年美国水蛭专家索耶博士在英国威尔士斯西创立了世界第一家水蛭养殖场兼生化药物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水蛭素和透明质酸酶已销往欧美各国及日本,并且也出售了数万条活的医用水蛭。
最近,在美国的查尔斯顿建成了另一家医用水蛭养殖场;法国和德国已将合成水蛭素的基因转移到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并利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生产廉价的水蛭素。
可见水蛭素的需要和生产正在扩大。
水蛭素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低分子量(7000)多肽,其中谷氨酰胺和天门冬酰胺的会计师较高,而等电点较低(3.8~4.0),在室温下长期稳定。
水蛭素是已知最有效的天然抗凝剂,其作用优于肝素,具有抗凝血、溶解血栓的作用,即中医所说的活血化瘀作用。
因此,在处理诸如败血休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梗塞、心血管病、高血压、眼科以及多种缺少抗凝血酶的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功能主治月经闭止、症瘕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
①《本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②《别录》:“堕胎。
”③《本草拾遗》:“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取十余枚令啖病处,取皮皱肉白,无不差也。
”④《本草衍义》:“治伤折。
”宜忌体弱血虚,无瘀血停聚及孕妇忌服。
①《日华于本草》:“畏石灰。
”②《本草衍义》:“畏盐。
”③《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选方①治妇人经水不利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个(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金匮要略》抵当汤)②治妇人腹内有瘀血,月水不利,或断或来,心腹满急:桃仁三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虻虫四十枚(炒微黄,去翅、足),水蛭四十枚(炒微黄),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以热酒下十五丸。
(《圣惠方》桃仁丸)③治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
上为末,蜜丸,桐子大。
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
(《妇人良方》地黄通经丸)④治漏下去血不止:水蛭治下筛,酒服一钱许,日二,恶血消即愈。
(《千金方》)⑤治折伤:水蛭,新瓦上焙干,为细末,热酒调下一钱,食顷,痛可,更一服,痛止。
便将折骨药封,以物夹定之。
(《经验方》)⑥治金疮,打损及从高坠下、木石所压,内损瘀血,心腹疼痛,大小便不通,气绝欲死:红蛭(用石灰慢火炒令焦黄色)半两,大黄二两,黑牵牛二两。
上各为细末,每服三钱,用热酒调下,如人行四、五里,再用热酒调牵牛末二钱催之,须脏腑转下恶血,成块或成片,恶血尽即愈。
(《济生方》夺命散)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结膜炎用活蚂蝗3条,置于6毫升生蜂蜜中,6小时后取浸液贮瓶内备用。
每日滴眼1次,每次1~2滴。
治疗380例,绝大部分是双侧性结膜炎,全部治愈。
治愈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
治程中除滴眼后1~2分钟稍有疼痛外,未见不良反应。
对慢性结膜炎及翼状胬肉也有一定疗效。
②治疗角膜瘢翳将活水蛭置于清水中2~3天,在去掉身上泥土、吐出腹内垢质后取出,秤过重量后放入纯蜂蜜中。
蜂蜜与水蛭比例为1:2.5或1:3。
水蛭与蜂蜜接触后约1小时即死亡,出现混浊液体,浮起后又下沉,共需6~8小时,过滤后即得棕色透明液。
置于0℃3~5天,即可作为外用点眼剂,每日3~4次,每次1~2滴。
或制成注射液,在1%普鲁卡因麻醉下进行球结膜下注射,先用小量,再逐渐增加,一般0.3~0.5毫升,隔2日注射1次,注射后涂抗菌素眼素包扎半日。
共治疗角膜瘢痕云翳、粘连角膜瘢翳71例,显效(瘢翳明显变薄缩小,视力提高)26例,好转(瘢翳变薄缩小,视力稍有提高)39例,无效6例;各型内障124例,显效(视力提高5倍以上)65例,好转(视力提高3倍以上)51例,无效8例;玻璃体混浊37例,显效(视力提高5倍以上)26例,好转(视力提高3倍以上)9例,无效2例。
据观察,水蛭素使用安全,副作用少。
曾行结膜下注射5000余次,仅2例意外:1例原有青光眼,注后激发眼压增高;1例高血压患者(血压210/110毫米汞柱),注射后视力突降。
外用眼药水,对单纯角膜瘢翳疗效较好,一般疗程约需2个月以上;而对粘连性角膜瘢翳则疗效较差。
历史水蛭疗法人类应用水蛭治疗疾病已有3000年的历史:古埃及金字塔的墓道壁画上已刻录有远古人类利用水蛭治病的故事。
2000多年前的中国,水蛭就开始被用来治病。
《神农本草经》中记录,“蚂蝗主逐恶血、瘀血,破血瘕积聚”,蚂蝗就是水蛭的小名。
明代神医李时珍也认为,干燥的蛭类含有蛭素、肝素等,有通血、通经、消积散结、消肿解毒的功能。
水蛭最早被用于治病还是符合药理学的。
1820年到1845年,欧洲医蛭的应用达到顶点。
一位法国外科医生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可以归因于肠胃炎,而医治这种疾病的药方是饥饿、放血和医蛭,仅仅是巴黎的医院每年就需要600万只医蛭。
[1] 19世纪晚期,随着现代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及与水蛭疗法相关的感染和失血过多的报道逐渐增多,不少学者认为水蛭疗法在现代化的医院中根本无立足之地,水蛭疗法不再受到青睐,逐渐退出了医学舞台。
[2] 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中心整形外科的Joseph Upton为一名因被狗咬伤致全耳完全离断的5岁患者行血管吻合再植术,术后运用水蛭疗法解除了静脉淤血使循环再建,手术获得成功并在P.R.S杂志上发表文章。
该手术的成功重新确立了水蛭疗法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987年,中国科学院水生动物研究所水蛭课题组与湖北医学附属第三医院骨科协作,在中国首先应用医蛭治疗断指再植术后瘀血,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多家医院都开始引入水蛭疗法,水蛭多次出现在再植或移植手指、脚趾、耳朵、鼻子等手术中,至今已成功了无数例。
2004年6月美国FDA 已批准医用水蛭的公开销售及人工合成水蛭素用于部分适应症的临床治疗。
法国水蛭供应商Ricarimpex公司是第一个获得FDA销售许可的公司。
俄罗斯国家卫生部已正式批准部分水蛭类药物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
[2] 治疗机理水蛭疗法水蛭属于寄生虫的一种,要靠吸食动物或人类的血液为生。
在它们的口腔中长着3个颚,1个颚在背面,两个颚在侧面,形成三角形。
颚面上还长有细齿,一旦遇到猎物,医蛭就会用头部强有力的小吸盘吸在对方身上,并用数百颗细碎的牙齿咬开对方皮肤。
在撕咬过程中,医蛭的体内会分泌一种黏性唾液,这是非常高效的麻醉剂,被撕咬的人或动物只会感受到一点点可接受的痛,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
在吸附过程中,血管扩张素和抗凝血素也会同时从水蛭口腔中吐出,它们混入血管让血液源源不断地流进水蛭的肚子里,减少阻碍,并且能够加快伤口愈合。
天然水蛭素是由6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化合物,在低于70℃的环境温度下都能保持活性。
它溶于水,能够阻止血液中纤维蛋白的凝固,抑制凝血酶与血小板的结合,有极强的溶解血栓作用。
有实验表明,0.5克的水蛭素就足以阻止5毫升兔血的凝结。
因此它能够缓解动脉壁痉挛,降低血液黏稠度,减轻高血压症状,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另外,它还能够扩张血管,增进血液循环量,加快术后伤口愈合。
作为直接抗凝血酶的药物,在治疗心肌梗死病例中,水蛭素比其他间接抗凝剂可使总的心肌梗塞死亡率降低11%。
从抗凝方面讲,水蛭素不仅可以替代肝素,甚至比肝素的表现还要好,可以大大减少出血并发症。
[1] 治疗领域水蛭入药在中国最早记载于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它有破血、逐瘀、通经的疗效,主要用于治疗瘤症、痞块、血瘀、闭经和跌打损伤,今日仍被传统中医广泛应用于内科心绞痛、脑梗塞、胃炎、肝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妇科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男性不育;黄褐斑;骨质增生症;晚期肿瘤止痛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