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下册)题库①简单②收敛快③准确④占用内存小15.通常逆调压的调压范围是(基准为U N)()①0~5% ②2.5~%7.5% ③5%~10% ④0~10%116.仅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的是()①典型的顺调压②典型的逆调压③典型的常调压④均不对117.在发电机稳态运行状态中,机械功率P T与电磁功率相比,将()①大②小③相等④无关系318.P-δ曲线被称为()①耗量特性曲线②负荷曲线③正弦电压曲线④功角曲线419.等面积定则主要用于分析简单系统的()①潮流计算②故障计算③调压计算④暂态稳定分析420.关于中等长度线路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①长度为100km~300km的架空输电线路属于中等长度线路;②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采用集中参数 型等值电路作为数学模型;③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忽略电导和电纳的影响;④潮流计算中中等长度线路可以不考虑分布参数的影响。
321.如果高压输电线路首、末端电压之间的关系为U1<U2、δ1>δ2,在忽略线路电阻影响的情况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无功功率从末端流向首端;②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从首端流向末端;③无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有功功率从首端流向末端。
④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从末端流向首端。
122.图示环网中变压器的变比均为实际变比,对于环网中的循环功率,正确的说法是()①无循环功率;②有逆时针方向的循环功率;③有顺时针方向的循环功率。
④有循环功率,但方向无法确定323.环形网络中自然功率的分布规律是()①与支路电阻成反比②与支路电导成反比③与支路阻抗成反比④与支路电纳成反比324.在不计网络功率损耗的情况下,下图所示网络各段电路中()。
①仅有有功功率;②仅有无功功率;③既有有功功率,又有无功功率;④不能确定有无无功功率。
325.在多电压等级电磁环网中,改变变压器的变比()①主要改变无功功率分布;②主要改变有功功率分布;③改变有功功率分布和无功功率分布;④功率分布不变。
126.对于下图所示的放射性网络,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网络的潮流分布可以调控;②网络的潮流分布不可以调控;③网络的潮流分布由线路长度决定;④网络的潮流分布由线路阻抗确定。
227.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采用的数学模型是()。
①节点电压方程;②回路电流方程;③割集方程;④支路电流方程。
128.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时,平衡节点的待求量是()。
①节点电压大小和节点电压相角;②节点电压大小和发电机无功功率;③发电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④节点电压相角和发电机无功功率。
329.装有无功补偿装置,运行中可以维持电压恒定的变电所母线属于()。
①PQ节点;②PV节点;③平衡结点;④不能确定。
230.影响电力系统频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①电力系统的有功平衡关系;②电力系统的无功平衡关系;③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④电力系统的网络结构。
131.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①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电力系统中无功电源的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②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将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③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切除或投入负荷,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④根据负荷的变化调整系统中变压器的分接头,将电力系统频率限制在允许范围。
232.下面所列的电力系统负荷波动中,可以预测的是()①由用电设备的投入和退出运行所引起的第一类负荷变化;②由大容量的用电设备投入或退出所引起的第二类负荷变化;③由生产、生活规律和气象条件变化所引起的第三类负荷变化;④第一类和第二类负荷变化。
333.关于电力系统的有功备用容量,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检修备用容量可能不需要设置;②事故备用必须全部为热备用;③负荷备用应为热备用;④国民经济备用应为冷备用。
234.从技术和经济角度看,最适合担负系统调频任务的发电厂是()。
①具有调整库容的大型水电厂;②核电厂;③火力发电厂;④径流式大型水力发电厂。
135.如果某发电厂装有四台机组,正常运行时四台机组都没有达到额定出力,且有4321λλλλ>>>、4321μμμμ<<<,当发电厂有功负荷增大时,应首先增加出力的发电机组是()。
①1号机组;②2号机组;③3号机组;④4号机组。
436.在既有水电厂、火电厂和核电厂的电力系统中,洪水季节调频电厂通常选择( )①大型水电厂; ②中温中压火力发电厂;③核电厂; ④高温高压火力发电厂。
2 37.某发电厂有三台机组并列运行,其耗量特性分别为: 21110015.026.08.2G G P P F ++= (h T /) 22220015.029.05.3G G P P F ++= (h T /)23330015.017.00.4G G P P F ++= (h T /)机组功率约束条件为:MW P MW G 50201≤≤MW P MW G 100202≤≤MW P MW G 100203≤≤当负荷功率为200MW 时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为( )。
①MW P G 501=、MW P G 552=、MW P G 953=;②MW P G 401=、MW P G 802=、MW P G 803=;③MW P G 501=、MW P G 752=、MW P G 753=;④MW P G 601=、MW P G 502=、MW P G 903=。
138. 关于电力系统频率的调整,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变化,改变发电机的有功出力,维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频率下的有功功率平衡;②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是针对第一类负荷变化进行的,它通过发电机组装设的调速器来实现,但一次调整不能实现频率的无差调节;③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结束后,不管频率是否回到负荷变化前的数值,负荷的变化量均为调频机组所承担;④在无差调节方式下,二次调整结束后,负荷的变化全部为调频机组所承担。
3 39. 为减小系统负荷变化所引起的频率波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并使尽可能多的机组参与频率的一次调整;②设置足够的冷备用容量,并装设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③设置足够的旋转备用(热备用)容量,但应尽量较少参与一次调整的机组的数量;④设置足够的无功电源。
1 40. 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 ,频率偏移超出Hz 5.0±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 出现功率缺额200MW 时,如系统A 不参加一次调频,则联络线的功率功率情况为( 3 )。
①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②A 系统向B 系统输送1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③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2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④B 系统向A 系统输送81MW 有功功率,联络线功率没有越限。
341.关于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只要保证电力系统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无功功率平衡,就可以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的范围;②要维持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在允许的范围,首要的条件是要满足在所要求的电压水平下的电力系统的无功率平衡;③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将电力系统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压限制在允许范围;④当无功负荷变化时,不必改变系统无功电源的总出力,只要调整电力系统的无功潮流分布总可以将电力系统用电设备的电压控制在允许范围。
242.在下面所列出的各组无功电源中,完全具有正的电压调节效应的一组是()。
①调相机、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②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并联电容器;③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④调相机、S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TCR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343.电力系统无功电源最优分布的原则是()。
①等耗量微增率准则;②等网损微增率准则;③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④等比耗量准则。
244.在无功电源并不缺乏的电力系统中,关于是否需要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绝对不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②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最优网损微增率准则;③可以增加无功补偿装置,但应遵守等网损微增率准则;④应增加无功补偿装置,直到各节点的网损微增率均为正值为止。
245.最大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下降,最小负荷时允许电压中枢点的电压适当升高,这种调压方式是()。
①顺调压方式;②逆调压方式;③恒调压方式;④常调压方式。
146.下述各项调压措施中,不能实现逆调压的是()。
①有载调压变压器调压;②无功补偿装置调压;③改变发电机励磁电流调压;④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调压。
447.对于有功电源过剩,但无功不足引起电压水平偏低的电力系统,应优先采用的调压措施是()。
①改变无励磁调节变压器变比;②改变有载调压变压器变比;③改变发电机的无功出力;④增加无功补偿装置。
348.某降压变电所由110kV线路供电,变电所装有一台40MV A普通变压器,如下图所示。
110kV送端电压U1保持115kV不变。
若要求变电所10kV母线电压U2变化范围不超出10.0~10.7kV,则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额定电压为()。
①110kV;②115.5kV;③112.75kV;④107.25kV。
4 49.电力网接线如下图所示,已知Ω=70ijX,变电所低压母线要求逆调压(最小负荷时电压为额定电压,最大负荷时电压为105%U N),低压母线额定电压为10KV,变压器额定电压为KV11/%5.22110⨯±。
最大负荷及最小负荷时,归算到高压侧的实际电压分别为:KVUKVUjj2.110;1.101min.max.='='。
若iU不变,则应选择的变压器分接头和并联电容器的容量为()。
1①5.10115.115==K ;补偿电容器容量MVAR Q C 41.14=; ②1011110==K ;补偿电容器容量MVAR Q C 07.13=; ③25.101175.112==K ;补偿电容器容量MVAR Q C 73.13=; ④75.91125.107==K ;补偿电容器容量MVAR Q C 42.12=。
50.简答题参考答案1.为什么说当电力系统无功功率不充足时仅靠改变变压器变比分按头来调压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通过调分接头实质是改变了电力网的无功分布,只能改善局部电压水平,同时却使系统中另个的某些局部电压水平变差并不能改变系统无功不足的状况因此就全系统总体来说并不能改变系统的电压水平。
2.为什么变压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能够提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进的暂态稳定性?在输电线路送端的变压器经小电阻接地,当线路送端发生不对称接地时,零序电流通过该电阴将消耗部分有功功率起到了电气制动作用,因而是能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