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说文解字_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

_说文解字_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

2007/6192说文解字 的汉字史论与结构构成价值罗红胜 刘守安摘 要:东汉许慎所著 说文解字 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字学专著。

说文解字!叙 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

说文解字 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

它对汉字字体、书体不同结构方式的归纳、概括和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的具体说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关键词: 说文解字 ;汉字史论;结构构成;文献价值中图分类号:H 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7)6-192-02作 者:罗红胜,中南大学艺术学院/刘守安,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长沙,410075一 说文解字!叙 的汉字史论价值说文解字!叙 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的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是一篇重要的汉字史论著作。

(一) 说文解字!叙 的汉字理论价值许慎撰写 说文解字 时,在该书的∀叙#中,概括地论述了汉字的起源、取象、构造、书体、传承等诸多理论问题,它是关于汉字与字体、书体理论的经典论述。

首先, 说文解字!叙 的关于庖牺氏仰观俯察,∀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作八卦符号∀以垂宪象#%的论述,对汉字的起源问题作了简明概括,并揭示了早期汉字的基本特征。

汉字创造的始初阶段,一些汉字符号是以先民所看得见的自然物象作参照而创造的。

这种认识符合各民族文字起源的一般规律。

其次, 说文解字!叙 还论述了若干种字体及其发展问题,其中涉及了∀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以及战国文字的∀异形#,李斯作 仓颉篇 ,赵高作 爰历篇 ,胡毋敬作 博学篇 ,说它们∀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并且着重论述了秦以下∀书有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还指出∀汉兴,有草书#。

)这些论述,以及关于∀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鸟虫书#∗来源的揭示,基本勾勒出东汉以前的所有字体及其发展脉络,完全可以看成是一篇重要的关于字体、书体的论文。

说文解字 问世之后,许多文字学、书学著述都继承并吸收了 说文解字!叙 关于汉字起源、汉字构成及字体、书体变化、沿革等方面的论述。

诸如西晋成公绥在 隶书体 一文中论道:∀皇颉作文,因物构思,观彼鸟迹,遂成文字#;+西晋卫恒在 四体书势 中说:∀昔在黄帝,创制造物。

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

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

#,(以下全引 说文叙 六书名目及条例)。

又如东汉崔瑗 草势 、索靖 草书势 、后魏!江式的 论书表 、唐虞世南 书旨述 、张怀瓘 书断上 、元郑杓 衍极 、明潘之淙 书法离钩!原流 等,都是如此。

说文解字 地位极高,其叙关于汉字产生发展的理论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 说文解字!叙 的汉字史学价值作者在 叙 之开头,即讲述了汉字的起源: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 易 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

关于庖牺氏作八卦和仓颉造字,是自古就有的传说。

八卦的符号和象形文字由先民根据观察自然现象和周围接触的事物现象而逐渐创造出来,这种说法是合乎情理的。

许慎将∀文#和∀字#作了区分,∀文#代表的是字原,是汉字形、音、义的根源;∀字#则是在∀文#的基础上孳乳派生出来的。

许慎接着又论述了所谓的∀六书#,∀六书#是关于汉字构造模式的理论。

在论述∀六书#之后, 叙 又历述了先秦至新莽时文字的发展史。

在班固 汉书!艺文志 中 易 十三家和∀小学#十家后面之∀小序#,也记有类似的内容,这是班固删录刘歆 七略 中的 辑略 之记述。

许慎所述亦本诸 辑略 ,与 汉书!艺文志 可以相互印证和补充。

这是比较系统的一段文字发展史的记载,保存了不少重要的资料。

它是一篇研究先秦两汉文字学和书法史的珍贵文献。

二 说文解字 汉字构成理论和结构分析的实践价值 说文解字 所建立的∀六书#理论,是关于汉字构成的理论。

它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对汉字字体、书体的不同结构方式进行归纳、概括并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的构成进行具体说解,为人们正确书写汉字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书#说本来是战国末年以来流行的文字学理论,见于 周礼!地官!保氏 。

直到西汉末年才有六书细目的记载,见于刘歆的 七略 ,班固曾转引在 汉书!艺文志 里。

后来,郑众给 周礼 ∀六书#也作了一个注。

班、郑各有名称和次第,但没有阐明六书的内容,更没有具体分析繁多的汉字。

许慎第一次对六书作了详细的界说:193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对六书之解释较详,将其作为构成汉字的六条基本原理,揭示了汉字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但是汉人将∀转注#、∀假借#作为造字之法是错误的,它们只能用于表明文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是汉字发展的法则。

而许慎建立部首、将文字分部别居,这种方法虽在许慎之前的一些字书如 急就篇中就已经出现,但许慎是首先将其系统编排的。

部首法是字典最常用的一种编排方法, 说文解字的部首制对后世字书产生了深远影响。

段玉裁评价许慎的部首制说:凡字必有所属之首,五百四十字可以统摄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若网在纲,如裘挈领,讨原以纳流,执要以说详。

与 史籀篇、 仓颉篇、 凡将篇乱杂无章之体例不可以道里计。

!∀六书#字学理论形成后,对后世书法篆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书法篆刻家作字刻印均强调∀通六书之义#,认为∀字为心画,当先知此字从某,从某,于六书之义云何,下笔自然有意。

# ∀而欲明字义,惟有 说文。

明著名文字学家、书法家赵宧光在其名著 寒山帚谈!字义部开篇即云:为学惟文,事文惟字,明字惟义,求义惟 说文。

#同书又载:昔人云:能草不能真,无本之学。

余因而进之曰:真不知篆,草不知章,隶不知古而妄作、妄议,皆盲儿也。

又郑樵云:六书明,则六经如指掌。

此语其大者耳,如以细,则将退而曰:六书明,则诸体如探囊。

∃此段论述,进一步说明了六书与各种书体之关系。

∀六书明,则诸体如探囊#,更说明了掌握六书对各体书的书写显得多么重要。

后世书家流传下来的书迹亦体现了这一点,书圣王羲之堪为典型。

据清著名学者、书法家文廷式记载:师(作者按:指陈澧)又言:∀王右军行草书,多合小学,且参用篆籀。

如∀我#字作∀#,则用籀文;∀右#字∀有#字起笔作∀又#,则用篆体。

其存六书本意,实较楷法为多。

# %按: 说文解字中∀我#字条下列古文为∀#,未列籀文,∀#实源于古文,此言∀籀文#实为笔误。

此字见于王羲之 十七帖,又∀右#字 说文小篆作∀#,∀有#字 说文小篆作∀#,此二字均见于王羲之 兰亭序。

元!虞集 道园学古录亦云:魏、晋以来善隶书,以书名,未尝不通六书之义;不通其义,则不得文字之情、制作之故;安有不通其义、不得其情、不本其故,犹得善书者?吴兴赵公之书名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

书之真赝吾尝以此辨之,世之不知六书而效其波磔,以为媚,诚妄人矣。

&此段文字更进一步说明不通六书,则不得为善书者的道理。

并以赵孟頫深究六书而冠名天下为例说明。

关于不通六书之义,而∀不得文字之情,制作之故#,甚至错谬百出的现象,明赵宧光更有详细的例证:魏鹤山作∀乡#字从∀邑#,世人之效颦者写∀卿#亦∀邑#,识者举以诮之。

余谓岂直一字一人谬已乎!近时后生见∀具#字三画,并∀且#字亦三;见∀真#字从∀匕#,并∀直#字亦∀匕#;见∀处#字从∀#,并∀据#字亦∀#;见∀#字左出,并∀内#字亦出;见∀耑#、∀岂#首倾,他∀山#亦倾;见∀有#∀右#首屈,并∀左#、∀在#亦屈之类。

∋上述错误都是因不通六书,不辨字形造成的,它从反面说明了作书者通晓∀六书#的重要性。

不仅书写要重视∀六书#,精通六书之义,篆刻艺术也是如此。

清代高积厚 印述一文写道:今去古寖远,学摹印者,莫如习熟篆文,精究许叔重之 说文解字,知其每字各有意义,博以马伏波、郭忠恕之论,裁其伪体−− ()∀知其每字各有意义#即指∀六书#而言。

清!陈澧在 摹印述中更具体地谈到∀凡作印,先检 说文,识其字从某,从某,然后酌其章法。

# ( 这些论述都从宏观上要求篆刻家在作印时明了∀六书#之义。

除了在宏观上的强调之外,一些篆刻家更是身体力行,在篆刻实践中充分体现了熟悉六书,尊重 说文的创作原则。

晚清著名篆刻家黄牧甫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黄牧甫刻印非常讲究字学,强调字字有来历,凡字总是先检 说文,并经常将 说文所释字义刻为印章边款。

如:∀西凤楼客#边款:∀西#,鸟在巢上也。

日在西方而鸟西,故因以为∀东西#之∀西#,许氏说,牧甫刻。

今专以为∀东西#之∀西#,而鸟在巢上之义反晦。

(∀一尘不染#边款:∀#, 说文:濡也。

段注;今人多用染、濡染,∀染#行而∀#废矣。

染者,以缯染为色,非谊。

牧甫。

(!∀温其如玉#边款: 说文:∀#,仁也,从皿以食囚也,官溥说。

段注云:凡温柔、温和、温暖字,皆当作此。

今∀温#行而∀#废矣。

伯宏六兄鉴核。

黄士陵。

(∀以上三方印章于边款中所释之字都是遵用 说文小篆写法的,由此可见黄牧甫对 说文六书的研究和重视。

综上所述, 说文解字对汉字起源、构造、字体、书体等方面作了详细地论述,揭示了汉字史论中的诸多问题,是汉字史上一篇重要的史论文献。

其所建立的汉字构成理论,对汉字字体、书体的不同结构方式进行归纳、概括并对当时所应用的大量汉字结构构成进行具体说解,为人们正确书写汉字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价值。

注:∃%&.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第314页下。

∋()同上,第315页上。

∗同上,第315页下。

+,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第9、12页。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2版,第764页下。

∀ () ( ( (! (∀韩天衡编订 历代印学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第355、272、371、788、789、791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