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
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
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
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1.依附模式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
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
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
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
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
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力。
相似的还有21世纪教育研究所,其理事成员包括徐小平、陈丹青、熊丙奇等知名人物,这些人或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能为其带来品牌资源。
或是本身就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能提供科研资源。
例如新民教育讲坛就邀请到了包括经济学家汤敏在内的许多知名人士。
3.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指智库与其他一些组织共享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
高校智库与高校不同,它并非高校本身,而是由高校组建,或是由基金会、企业赞助组建。
这些智库借由高校的影响力获取人力资源,有时高校中的教授直接在智库中从事研究。
借助智库这一平台,高校、基金会可以将自身的资源转化为政策建议。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的重阳金融研究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重阳投资管理公司联合创办。
重阳研究院依托人民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任重阳研究院院长。
而其理事会成员、研究团队也吸收了前政府官员、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包括重阳公司在内的众多研究人员。
(二)中国智库的产品模式1.委托模式委托模式即智库受政府或企业委托,依据其要求,对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并出具研究报告或专著等。
智库接受委托而形成的研究报告与咨询公司的咨询报告类似,只不过从选题角度而言,智库的选题相对宏观,大至国家,小至产业,较少为某一具体的公司或是公司的具体业务提供咨询。
委托模式的收入来源清晰,谁受益谁支付,由发出委托的政府、企业或其他机构提供研究所需的各种费用。
然而,委托模式也可能有违智库的独立性原则。
从中国的实际来看,并非所有智库都一定是独立的,但对于标榜自身坚守独立性原则的智库而言,接受企业委托的课题难免使得结论带有一定的倾向性,难以得到大多数人的信服。
而其选题又大多集中于宏观或中观层面,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的政策可能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
采取委托模式的典型代表有中国众多的官方智库,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等。
2.拳头产品模式拳头产品模式即智库通过少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提升知名度的模式,这些产品在开展研究时不一定是源于接受某一组织的委托。
拳头产品模式的代表是兰德公司,这家公司通过朝鲜战争的研究报告一炮走红。
在中国,拳头产品模式的典型代表有胡润研究院。
胡润研究院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3年智库排名中位列民间智库第四,胡润研究院的代表作品是包括胡润百富榜在内的一系列排行榜,通过这些榜单,胡润研究院迅速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三)中国智库的组织模式1.职能部模式职能部模式即智库存在一个正式的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大多依据职能而形成职能部式的组织结构。
中国的大部分智库属于职能部模式的组织结构。
这些职能部门可分成研究部门与辅助部门两类,研究部门大多依照研究主题细分成不同的研究部,辅助部门则按照从事工作的不同划分为办公室、信息中心、对外宣传部门等。
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部门包括宏观经济研究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等研究部门;包括办公室、信息中心、国际合作局等行政辅助部门,也包括《管理世界》杂志社、中国发展出版社等对外宣传部门。
2.应急组织模式应急组织模式即智库不存在一个常设的组织形态,仅仅在存在突发事件之时成立。
智库的研究人员都从其他组织抽调,在突发事件出现时组成专家组完成工作。
智库的核心职能在于组织协调而非研发。
这种类型的智库设立大多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研究方向,例如甘肃省成立由五大类专家组成的应急管理专家组,并出台《甘肃省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名单》,第一届专家组成员45 名,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综合管理5 大类26个领域。
其中,自然灾害类12 名,事故灾难类15名,公共卫生类6 名,社会安全类7 名,综合管理类5名。
专家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荐或自荐,经过初步考核后进入专家库。
专家库成员经过二次考核进入专家组。
专家组设置专家组组长一名,五个专业组设置专业组组长五名并设召集人一名,专业组实行组长负责制。
(四)中国智库的盈利模式1.基础产品盈利模式基础产品盈利模式即智库通过基础产品积累用户群并扩大影响力,但智库真正获得利润或收益的关键则在于辅助产品,对大多数智库而言辅助产品通常为其他组织的赞助。
一些智库通过开办讲座、发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迅速提升影响力,而后通过接受企业或政府委托,或是通过开办培训班获得收入,或是通过企业赞助获得收入。
例如胡润研究院获得收入的来源主要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发布胡润富豪榜的《胡润百富》杂志;胡润百富的项目活动,例如慈善晚宴等;相关书籍,例如《我和“百富榜”》;最后是企业的赞助,例如冠名费等。
胡润研究院通过并不直接取得盈利的胡润百富榜单,提升了影响力,并带动了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
而早在2006年,胡润百富榜的冠名费就突破千万。
再例如各高校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主要通过招生、项目收入等获得利润,而研究本身并不能获得利润。
2.顾客解决方案模式顾客解决方案模式即通过全方位了解顾客的需要,通过全面顾客解决方案推动智库产品的销售,而且通过解决方案获得溢价。
采取顾客解决方案模式代表性企业有零点咨询集团,该集团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中国智库排名中位列民间智库第一位。
零点咨询在其关注的每一个研究行业下,都在三个层次上展开服务,分别是基础服务领域,包括专业调研,策略研究等;专业服务领域,包括互动营销、跨国投资等;第三是行动管理领域,包括青年公益、创业服务等。
这三个层次的服务涵盖了不同顾客在不同阶段的需求,也得以持续地吸引顾客。
3.全价值链模式全价值链模式即通过在某一价值链上的全面渗透,取得价值链上大部分利润的模式。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在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智库排名中位列民间智库第五位,主要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
其项目课题遍布教育研究的各个环节,包括提供与教育相关信息的《教育信息双周刊》;鼓励公众参与教育研究而提供资金支持的小额资助项目;与教育相关的研究,例如教育创新研究;对教育政策的建议,例如地方教育制度改革研究与教育政策研究;政策及研究结果的发布,例如《中国教育蓝皮书》与“21世纪教育沙龙”。
可以看出,21世纪教育研究院构建了一条从信息,到研究、政策,再到发布的教育研究的全价值链。
4.依附模式与资源获取中的依附模式相对应,智库的资金来源为拨款,智库的产品也直接服务于相应的组织,并没有销售的环节。
典型的机构有企业附属研究院和一些政府智库。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将上述各个要素进行分类组合(3种资源模式,2种组织模式,2种产品模式,4种盈利模式),可以组合出48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这些商业模式中有的已经在实践中出现,有的尚未出现,有的并不可行。
以下以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例进行总结说明。
(一)党政军智库及地方社会科学院这些智库大多为政府主导,采取依附模式的资源获取方式、委托模式的产品、职能部模式的组织机构和基础产品的盈利方式。
中国大多数官方智库采取的是这种组合方式,这些智库没有资金的压力,不需要制定特殊的营销战略,有着一定的项目收入但大部分资金来自于拨款。
内部环境的稳定性使得智库人员可以专心从事研究工作,智库的大部分资金也可以用于研究。
但其缺点也十分突出,没有生存压力的智库容易产生官僚化、效率低下等弊端。
(二)高校智库这些智库虽然也由政府提供大部分资金,但依附色彩并没有社会科学院与官方智库浓厚,高校凭借着招生、培训等获取了大量收入。
高校智库的优势在于资源来源稳定,科研力量雄厚,相比官方智库有着一定的独立性;但在获得独立性的同时,高校智库也失去了官方智库与官方联系紧密的渠道。
此外,由于缺乏生存的压力,一些高校智库的研究成果也可能与市场需求脱节。
(三)民间智库民间智库商业模式种类较多,由于缺乏政府资金的直接支持,民间智库大多表现为掌握某些优质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品牌资源、研究资源或是政策资源等。
其产品模式有的以接受政府或企业咨询为主,有的则有着自身的品牌项目,以此提升影响力并进而获得收入。
这些民间智库都有着清晰的组织形态,采取职能部式的组织模式。
在盈利模式方面,有的通过咨询项目获得收入,有的通过企业冠名获得收入,有的通过在研究领域的全面铺开获得收入。
这些民间智库的优势在于独立性较强,能够自主进行研究课题的选择,而且由于其必须自主取得收入,民间智库的课题大多贴近社会与实践的需要。
这些民间智库或有着一定的官方背景(有些智库本身就是半官方智库),或有着强大的品牌优势,能取得较好的发展;但对于某些其他民间智库而言,既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也并不拥有强大的资源,往往容易陷入生存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