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的起源文字历史经历的过程漫长,是各种生活经验影响总结的结果·。
世界上早期人类在记录信息方法上及其相似,大体都经历了结绳记事,刻符记事和画图文字等几个原始的记事阶段。
2、刻符记事古人在树皮,骨头,石块上刻画一些痕迹或图形来帮助记忆或订立契约。
即郭沫若说;彩陶上的刻画符号,肯定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中国文字的孑遗。
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认为大汶口文化的陶瓷上刻画的图画符号“是原始文字由发生而日趋复杂时期”。
3、文字的地域文字的产生是长期创造性智慧活动的成果,文字的出现是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大部分分布在北纬15°到35°之间,基本都诞生在大河流域,可能是应为这些地区,水源充足、气温适中,有利于农垦发展和人类生存。
4、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
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或鼓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板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即楔形文字。
5、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文字由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合三部分构成。
(1)、圣书体:创于公元前3500年的象形文字是人类古老的文字之一,一般刻在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上、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
(2)、僧侣体:是从象形文字中演变出的一种简化的速写形式,通常是由僧侣写在莎草纸上。
(3)、世俗体:公元前7世纪前后,僧侣体又演变出一种书写更快的草书体文字,通常用于日常公文的书写。
6、字体设计主要是解决文字在设计中的形态与安排的问题。
它涉及对字体与字号的选择,对字型的创造,对字与字、字与图的组织安排,包括它们之间的大小、疏密、空间、布局、色彩等关系以及采用何种表现手法的决策。
7、东巴文的研究纳西族语称东巴文为“森究鲁究”,意木石之标记,即见木画木,见石画石,以画图的方式简单勾勒出事物轮廓。
东巴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书写东巴经文使用。
8汉字的进化大致可分为两大类;自然演变和改革。
9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
广义的大篆包括甲骨文,金子和石鼓文等。
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10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鲁迅先生曾感叹;中国汉字有三美;意美1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11小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废除了六国以及秦以前的大量异体字,统一后的文字就是小篆,也称为“秦篆”。
12隶书它在发展过程中极富变化,风格多样,在各阶段都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产生,尤其以东汉的碑文著称,《礼器碑》被尊为“汉人隶书第一”,这些碑文成为后代书法家临摹的对象。
13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始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朝。
14 草书与行书今草书写迅速,往往上下字连写,末笔与起笔相呼应,一气呵成,气的贯通,一般每个字都有简化的规律,不易辨别。
行书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辨认而产生的。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15印刷字体宋体就是中国较成熟的印刷字体,由宋体衍生出诸多字体如标宋、细标宋、粗宋、中宋、仿宋等等,是现在最常见的应用字体。
16小字母的产生哥特风格同样影响了字体设计。
在英国、法国产生了哥特体,其特点是众多笔画被归纳为竖笔,紧凑排列,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富有装饰意味,整体繁复华丽,有浓郁的西方情调。
1719世纪字体最主要的变化是无衬线体的出现。
18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就是设计企业形象。
19符号化符号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中约定俗成的。
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为主要特征,一般分为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0文字设计的基本原则(1)易读性它是字体设计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设计准则。
(2)整体性在整体性设计中应注意字体笔画粗细对比、形状、方向等的一致。
也可用笔画共用等手法将文字统一。
(3)强调性(4)识别性(5)图形性(6)艺术性21汉字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汉字的笔画规范(1)黑体笔画粗细一致,线条硬直,给人简洁理性的印象。
《汉字的结构规范》(1)实收虚放平衡视觉“国”“周”“同”等给人膨胀的感觉·。
(2)找准中线稳妥舒展(3)注重对其平衡的把控,一般将上面笔画收紧,以减小体量,下面笔画放松,增大面积,使重心放平稳,反之则会头重脚轻,重心不稳。
(4)空间穿插和谐平稳上紧下松左小右大。
《汉字的组字规范》(1)汉字间距一般阅读性文字的字间距是单字宽度的1 /12,也可适当拉宽或缩小间距。
(2)汉字行距行距是一行文字与另一行文字之间的距离,一般行间距要大于字间距,占到单字高度的1/4,通过改变行距可以影响文字的阅读。
22拉丁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它的笔画规范(1)笔画特点来源(2)流线型原则一般在拉丁文字设计中,笔画遵循流线型原则,自然的曲线平滑流畅。
(3)风格统一《二》它的结构规范(1)视觉均衡(2)x高度《三》它的组字规范(1)协调黑与白的关系(2)字母间距23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构成文字形态的多个因素,包括笔画、结构、外型等。
【一】笔画调整笔画是文字的基本元素,笔画形态往往决定了字体的形态和风格。
(1)改变笔画细节(2)将笔画几何化可以让文字形态更简洁、统一、趋于图形化。
【二】外型结构(1)是指将单独或成组的文字进行拉长、压扁、倾斜、扭曲或适合某种外形的变化,打破方块格局,以取得生动的艺术效果。
变化时注意外形的整体性。
(2)结构变化指改变部分结构比例,改变重心位置,以获得视觉上的突破。
【三】断笔连笔连笔;笔画首尾相连,仿佛一笔而成,整体感强,视线在循环往复中仿佛是在走迷宫。
注意遇到笔画复杂的字可以省略一部分细节。
【四】切割破形(1)突破——文字超出图形或版面以外,只呈现局部。
(2)切割——文字被色块或线条等切割,部分遮挡或产生移位。
【五】虚实相生【六】简化求真【七】共用相关:“共用”是古老却经久不衰的文字创意方法。
由两个或多个文字共用一个笔画或一个偏旁,使文字图形更简洁、整体、有“一语双关”之妙,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更多含义。
【八】趣味装饰通常依据字意与要求,利用其它图形,纹饰对笔画或外型加以修饰,使文字突破单纯线条的样式,变得丰满、华丽。
【九】距离之美(1)分散(2)靠拢(3)重叠【十】拼贴再造拼贴是一种常用的艺术手段,通过以不同形式、不同材质、不同色彩的材料的材料来拼贴文字,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有趣的、难以复制的字体形态。
【十一】具象表意直接体现——在保证识别性的前提下将文字的某个画笔或局部转化为图形,使形象与字体巧妙融合,传达出文字的含义和概念。
【十二】对比求异【十三】透明度【十四】立体化【十五】材质化【十六】手感化【十七】点线面【十八】色彩游戏。
24不拘一格的创意新手法【一】新形式新风格【二】新媒体新应用25印刷体是现代最常用的字体。
它是指在书籍、报纸、杂志等印刷品上出现的文字,它是为读者阅读服务的,因此印刷字体的笔画、结体都以醒目舒适、节省视力为第一准则。
26印刷体一般要符合的两个要求;第一,印刷体的设计应建立在印刷和制作工艺的要求上,要易认、醒目、有自身个性。
第二,印刷体的设计应强调印刷字体的整体效果,不可孤立来看单个字体,要便于长时间阅读。
27印刷体宋体宋体字是印刷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
宋体起源于宋代雕版印刷时通行的一种印刷字体。
28印刷体黑体黑体在字的构架上吸收了宋体字结构严谨的优点,在笔画的形状上把横画加粗且把宋体字的耸肩角削平为等线状,形成横竖粗细一致的笔画。
黑体又被称为方体或等线体,其笔画整齐划一,给人一种粗实有力、严肃庄重、朴素大方的感觉,非常易于阅读。
29书写体书写体包含手写体和书法体,是对应印刷体而分的。
30字体设计情感化表现【一】女性化气质【二】男性化风格【三】可爱潮流性。
31包装设计中的文字主要有两个功能;一,传达商品的基本信息二;将汉字作为设计元素,通过字体的设计发挥文字的审美价值。
包装中的文字一般包括品牌名称、产品名称、广告语和说明性文字等。
字体设计的对象一般是品牌名称、产品名称和广告语。
说明性文字一般采用常用印刷体,注意阅读性和规范性。
32字体设计在广告设计中的主要功能是向受众传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