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诊疗常规慢性脓胸

胸外科诊疗常规慢性脓胸

胸外科诊疗常规慢性脓胸
【定义】
脓性渗出物积聚于胸膜腔内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称为脓胸,分急性和慢性,病程超过3个月常称为慢性脓胸。

【诊断】
(一)病史。

绝大多数病人有急性脓胸病史。

故长时间消耗、低烧、乏力,全身中毒症状均明显。

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常咳脓痰。

(二)体格检查
1.病人消瘦、贫血,精神不振。

2.患侧胸廓塌陷、肋间变窄,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明显减低或消失,脊柱呈侧弯凸向健侧,气管和纵隔偏移病侧,曾作引流术者,胸壁可见瘘管。

3.病程长者可有肝脾肿大并肝功能损害。

(三)辅助检查
1.化验有轻度贫血,血浆蛋白低。

2.肝功能测定有不同程度受损。

3.胸腔穿刺能抽出脓液。

4.胸部X线透视或摄片,显示患侧胸腔大片致密阴影。

5.必要时可进行支气管碘油造影,了解是否存在支气管胸
膜瘘,脓胸范围等。

【治疗】
多需手术治疗,目的是消除脓腔,最大限度保存肺功能。

(一)手术指征
1.经内科正规治疗,病期超过3个月,病情未见明显好转,且常有反复发作,症状明显。

2.大咯血危及生命,多次咯血药物治疗不能控制及有继续大咯血危险者。

3.已明确支气管有高度阻塞,感染难以控制者,病人全身状况能胜任手术。

4.与肺结核、肺癌等不能完全鉴别的可疑病灶。

(二)术前准备
1.加强营养,充分改善全身状况。

2.积极纠正贫血、病人血色素应提高到10克以上。

3.抗菌素控制感染,改进脓腔引流,使脓腔排脓降低至最低水平。

(三)手术方式
1.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切除壁层和脏层胸膜上增厚的纤维板,使肺得以重新扩张,从而消灭脓腔,并恢复肺功能,此种手术只适于病期不长,肺内无病灶或肺仍可复张者,由于慢性脓
胸纤维板较厚,往往与肺和胸壁融合不能完全剥脱,在剥脱术后若肺复张不完全,应加做胸廓改形术。

2.胸廓成形术:手术切除与脓腔相应的肋骨和壁层纤维板,保留肋骨骨膜和肋间肌,刮除脏层胸膜纤维板上的肉芽组织,清洗后,使胸壁软组织下陷;填塞脓腔,从而消灭脓腔。

如脓腔大,除肋间肌外尚可应用游离的带蒂肌瓣作为填充之用。

此手术适用于病程较长,肺组织纤维化较重而不能复张者。

其缺点是不能恢复肺功能,并造成永久性胸廓畸形。

3.胸膜、肺切除术:慢性脓胸伴肺内广泛病变,如肺脓疡,支气管扩张,严重肺结核或支气管胸膜瘘,宜作胸膜纤维板剥脱并和肺一同切除。

如肺切除后遗留残腔,要及时行胸廓成形术。

4.带蒂大网膜胸腔内移植:适用各种类型慢性脓胸以及难以用其它方法治愈者;支气管胸膜瘘者用大网膜填塞瘘口并将之缝合固定于其周围,剩余腔隙用肋间肌瓣严密填塞。

【疗效标准】
(一)治愈:脓腔消除,伤口愈合。

(二)好转:(1)脓腔未完全消除。

(2)症状缓解,一般情况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