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PPT课件)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PPT课件)

瓣膜疾病合并心衰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 舒张性心衰的诊治
右心衰竭临床表现
体循环淤血 消化道症状
劳力性呼吸困难 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水肿 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
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量不受限 Ⅱ级:心脏病患者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
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在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D:难治性心衰,需要特殊干预治疗:终末期心衰
平均生存病性质及程度判断
病史及体格检查、 UCG、核素心室造影及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X线胸片、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心肌活检
2、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判断
NYHA心功能分级 、6分钟步行试验
3、液体潴留及其严重程度判断 4、其他生理功能评价:血浆脑钠肽(BNP)
心力衰竭的基本机制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构 心室重构是在心脏功能受损,心腔扩大、 心肌肥厚的代偿过程中,心肌细胞、包外 基质、胶原纤维网等均发生相应变化,是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机制。 加速心室重构的因素:内源性神经体液系 统:去甲肾上腺素、AngⅡ、醛固酮、内 皮素等
心室重构
6分钟步行试验
简单易行、安全方便 评定运动耐量、心功能、疗效及预后 在平直走廊尽可能快行走,测定6min 的
步行距离 <150m、重度;150-425m、中度;
426-550m、轻度
心脏不同步
房室不同步,P-R间期延长,左室充盈下 降 双室不同步,QRS>0.12s,双室收缩不 协调 上述不同步,均可影响左室收缩功能
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LVEF与心功能分级症状 并非完全一致
慢性心力衰竭四个阶段
A:前心衰阶段:高危人群
高血压病、心绞痛、糖尿病 、肥胖、代谢综合征 、应用心脏毒性药物的 病史、酗酒史、风湿热史, 或心肌病家族史
B:前临床阶段:器质心脏病 (NYHAⅠ)左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以往有MI史 C:临床阶段(NYHAⅡ、Ⅲ、Ⅳ):心衰的症状
心脏机械结 构完整性
心率增快 房室收缩 协调性
心力衰竭的诱因
感染:呼吸道感染 心律失常:房颤,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血容量增加 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 治疗不当 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心力衰竭的分类
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 收缩性和舒张性心衰 急性和慢性心衰
左心衰竭临床表现
肺循环淤血:左心衰竭时左室舒张末期压力↑ 肺静脉压↑导致肺淤血,从而表现为各种形式 的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心脏功能的生理基础
→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
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返流 左、右心分流或动静脉分流 全身血容量增加,如贫血、甲亢
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 心肌炎或心肌病 心肌代谢障碍 (糖尿病性心肌病等)
心肌收缩力下降 高血压、瓣膜狭窄(半月瓣)
前负荷 (舒张期容量)
心排血量 降低
后负荷 (射血阻抗)
阴性预测值为99% NT-proBNP>1200pg/ml,诊断心衰
敏感性85% 特异性88% 心衰治疗后,NT-proBNP<200pg/ml,预后 好
治疗
治疗目的
缓解症状----纠正血流动力学 改善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延长寿命----防止心肌损害加重
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特殊心衰
、心脏不同步
评估
二、心衰治疗评估 1、治疗效果的评估
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
2、疾病进展的评估
①症状恶化(NYHA心功能分级加重); ②因心衰加重需要增加药物剂量或增加新药治疗; ③因心衰或其他原因需住院治疗; ④死亡。
3、预后的评定
LVEF↓、NYHA分级恶化、低钠血症的程度、血球压积容积降低、心电 图12导联QRS增宽、慢性低血压、静息心动过速、肾功能不全、不能耐 受常规治疗,以及难治性容量超负荷
向心性肥大
离心性肥大
心力衰竭的病因
原发性心肌损害
1、缺血性心肌损害:冠心病、MI 2、心肌炎和心肌病 3、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继发于甲亢或
甲减的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
心脏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高血压、主动脉狭窄、肺动 脉高压、肺动脉狭窄 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主动脉关闭不全、二尖瓣关 闭不全、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慢性贫血、甲亢
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 (PPT课件)
主要内容
定义、基本机制、病因诱因 诊断: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心功能分级、
心衰阶段 评估:临床状况评估、心衰治疗评估 治疗:一般、药物、非药物、特殊心衰治疗
中国慢性心力衰竭流行病学
病因:冠心病45.6%、风心病18.6%、高 血压12.9%
死因: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 死13%
血浆脑钠肽BNP
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 BNP>400pg/ml,心衰可能性很大 BNP 100~400pg/ml,还应考虑其他原 因 BNP<100pg/ml,初步排除心衰
NT-proBNP
BNP激素原分裂后无活性的N-末端片段,反映 短暂时间内新合成的而不是贮存的BNP释放, 更准确 NT-proBNP<300pg/ml,排除心衰
心力衰竭的定义
心衰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 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 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 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 能低下。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体力活 动受限和液体潴留。
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一旦起始, 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亦处于稳 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
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乏力、 疲倦、头晕、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体征:肺部湿性罗音,心脏扩大,舒张期奔马 律,P2亢进
左心衰竭: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①活动时缺氧加剧,刺激呼 吸中枢,产生“气急”症状②心率↑舒张期缩 短,左室充盈↓肺淤血↑③体力活动时,回心血 量↑加重肺淤血。 端坐呼吸:①肺淤血减轻②膈肌下移,胸腔容 积增大,增加肺活量③端坐时下肢静脉压↑水 肿液吸收↓肺淤血↓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①平卧位一体重新粉笔 ,静脉回流增多,水肿液吸收入血液循环增多 ,肺淤血加重②入睡后,迷走神经兴奋,支气 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大 急性肺水肿是左心衰最严重的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