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击与调压室计算与演示

水击与调压室计算与演示

水击与调压室计算与演示
1、调压室简介
为了减小水锤压力,常在有压引水隧洞(或水管)与压力管道衔接处建造调压室,如图1所示。

调压室利用扩大的断面和自由水面反射水锤波,将有压引水系统分成两段:上游段为有压引水隧洞,调压室使隧洞基本避免了水锤压力的影响;下游段为压力管道,由于长度缩短可,从而降低了压力管道中的水锤值,改善了机组的运行条件。

图1 水电站调压室
调压室的功用有以下几点:
(1)、反射水锤波。

基本上避免(或减小)压力管带中的水锤波进入有压引水道。

(2)、缩短压力管道的长度。

从而减小压力管道及厂房过流部分中的水锤压力。

(3)、改善机组在负荷变化时的运行条件及系统供电质量。

调压室的工作原理是:增大的水面反射水锤波,引水道中水体动能和势能相互转换。

2、水击与调压室计算程序演示
2.1 甩负荷工况
当水电站丢弃全部负荷时,水轮机的流量由Q0变为零,压力管道中发生水锤现象。

此时,上游调压室水位先上升,下游调压室水位先下降。

引(尾)水道中水流在惯性作用下继续流动,从而引起调压室水位上升(下降),当水位达到极值后,由于调压室和水库的水位差作用,水流开始倒流。

如此往复流动,实现动能
和势能的转换,并在阻力消耗下衰减。

用程序演示:起始开度设置为0.8,终了开度为0。

计算过程如下(原始数据见图2,计算结果见图3。


图2 甩负荷工况参数输入
图3 甩负荷工况计算结果和过程线
2.2 增负荷工况
当水电站增加负荷时,水轮机引用流量加大,压力管道中也出现水锤现象。

此时,上游调压室水位先下降,下游调压室水位先上升。

机组首先开始增大引用流量,水流流出(入)上游(下游)调压室,调压室水位变化,当调压室和水库的水位差达到极值后,水位差的作用使水流开始倒流。

如此往复流动,实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并在阻力作用下快速衰减。

用程序演示:设置起始开度为0.9,终了开度为0。

计算过程如下(原始数据见图4,计算结果见图5。


图4 增负荷工况参数输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