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浅谈校园生命教育的现实障碍和解决对策
浅谈校园生命教育的现实障碍和解决对策
[] 3 樊立三 , 张延东. 关于高校 实施生命 教育 的思考 [ ] 沈 阳教 育 J. 学院学报,0 9 20 .
[ 李高峰. 内生命教 育研 究述评. 4] 国 教育科学论 坛( 综述),09 20 .
作者简介 :
三、 高校生命教育合理实施对策
() 1 慢工磨细活 , 生命教 育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著名学者张文质教授认 为 : 教育是慢 的艺术 , 教育需要 的是 持久的 关注, 耐心的等待 , 需要的是潜 滋暗长 、 潜移默化 。操之过急与妄 下断论
习得交通法规 、 救生知识和青 春期知识 等 , 但知识传 授的 目的主要指 向 学生物质生命的保存与延续 , 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缺乏人 文关 怀和积极 情感 的渗透。这种缺乏 与人情感世界沟通的生命教 育 , 一步增加 了学 进 生原本沉重的课业负担 , 并且 割裂 了学 生作为知 、 、 、 情 意 行高度 统一 的 生命个体的完整性 , 不利 于学生 的身心和谐发展。 ( 认 识 单 一 。 命 教 育 学 校化 4) 生 生命教育学校化, 单一地认为凡是教育便将所有视野都放 在学校 的 责任 , 忽略了家长以及其他途 径的教育 , 降低 了生命 教育 的实 效性。 当
将环境教育 、 安全教育等视为一种“ 生命 教育” 。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认 识生命 , 引导他们欣赏生命 , 尊重生命 , 爱惜生命, 建立正确 的生命价值观。
二 、 校 园生命教育” “ 的现状和不足
() 1 先天起步晚 , 缺乏实践性 16 98年, 华特士在美国加州创办了阿南达智慧生活学校, 开始倡导并践 行“ 生命教育” 思想。生命教育于 17 94年 由澳大利亚的特德 ・ 诺夫斯牧师提 出, 主要针对当时青少年吸毒并致死这一问题。“ 生命教育” 一词在中国大陆
刘磊,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 师, 男, 苏州大学体 育学院在 职
体 育硕 士 。
2 1 0 中国电子商务. 9 0 0・ 3 . 3
l
… 一
二 === === =: := :== ::= : :=::= : : 一 ,
教 育平 台
二
~
浅谈校 园生命教育的现实障碍和解决对策
刘 磊 1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2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 术学院 3 20 . . 2 10
【 摘 要】 现如今 , 随着科 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 发展 , 大地丰 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很 多人把物 质财富 当作人 生最宝贵的 东西孜孜 以求 , 极 而 “ 生命” 在人对财富的追寻过程 中渐渐地被忽视 了。不尊重生命 、 轻视 生命 的现象似乎 变得 日益严重 , 而这种现 象 已经 波及 到校 园。 个别学生甚至 因 为一些微不足道 的小事就轻 易舍弃生命 , 给家庭 与社会带来 巨大的痛苦与不幸。加之这 些悲剧的 出现 , 使我们强烈地 感受到对 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的必
为 了在短期内达成某 一预定 目标 , 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在成 长过程中所犯 的错误常常缺乏宽容 、 理解 的态度 。 ( 多渠道 、 4) 多形式 。 变学校单一式教 育为全方位开展生命教育 现代媒体业已成为当今社 会文化传播 的主要 载体, 学校应在新的发
展形势下 , 加强生命教育的软件建设 。如 : 网络、 利用 影视等社会资 源, 积 极开发课件 、 音像制品等教学资源 , 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和手段 。为进一 步践行认知 、 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并强化学校与家庭 、 社会的合 作, 学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紧密加强与文化、 卫生 、 体育 、 医疗 等部门的合作关系 , 利用青少年 活动中心 、 少年宫 、 技馆 、 科 体育馆 、 博物 馆、 图书馆 、 医院等作为生命教育 的实践基地 , 拓展生命教育的空间。 总之 , 生命教育在我 国还有很长 的路要走 , 要在实践 中不 断地 去完 善和改进 。特别是在 当下高校学 生学业就业 压力不断加 大和生命事 故 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 更要着力于 青少年 的身 心健康 , 展一系列 旨在 提 开 高青少 年对生命 的理解和重视 的课程教 育和实践教 育。不仅仅只是 生 命 知识 的传播 , 而且还包括人本身面对 挫折和 困难的抵抗力 的锻炼 。同 时, 加强全社会 的力量 , 来共同关注青少年 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了人 的尊严和价值 。这样的生命教 育将 丰富多彩 、 灵活多样 的生活世界 窄化 为封 闭、 狭隘 的知识世界 , 将精神 生活 与人 生价值 的追 求矮化为物 质生命 的存续与种的繁衍 , 这种窄化 与矮化体现 了生命教育的表浅化 。 () 3 忽视本质 , 生命教育过于注重外在表现 生命教育应当关注学生的内在成长过程 , 而不是一味追求外显 的结 果 。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 了浮躁 、 功利的社会 风气 , 速食 文化甚嚣尘上 。学校教育也在急 于追 求外在 的、 可量化 的教育结果时 , 失去 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耐心等候与倾心关注。众所周 知 , 学生的成长 和发展是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的 , 这个过 程是指 向终 身 、 为其今 后一生 的 发展奠定基础的。而且, 人总是在尝 试错误 的过程 中学会 长大。但是 ,
出现于 2 0世纪 9 0年代中期 , 当时主要是将环境教育 、 安全教育等视为一种 “ 生命教育” 。叶澜教授最先开始关注“ 生命” 及其与教育的内在关系 , 她主 张“ 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 , 用动态生成的观念, 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 教学,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 的活力” 。国内对“ 生命教 育” 的研究主要采用现实的角度和理性的思辨 , 大多是从生命伦理学 、 医学伦 理学等角度探讨生命的存在、 意义与价值 , 或是停 留 在对西方生命教育的引 进与诠释方面 , 理论与实践领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 营养不良” 缺乏后劲 2“ , 高校是生命教育“ 遗忘 的角落 ” 至今仍 缺乏对学 生进行 生命关 怀 , 和正确面对生命 的专门教育。高等教育迫于师资评定 、 教学质量评估 压 力, 将精力过 多地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 而学生 的人 格 、 道德、 意志 、 心理承受能力等没能放在合理的位置 , 一旦学生遇到挫折 造 成某一方 面被忽略时 , 便不能合理排解 自己的压 力 , 很容 易导致学生 产 生对生命 的漠视 , 乃至产生轻生的念 头。 () 3 定位不准, 生命教育等 同知识教育 生命教育知识化 , 忽略了学生积极情感 、 态度的养成。 目前 , 一些学 校将生命教育仅仅等同于生命 知识 的学习 、 记忆 和生命现象 、 生命规律 的了解与把握 。例如 , 学校通 过开展安 全教育 、 春期教育等 帮助学生 青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 只有一次 , 以必须珍惜 自己的生命 。《 所 孝 经》 里写道 : 身体发肤 ,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之始也。 更何况是生命 孝 ” 呢。面对物质生活的 日益丰富 , 们把追 求物质 生 活当做 生活 唯一 目 人 标, 渐渐忽视 了“ 生命 ” 的重要性 。牺牲健康追逐名 利 、 不成功便 轻生等 不尊重生命 、 轻视生命的现象不绝 于耳 。 “ 生命教育” 一词在中国大 陆出现 于 2 0世纪 9 o年代期 , 当时主要是
要 性 和 紧 迫性 。
【 关键词 】 生命教 育 现状
不足 对策
中图分类号 :6 1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9— 0 7 2 1 ) 3— 0 3一O G 4 A 10 4 6 (0 0 0 0 9 l
一
、
生命教育的内涵
都可能使教育变得粗糙 、 生硬 与武断 , 立竿 见影 的教 育常常就是对 教育 的反动 。生命教育也是如此 。 我国在学校开展生命教 育的实践是最近几年才 开始的事情 , 就总体 状况 而言 , 还缺乏对学生成长特点与发展需要的精细化关 注。例如 : 在生 命教育 的内容、 层次 、 形式等方 面缺 乏整体规划和 系统构 架; 学校现有课 程教材 中的生命教育内容 比较单一 , 对学生身心发展 的针对性 、 指导性尚 不明确 ; 对学生生存 能力的培养 , 缺乏有效 的操作性指导等等。因此 , 潜 心开展对生命教育的科学研究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 不可能一蹴而就 。 () 2 观念转变 , 生命教 育不等于生物知识教育 生命教 育的 目的是要 培育完整的人 、 幸福 的人 , 整体提升个体 的生 命 品质 。而知识化的生命教育已严 重偏离 了这一轨道 : 知识 的价值遮蔽
参 考 文献 :
[] 1 阎力坤. 浅谈学校的生命教育[] 文学教育 ( 索争鸣)2O . J. 探 ,O9 [] 2 徐颖. 试论学校生命教 育的误 区及 回 归[ ] 教 育专 刊( 育一 J. 德
心 理 ) 20 . 0 9
前学校生命教育的实践 中存在着 教育主体 、 教育形式单 一化 的现 象 , 学 校与家长 、 社区的合作仍未深 入 , 教育形式 仍 以说教 为主。家庭作 为最 早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启蒙的场所 , 却往往忽略了对孩子 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