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桥建设新业务

路桥建设新业务


协同效应
指一个企业和该企业准备进入的产品市场组合新策略之间所期望 达成的“配合性”。即产生“2+2=5”的效应
协同效应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销售协同效应
生产协同效应
原材料协同效应
投资协同效应
技术协同效应
管理协同效应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
理论基础
在当前经营中增长乏力
多元化的前提
拥有转向其他经营领域的能力
新业务进入的方法
常规方法
• 自身培养 • 购买 • 兼并重组 • 战略联盟
资源优势 •传统业务基本稳健 •资金优势 •背靠大股东 •待处理的资产
资料来源:
可选方式 收购或控股 集团内购买 资产置换
施工业务扩张——运营与维护
公路技术我等国公级路构 技术成等级构成
高60速 .0%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0.9% 1.3% 10.4% 19.9% 53.1% 14.453%.1%
城市指挥调度中心2~3亿元
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20~30亿元
GPS应用系统3~5亿元
2000年,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所需的电子产品可达近百亿元,市场空间很大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国外发展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许多国家已经为解决交通资源问题 开始研究开发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了美国、日本、欧盟三大ITS研究开发基地, 除此之外,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我国的香港特区的发展水平也 比较高,其他国家基本上都处在跟随发展的状态
➢ ITS将为我国高新技术应用领域带来巨大的市场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2000年电子交通市场预测
2000年的市场预测
收费系统的工程全额可达18.2~21.2亿元
通信系统可达13亿元
监控系统可达9.75亿元
一般国道干线收费系统12亿元
不停车收费系统(主要用于高速路,按400万辆车计)将达4~8亿元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5年),我国将启动ITS的示范工程 高潮阶段(2005年后),伴随着我国高速公路主干网将初步形成, ITS在全球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十五”发展规划
制定我国ITS发展标准 改造和完善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 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汽车安全和事故预防系统 快速货运系统 监控、通信、收费是高速公路ITS应用的主要方面 交通信息服务
资料来源:
目标与障碍
目标
依靠资金、技术、 信息和人才等资源保 持企业总体竞争优势
回避风险。把鸡 蛋放在不同篮子里
发现和开发新的 利润增长点并逐步形 成自身新的核心竞争 能力
资料来源:
障碍
可能会需要大量的投资成本 缺乏经营新业务的经验 新业务的人员的招聘和培训 制度管理创新 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必要的信息收集系统 建立有效的决策系统 将会面临新的市场竞争 运作机制转变 新市场开发
清算/关闭那些不能出售的亏损业务
路桥建设多元化的必要性
国内市场趋于平稳,新进入者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混乱 在施工业务领域里还没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国内工程部目前仍处于托管状态,自身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竞 争能力差 海外市场稳定性差,投资收益率开始呈下降趋势,近期预期仍不看 好 业务单一,经营风险高, 股份公司与路桥集团之间存在同业竞争 作为上市公司,对于满足增长性要求的压力比较大 融资后的现金压力大 相关的新兴市场出现,且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 货运管理系统
• 电子收费系统(ETC)
资料来源:
• 紧急救援系统(EMS)
智能交通的作用
智能交通并不仅仅解决交通问题,对社会和人民生活有巨大的影响 经济:节省燃料和时间 社会:减少行车时间和交通事故 政府:减少交通堵塞并提高行车安全,增加就业机会, 私有化管理 环境:减少尾气排放 人口:减少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促进人口流动 技术:促进无线通讯和计算领域的发展
资料来源:
路桥建设多元化路径
➢ 成长性好 ➢ 利润空间大
IT、生物技术、环保、新材料、金融保险、地产、智能交通 家电、传媒、娱乐环保基建、支线机场建设 基础设施运营、基础设施维护 智能交通、基建设备生产
➢ 与现在主营业务有对 冲互补性
环保基建、支线机场建设、基础设施运营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维护 基建设备生产
➢ 与现有资源有共享性 ➢ 本企业相对竞争性强
基础设施运营、基础设施维护 智能交通,基建设备生产
资料来源:
➢ 能够以较低的成 本进入
集团内现有符合 标准的企业
路桥建设多元化发展总体战略
股份公司未来的发展 ➢ 保持传统施工业务作为支柱 ➢ 加大工业生产力度 ➢ 发展新业务
传统施工业务 ➢ 纵向延伸,发展公路的运营、维护、 ➢ 横向扩展,向支线机场建设、环保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扩张
智能交通
总体趋势是跟随发达国家的发展,同时结合我国自身特征
发展趋势
由单一以基础设施建设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向以高新技术进步,提高效 率为核心的集约型方式转变
在政府统一协调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政策等手段, 运用市场机制的原则进行
ITS投入大,回收期长,市场化的运作不仅需要国家投资,更大程度上 要依赖于各地政府,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给予支持和优惠,逐渐建立一 系列统一的标准来引导、规范ITS的发展,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市场前景
发达国家的政府和民间企业都对ITS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金钱
日本认为ITS将在日本形成50万亿日元的巨大市场
在未来20年内,美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值将达4200亿美元
在中国ITS的市场同样是巨大的
➢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国家将建设3.5万公里的高等级公路。在高等 级公路的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建设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这部 分的投资一般占到基本建设总投资的3%~4%。1998年中国在公路方面 的建设投资为1800亿元,如果其中的1000亿元用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则 通信、监控和收费系统方面的投资将有30~40亿元。这仅仅是当前ITS 应用的初级水平,而且仅限于高速公路建设。如果考虑到城市基础设施 的建设以及今后ITS应用水平的提高,中国ITS市场的容量将是一个天文 数字
发达国家发展智能交通的基础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相对完善成熟 的基础建设网络
发达国家每年仍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智能交通的研究,是因为 看到了智能交通领域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 府引导,由国家和民间两方面投资为主
目前发达国家的研究已经涉及了智能交通的各个领域,在GPS、 ETC、ATIS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相同方面: 市场容量巨大 交通管理和不停车收费系统的市场首当其冲 ITS将为通信和信息设备带来又一个大用户 不同方面: 中国ITS与基础设施建设同行 中国ITS近期内将以投资类产品为主 中国ITS应用将是追赶型的
中外市场的异同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国内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7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是发展 速度缓慢,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
1995年批准成立ISO/TC204中国委员会 1997年在北京召开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趋势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8年1月成立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ITSC) 1999年8月在北京召开“99中国国际智能运输技术与设备博览会” 国家开始着手制定智能交通某些领域的统一标准,如电子收费系统
资料来源:
• 相应地带动公路运营与维护 的设备制造市场的需求
基础建设投资
投资条件
投资风险小 能够获得稳定的回报、稳定的 利润来源 投入成本低 投资项目比较成熟
选择范围 房地产物业 收费公路 收费桥梁
资料来源:
选择路径
路桥集团内部购买 资产置换
智能交通
ITS简介
智能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道路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
发展新业务的主要原则是 ➢ 有稳定的收益来源 ➢ 与主营业务的相关性
发展新业务的方向 ➢ 基础建设投资 ➢ 智能交通 ➢ 其他投资领域
资料来源:
路桥建设多元化发展总体战略
调整后的净资产结构
智能电子 14%
工业 12%
其他 4%
基础建设 32%
净资产结构
工程施工 38%
注:
➢ 其他指路桥建设参股南方证券、清华紫光等其他投资 ➢ 基础建设和智能电子两项业务共占公司净资产46%-50%,为预计比例 ➢ 工业和工程施工两项传统业务将维持原有规模
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由分散管理向联网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
由当前的单一收费功能向综合服务性功能转变
发展城市公交智能交通系统,提高城市交通设施的利用率
向智能化物流运输领域发展
资料来源:
智能交通
国内市场潜力
市场容量 以新建高速公路为例,近年来国家每年在高速公路建设的总投 资大约1000亿左右,其中智能交通占总体投资比例为2-3%,预 计这种投入力度在今后几年还会保持下去, 过去建设的高速公路里程为1.6万公里,在今后的运营维护中 也要增加智能交通系统 随着智能交通领域科技发展,未来的在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 逐渐增长 市场特点 智能交通是一个滚动的市场 随着技术发展,软件系统要升级 硬件系统多数是暴露在户外,经过几年后,设备老化或破损, 需要更新,需要再次投入
➢有选择地销售某些业务单元 ➢运用通过剥离获得的现金和未用的债务额度进行新的购并
资料来源:
理论基础
紧缩/变窄多元化的基础范围
➢去除衰弱的业务 ➢摆脱所有非核心业务 ➢剥离一个或多个核心业务
战略措施的选择
成为一个跨国、跨行业的企业
➢在全球的竞争性核心业务上成功地超越国际上的对手 ➢通过跨国多元化获取战略匹配利益,赢得一种竞争优势
扩展到其他行业领域所需要的资源
扩展到其他行业领域所需要的管理水平
全面分析多元化经营的优劣利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