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创作主题

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创作主题

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创作主题研究摘要:20世纪作为美国南方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及其特殊意义。

近年来,随着南方女性作家的创作手法不断提升和作品内涵受到重视,以及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针对美国南方作家,尤其是南方女性作家作品及创作主题进行了重新评价和再解读。

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作为代表,其作品与思想在不同侧面反映了“南方文艺复兴”之后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以及传统南方家庭模式的延续和改变,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南方女性文学创作主题南方文艺复兴一美国南方作为一片特殊的土地,其文学发展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南方文学作为一种流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30、40年代进入全盛期。

在这期间,出现了大批久负盛名的作家,罗伯特·番·沃伦、凯瑟琳·安·波特、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杜鲁门·卡波特、弗兰纳里·奥康纳、沃克·珀西等几十位。

而在满天星斗的苍穹中,福克纳作为最耀眼的一颗,他对文学艺术的提炼和创新,以及对美国南方社会更迭、新旧阶级的较量、现代与未来之间的选择与迷惘表达出了一名作家对于历史进程的深刻领悟。

可以这样说,没有福克纳的存在,美国南方文学就欠缺完整性,其作品作为美国南方历史的百科全书,记录着美国这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

在其之后,美国南方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创作时代,无论在创作主题还是写作手法上,较其前者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和突破。

而最重要的一点,在庞大的南方作家阵营中,女性作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上个世纪40年代以后,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在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卷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时期的南方女性作家的创作有别于20 和30 年代活跃在文坛上的第一代南方作家,长期以来,南方文学长期被白人男性作家和作品占据,女性作家和其他族裔作家始终被排斥在这一文学流派之外,他们的作品也鲜有人提及。

这一时期的作品几乎都把创作视角集中在南方上流社会的,并在作品中反映出极强历史感、使命感、自豪感、犯罪感、失败感和痛苦感,作为第一代南方作家,他们笔下的南方文学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色彩,其思想倾向和艺术表现手法强烈的体现在作品中。

40年代以后美国南方文学,由于更多女性作家的出现和“发声”,使得美国文坛领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的面世,为我们从多角度的了解美国南方社会、历史的变迁起着重要指导意义和推介作用。

二20世纪40年代至今,美国南方女性文学作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其中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成绩最为杰出。

无论从作家本身的艺术造诣,还是从学界的评价以及读者的反映来看,她们都堪称南方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

从另一角度讲,阅读她们的作品同时,我们能够发现隐藏在文本之下的性别启示,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女性作家作品的内涵,还可以对整个南方文学流派的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认识。

女性作家善于从女性主体意识出发,以女性自身的经历为素材,描写女性生活,抒发女性情感,具有独特的女性风采。

而性别、身份作为其作品中不可忽略的核心问题和讨论焦点,也是当今文学批评界所普遍关注的话题。

她们借助女性作家视角,着重分析美国南方“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身份与性别的建构过程出现的问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进行研究,有助于探讨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小说主题与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揭示美国女性作家生存状态和写作环境,目的是倡导为女性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创作环境。

她们的作品在跨越了种族、阶级、性别、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同时,构成了别具风格的南方文学。

尤多拉·韦尔蒂、卡森·麦卡勒斯、弗兰纳里·奥康纳无论在创作主题和写作手法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们生活在相似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之下,三位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后起之秀,目睹了20世纪美国南方社会的巨大变革,并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无论是短篇还是长篇小说,作为南方文学中的精品,她们对南方社会、家族、个人间的浮沉及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南方传统文化对现代南方人的消极影响,通过她们的作品,对南方文化的批判更具现实意义。

在她们笔下构建的南方社会不同于上一代南方作家,她们打破传统,克服自身性别障碍,描写非传统的南方家庭,并围绕她们作为女性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展开讨论,揭示南方女性自我身份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现象,相比第一代南方作家而言,她们的创作理念和主题具有划时代的的意义。

20世纪的美国南方文学,南方女作家在创新的同时也不忘继承第一代南方作家的优秀传统,植根于本土文化,将地方特色和地域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她们的作品展现了极为浓厚的南方女性特质,并以自身为蓝本创造出许多被赋予新的定义的南方女性形象。

怪诞的场景、畸形的人物以及哥特式的情节,一系列神秘的、反常的、不合常规的女性形象令人过目难忘。

她们的作品中仿佛在预示着传统的南方淑女形象已经不复存在,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被淘汰,南方淑女的衰亡趋势已经不可避免。

伴随着这一代女性作家的成长,她们眼中的“南方女性”已经发生的质的转变,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很难发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南方女性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丑陋、怪诞、背离传统的女性形象,如韦尔蒂笔下为疯癫痴呆的女子、麦卡勒斯作品中的“假小子”、“女力士”、还有奥康纳创造的聒噪丑陋的女农场主、以及连名字和性别都不确定的“边缘人”,这些都与以往传统的“南方淑女”形象背道而驰。

她们要打破“南方淑女”的固有印象,去超越的性别藩篱,改变女性在南方男权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她们的创作无疑冲击了男性社会的审美标准,颠覆了南方妇女的刻板印象,在遵循传统的同时,她们又在给传统一记响亮的“耳光”,仿佛在大声地告诉世界,人们不要再沉迷于过去营造的所谓理想化、不切实际的“南方女性神话”,要去冲破由来已久的南方女性崇拜的传统。

此时的女性文学创作,由于她们并没有完全的摒弃旧南方女性定义中有价值的成分,而是在保留有价值成分的同时对这一定义加以修改和补充。

于是,家和家庭对女性的重要性、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南方种族问题女性角色被淡化的现象以及女性和南方土地之间的关系等等,成了南方女性作家们的关注点。

三作为南方女性作家的主要创作主题,“家庭”也被打上了等级分配与性别差异的烙印,从而转变成为带有伦理性和政治性的家庭空间,曾经作为南方主流文化框架的核心,家庭模式对于南方人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和镌刻,构成了南方文化感情与想象的主轴,从而决定了一个南方人他的社会地位、身份、价值等属性。

在旧南方社会,家庭作为一种道德品质、行为准则,既充当了生活住处的作用,又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衡量女人是否符合“南方淑女”的标准,家庭扮演着价值标杆角色。

女人们变成了“屋中的天使”,挂在墙上的“壁画”和供奉在桌子上的“神像”。

对于女性作家来说,在经历了社会重大变革过后,勇敢的拿起手中的笔要去祛除覆盖在女性身份上的层层迷雾和枷锁,只有冲破传统家庭模式对女性的束缚,重新界定女性在家庭中的位置,还原真实的女性身份,让女性走下所谓的“神坛”,解构“女性神话”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家庭、性别角色。

女性作家们真正的目的在于重新审视整个新南方,并勾勒出心中理想的南方新女性来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意识,为处于变革时期的南方女性指明方向,更深层次的体现出女性作家对自己深爱着的故土的关切和回顾。

另一方面,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并没有彻底的去否认、去颠覆男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和形象,女性更多时候还是要去依靠男性,依附在男性的身旁,但绝不是完全依赖于和受迫于男性世界。

女作家更加关注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女性本身散发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充沛的创造力,才是她们作品中真正要体现的重点,韦尔蒂在《金苹果》以真实美国南方社会为背景,以漫游、情爱和自我追寻为主线,在古典文化的衬托下展示了南方妇女找寻自我身份认同过程中的艰辛历程。

她擅长于描写在南方社会变迁过程中,家族作为核心单位起到的作用,她以一位“观察者”的身份去将真实发生于美国南方社会上的点滴去赋予在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上,表达着自己的女性宣言,同时阐明了年轻女性应该追求自己独立的女性意识,勇于面对新南方的生活,从而在父权制的社会中找寻女性构建自我的力量和勇气。

麦卡勒斯的创作主题主要形成于创作初期,人性孤独和爱之无能贯穿了她整个的文学创作生涯,并聚焦在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在父权制社会中的境遇以及身份界定问题。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凯利和《婚礼的成员》中的弗兰淇,以及后两部作品中的心智尚停留在儿童期的“成年人”,就是这一系列的怪诞离奇的女性形象体现出麦卡勒斯对女性力量的态度是及其悲观的,女性身份在她看来是男权社会所铺设的陷阱,意味着对女性的禁锢和消音,在她笔下,许多具有男性特质的女性形象应运而生,她们拥有男性的体魄,做和男人一样的工作,并渴望得到男性社会的认可和接纳,而形成强烈对比是麦卡勒斯的作品中没有一个成熟、有力的母亲形象的出现,这也是她作为女性作家对社会规范和社会前提的失望。

奥康纳作品中更多体现了对女性的“厌恶”,在歪曲的“父权制”社会中,女性身处困境和“被压制”,她对女性自我身份追寻过程中的将希望寄托于上帝身上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可以说,奥康纳作品中更多体现的是女性在意识形态上的救赎和解放,她通过精湛的叙事技巧和令人窒息的情节设计结合着“奥式”黑色幽默来表达她自己对女性自我构建所提出的建议和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她也将支撑南方女性身份的价值观归结于南方社会充满诟病的等级和种族制度。

三位作家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每个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南方女性神话”的理解,作为南方女性,她们用强烈的热情去积极面对生活,她们笔下的人物深得她们自身的“精髓”,在她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女性自我成长过程中面对的苦难、阴影、偏见,以及对“南方淑女”继承者的尴尬境况,同时也强调了南方女性在这段悲剧性的历史中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美国南方文学为美国文学增添远不止一种地方色彩,20世纪美国南方女性文学种类繁多,生机勃勃,它那深刻、更普遍的意义体现在它对人类命运以及人类历史悲剧式的洞察上,以及对现当代南方作家的写作方式和创作主题的影响和熏陶不言而喻。

随着大批的白人和黑人女性作家的出现,她们对传统南方女性作家思想的继承,通过对大量白人与黑人社会生活的描写,用讲故事的形式演绎了南方社会变迁中的一个个画面。

从凯特·肖班到尤多拉·韦尔蒂,一直到后来的托尼·莫里森,爱丽丝·沃克,她们作为女性用自身的经历去给人们讲故事的同时,希望得到众人尤其是男人的理解,为女性的声音创作了一个表现的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