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拉萨阿里河北完全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测试
1.秦朝有效统治广大地区的制度是()。

A.郡县制B.察举制C.三省六部制D.分封制
2.因处理军务而产生,进而辅佐皇帝全面处理政务的机构是()。

A.内阁B.军机处C.礼部D.尚书省
3.《十二铜表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它是一部()。

A.万民法B.习惯法C.成文法D.宪法
4.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英国走向()。

A.法治B.人治C.专制D.共和
5.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最高法院行使()。

A.行政权B.司法权C.立法权D.选举权
6.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是()。

A.二月革命B.十月革命C.巴黎公社D.四月革命
7.洪仁玕在太平天国后期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临时约法》
C.《资政新篇》D.《共同纲领》
8.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
9.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重要共识,通称“九二共识”。

它的核心内容是()。

A.和平统一B.海峡两岸共同发展经济
C.一国两制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0.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治制度是()。

A.地方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1.关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B.它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C.它体现了第三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D.它意味着美苏冷战的结束
12.两极格局瓦解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主要表现为()。

A.欧共体的建立B.欧盟的建立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13.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为维护团结和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边倒”的政策
C.“求同存异”的原则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4.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

A.棉布B.瓷器C.铁器D.青铜器
15.在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对非洲人民造成最为严重伤害的是()。

A.金银掠夺B.商品输出C.黑奴贸易D.香料贸易
16.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珍妮机”属于()。

A.织布机B.纺纱机C.蒸汽机D.交通工具
17.19世纪70年代创办的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属于()。

A.近代军事工业B.手工工场C.近代民族工业D.官办企业
18.唐代诗歌繁荣,被誉为“诗圣”的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王维
19.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D.梭伦
20.苏联解体时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B.勃列日涅夫C.赫鲁晓夫D.叶利钦
21.“一五”计划开始了新中国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建设,其优先发展的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商业
22.1984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转向城市,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加强计划管理D.发展乡镇企业
23.21世纪初中国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其标志性事件是加入()。

A.联合国B.亚太经合组织C.不结盟运动D.世界贸易组织
24.儒家学说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始于()。

A.秦代B.汉代C.宋代D.清代
(第二部分)
1.秦始皇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创立了()。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皇帝制
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

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
3.古代雅典可能具有公民资格的是()。

A.妇女B.奴隶C.成年男子D.外邦人
4.下列国家中,19世纪实行民主共和政体的是()。

A.英国B.日本 C.美国D.俄国
5.19世纪六七十年代,领导德国完成统一大业的是()。

A.俾斯麦B.华盛顿C.查理一世D.沃(尔)波尔6.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性文件是()。

A.《共同纲领》B.《共产党宣言》C.《四月提纲》D.《权利法案》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京即今天的()。

A.西安B.天津C.北京D.南京
8.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端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9.“文化大革命”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它开始于()。

A.1956年B.1966年C.1976年D.1978年
10.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11.针对二战后欧洲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困难,美国提出()。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成立欧共体
12.国际政治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性事件是()。

A.苏联解体B.赫鲁晓夫改革C.不结盟运动兴起D.欧洲联盟成立13.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创立了()。

A.上帝创世说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自由放任说14.古代中国景德镇享誉世界的手工业是()。

A.丝织业B.造纸业C.制瓷业 D.冶铁业15.曾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B.葡萄牙C.荷兰D.英国16.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汽车时代 B.网络时代C.电气时代 D.蒸汽时代17.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最早出现在()。

A.东南沿海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D.五四运动时期1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场危机首先爆发于:()。

A.工业领域 B.贸易领域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20.“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着重发展的产业是()。

A.重工业B.轻工业C.农业D.商业
21.20世纪80年代末,在苏联推行改革的最高领导人是()。

A.戈尔巴乔夫B.勃列日涅夫 C.赫鲁晓夫D.叶利钦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率先改革,实行()。

A.人民公社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合作化 D.土地私有制
23.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深圳 B.浦东 C.厦门 D.海南
24.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1978年12月B.1986年9月C.1991年11月D.2001年12月25.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

A.轮船B.飞机 C.汽车D.马车
26.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

A.中山装B.列宁装C.长袍D.马褂
27.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B.王阳明(守仁)C.朱熹D.董仲舒
28.李大钊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A.《文学改良刍议》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9.代表元代最高文学成就的是()。

A.赋B.小说C.散曲D.词
30.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
C.普罗泰(塔)戈拉D.梭伦
31.启蒙运动是西方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崇尚古典文化B.倡导理性
C.主张政治革命 D.批判教会腐败
1-5 ABCAB 6-10 CCBDC 11-15ABCDC 16-20 BCBCB 21-25 CBD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