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教育

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教育

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教育————————————————————————————————作者: ————————————————————————————————日期:ﻩ绅士教育这一口号,是由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最早提出的。

约翰•洛克曾被誉为“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教育家”,他主张要把年青人培养成有强健身体、有一定知识、有才干、具有优雅态度并善于处理各种事务的绅士。

用当今的眼光来看,这种思想已发展成为了一种高雅的文化,一种做人的涵养。

由此,做一位新时代的绅士、淑女已成为了许多人自觉而努力追求的目标。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来精心培养真正具有“淑女气质、绅士风度”的学生呢?这一讲我们就系统的谈一谈如何使学生成为优雅的绅士和淑女。

一、何为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要成为如前我们所说的新时代的绅士和淑女,首先,应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称的上是绅士和淑女。

先来谈谈什么是绅士。

《现代汉语词典》将绅士解释为:旧时地方上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这显然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绅士。

有一种普遍的观点,它将绅士定义为:一个从来不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和麻烦的人。

所谓绅士风度,它指的是:无论什么人与他目光相接,他一定颔首微笑,不会有生硬冷漠的眼神,感谢一词几乎从不离口。

凡事小心谨慎,举止得体,避免可能的猜忌、忧伤、怨恨。

他关注身边的朋友,和蔼地对待害羞者,温和地对待陌生人,仁慈地对待可笑之人。

与人交谈时,他很少出风头,但不会让人感到无聊乏味。

他从来不炫耀自己,不会为了反驳别人而替自己辩解,也从来不愿意听信流言;他会向干扰自己的人,小心翼翼地讲述自己的目标;他会出于善意,理解周遭发生的一切,尤其在争论的时候,从来不用卑鄙、猥琐的手段,或者强词夺理,绝不会使用侮辱人格或激烈的言辞,更不会含沙射影地去攻击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招人喜欢,因此,在无偿付出了以后,自然也会得到很多。

那么,什么又是现代意义上的淑女气质呢?一个淑女不仅要有女性特有的魅力,还要注重自身的智慧修养。

现代女性的理想追求应该是既要有外在的美,又要有内在的美。

这样,即使青春远逝,仍然能够吸引众生。

所以说,纯正的淑女气质来自她的智慧修养。

这是一种自然美的体现,一种高贵的生命气质的自然流露。

缺少了智慧,女性的贤淑便成了一种矫揉造作的举止,更谈不上什么魅力了。

“秀外慧中”就是对淑女气质的最好写照。

淑女气质常透出一种大气。

如果没有了这种大气,那么,魅力也会变成一种俗气,贤淑通达就更无从说起了。

大气的淑女既可以略施粉黛,也可以素面朝天;既可以华衣美食,也可以箪食瓢浆;既可以颐指千军,也可以举案齐眉;既可以安居广厦,也可以寄居茅舍。

在举手投足之间,天然之大气会在一些女人身上显示成为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

这种大气产生于识大体、明事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以自己的喜厌与好恶评论世事人生,而是以仁爱包容之心善待众生。

有这种美德的女性虽于乖巧伶俐之外,但却平添一种雍容典雅、从容不迫的风韵,爽如清风,皎似明月。

有人归纳说,淑女应该是五分的柔媚,三分的雍容典雅,而不可或缺的是二分智慧。

二、培养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以上,老师们知道了什么是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的特征,那么,我们应怎样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具体从何入手呢?绅士和淑女首先给人的是一种气质上的感觉,所以,培养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首先应该从改造学生们的气质入手。

(一)改造他们的气质心理学家所说的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用通俗的话说,气质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脾气”、“性格”、“性情”等。

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气质就应当引导他们学会在自觉追求美的活动中陶冶性情、养育美德和涵养性格。

气质美首先表现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与广博的内心世界,它主要是指有远大的理想追求。

因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没有理想的追求,内心空虚贫乏,是不可能孕育气质美的。

美德是构成气质美的根基。

诚信、诚实、善良、讲求奉献是人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于博爱。

因为道德的本质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他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存在的美之中。

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学生们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

应让学生懂得,美德基于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基于文化底蕴的积淀,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气质美还表现在性格上。

这就涉及到学生平日性情的修养。

要学会宽恕,不要狂喜狂怒;要能忍辱谦让,关怀体贴别人。

开朗的性格往往会透着大气凛然的风度,能更好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这样的人,在气质上当然更具风采。

许多人并不是靓女俊男,但在他们的身上却洋溢着夺人的气质美:认真,执著,聪慧,敏锐。

它使人透露出真正的气质美与和谐统一的内在美。

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追求美,同时还不能误解美、亵渎美。

要让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孩子学会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展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

要使自己的气质迷人,需要他们学会从内在理性和外在行为两个方面入手:1. 内在方面一是要尊崇理性,不感情用事。

要让学生懂得,人只有学会了自制才能驾驭人生。

一个不能驾驭自己的欲望,不知道听从理智的指导而只会随心所欲地享受眼下的一时欢乐的人,缺乏的正是一种规范自己所有言行的能力,这种人有可能会一事无成。

所谓自制就是要遵循普遍的规范,对于每一位同学来说,不仅要遵守社会的各项道德规范、法律规定,还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要让他们学会时刻提醒自己,你并不是单个的你,你还是组织、是集体、是社会的一部分。

当你适应并能时刻遵循这些规范之后,你自己也就进入了更高的一个境界。

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时代在发展变化,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

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多学习,多看书,知识面宽,懂点艺术,再学些名人经验,才会使自己保持聪明智慧,不落伍,不俗气,并善于表达,充满幽默,富有吸引力。

学习是艰苦的自我耕耘,但是如果能坚持下来,必将会终生受益。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各类知识,努力充实自己,增强理性思维能力,提高知识水准,才会使自己更富有感染力。

三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每个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是很关键的。

因此,要教会他们保持乐观、开朗、积极的情绪,养成良好的性格,稳定的心态;要感情真挚深厚,友善大度,包容人;反应问题要敏锐,能承受压力和痛苦,坦然处之,临危不惧。

只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他们就会因感到安详、温柔、健康而幸福。

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就会变得更有魅力。

四是要心地善良。

做人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善良心。

要让学生懂得:尖刻、刁酸的人是不会招人喜欢的。

只要对社会付出爱,就一定会得到社会的回报和认可;总盘算着计较别人,不但自己烦恼,而且也被别人所计较;只有善良人才会可爱,只有心灵美才能经久不衰。

2. 外在方面外在方面主要是:要让学生注意自己的形象美,有品位,有风度,言谈举止要得体。

首先,要懂得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

礼仪的培养指的是要学习礼貌、礼节和风度,既懂得人情世故,会接人待物,又要文质彬彬,高雅友善,这是每个同学应该特别注意的第一件大事。

礼仪不良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向长辈以及身边的朋友学习,既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其次,要行为举止得当。

举止一般是指人的动作和表情。

日常生活中,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可以叫做举止。

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能够被别人信任的程度。

那么,举止得当要注意那些细节呢?首先,站、坐、走都要有规范,古时讲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讲的就是形体语言。

其次,面部表情要亲善挚诚,热情洋溢,不能拒人千里之外,眼神要明亮欢快,多一些微笑,会带来轻松的气氛。

再次,就是谈吐,要言之有礼,用语文明;言之有形,形象幽默;言之有物,不说空话、虚话、套话;言之有据,有理有据、有章有节、有逻辑性。

得体的言谈举止,使人感到温馨、优雅,你的音容笑貌自然会深刻地留在别人的记忆中。

再次,要讲究仪表修饰与着装。

仪表美也是文化修养的表现,是一门学问,更是热爱生活的表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人与人之间各有差异,不能强求他们都朝着固定的模式发展,所以,应让学生懂得不是要对自己的仪表进行大的改造,而是要发挥优势,修饰可以让大家更完美。

人的打扮关键是要得体,要符合自己的年龄和身份。

真正的美是仪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动态美和静态美的和谐统一。

着装时,如果你能根据自身的相貌特点与气质的倾向,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气氛来找适合自己个性、年龄和风格的衣服,那你便处处时髦,表现出优雅和品位。

一个不修边幅、蓬头垢面,或是过分装扮、妖艳俗媚的人是不会招人喜欢的。

(二)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除了自身的良好气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也是绅士和淑女必不可少的条件。

1.学会宽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得生活与工作,都得接触社会与家庭。

学生们在生活中,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中,难免会跟身边的同学、家人、老师发生矛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与差错。

这时,如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很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同学的争斗。

此时,我们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待人。

案例:桃园三结义一向为世人称道,但三人却各有缺点。

刘备动不动就掉眼泪,缺乏男子汉气概;关羽骄傲自大,刚愎自用;张飞鲁莽暴躁,常常误事。

但这些缺点却并没有妨碍三人义结金兰,创下一番事业。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别人,他的许多缺点就变成了优点。

宽容待人,就是在心理上接纳别人,理解别人的处世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世原则。

教学生在接受别人的长处之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短处、缺点与错误,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学会和平相处,社会也才会显得和谐。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

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我们应该学会宽容……要让每个学生真正达到宽容和旷达,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要跳出个人的眼光,学会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想;不但要从正面想,还要从反面想;先退一步想,再进一步想;既要从大局想,也要从细处想。

从别人的立场去想,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和旷达自然而然就达到了。

2. 要讲诚信诚信是道德的底线,守法的基础,社交的规则,和谐的前提。

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名片;诚信是立足市场的基石;诚信是人一生的身份证。

讲究诚信是每个学生学会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案例:一位英国老先生,在无意之中翻到了一张52年前的罚单,那是1954年7月,他在美国费城度假期间,因违反交规被罚,金额大约相当于5英镑,后来就忘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