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
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
•
——湿 敷 法
•
•
xxx•20Fra bibliotek3年7月6日湿敷法
1. 操作目的 3、实施要点 5、注意事项
2、评估患者 4、指导患者
操作目的:
•
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
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
肿散结的作用。
评估患者:
• 1.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和体质。 • 2.评估患者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 • 3.了解患者年龄、文化层次、目前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 • 4.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热湿敷的药液
温度为50~60℃ 冷湿敷的药液
温度为4~15℃ 每3~5min更换
纱布一次
实施要点
• (一)仪表:符合要求。
• (二)操作用物:
•
治疗盘:敷布(4--5层无菌纱布制成)
•
、凡士林、 药液及容器、镊子两把、一
•
次性治疗巾、纱布、弯 盘
• 药液为多种药物的煎剂,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配制
•
实施要点
(三)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两人核对)。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解释 5.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暴露湿敷部位, 在湿敷部位下垫治疗巾,局部涂上凡士 林(眼部勿涂凡士林),注意保暖。
实施要点
• 6.将温度适宜的药液倒入容器内,置敷布于药液中浸湿,用无菌镊拧干,抖 开折叠后敷于患处。
• 7.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于敷布上,保持 湿润及温度。
• 8.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治疗巾。 • 9.协助患者穿衣,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需要。
实施要点
• 10.分类处理用物。 • 11.洗手、取口罩。 • 12.记录。
注意事项
• 1.湿敷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患者受凉。 • 2.药液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 • 3.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 4.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
或破溃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