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 同色异谱色:对于特定标准观察者和特定照明体,具有不同光谱分布而有相同 三刺激值的颜色。
2. 颜色校正:是把阶调层次偏差的原稿和扫描分色引起颜色偏差的图像校正过 来,使其能得到反映原稿的正确色调、层次和灰平衡。
3. 大面积着色原理:假如传送细节的尺寸小于1 mm,那么人眼看到的各个细节部 分只是在亮度方面存在着差别,而在颜色方面没有差别,都表现为灰色。
所以, 当重现彩色图像时,只有大面积部分需要以三原色显示,其色彩可以丰富图像 内容。
而对各种颜色的细节部分,彩色图像可不必显示出色度的差别。
因为此 时,人眼已不能辨认它们的色度区别了,只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亮度的不同, 可以用黑白来显示,这称为大面积着色原理。
4. 光度学就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的生理特性和某些约定的规范来评价辐射所产生 的视觉效应。
5. 分布温度:光源的分布温度是在一定谱段范围内,光源光谱辐射度曲线和黑体 的光谱辐射度曲线成比例或近似成比例时的黑体温度,因而分布温度可描述光 源的光谱能量分布特性。
6, 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对于特定参照照明体和观察者具有相同的三刺激值的两个同色异谱样品,用具有不同相对光谱功率分布的测试照明体所造成的两样品 间的色差0E )作为照明体同色异谱指数Mi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总光谱辐亮度因数是在多色光照明下,来自荧光物体表面的反射和发射的辐亮度与在相同照明观测条件下非荧光参考样品的反射辐亮度 之比。
&朗伯定律:di / dx =・KI 式中,K 为薄膜的吸收系数,其值通常为正,采用负号表示强度减小。
对整个膜厚度进行积分得:I = Ioe-Kx 或=e -Kx此式即为朗伯定律的表达式,其中Ti 称为膜内部的透射率。
9.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 10.减色原理 填空:7. Ti = I / Io自然界把各种能量转化为光能的过程有两种:一是热辐射,二是发光。
在光学中,与能量有关的量有两类,分别是辐射度学量和光度学量.如果一个辐射源其表面辐射亮度L不随方向变化,则称为郎伯辐射体。
光强度单位是坎德拉,光通量单位是流明。
斯特藩・玻耳兹曼定律表明,辐射出射度仅与温度有关。
维恩位移定律表明,当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辐射本领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在可见谱段内,当发射体和某温度的黑体有相同的颜色时,那么黑体温度就称为发射体的色温,其单位为Ko按视觉恰可分辨的最小颜色差别,把黑体轨迹划分为许多视觉分辨的单位,叫做麦勒德.眼球可类比为一个全自动摄象机,包括屈光,遮光和感光系统三个系统。
人眼通过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来感知外界颜色和明暗。
颜色是人眼明视觉的主观感觉,颜色可分为彩色和非彩色两类。
单位被照面上接收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其单位是勒克斯(lx) 产生物体色的条件是:人眼+光+反射(吸收)随着温度升高,物体发射的能量增加,电磁波的短波成分增加。
色彩系统命名法中由白、灰、黑等一系列中性非色彩构成的色彩称为消色,其命名规则为:色名=色调修饰语+消色基本色名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中,明度分为8级明度为8,色调为5Y,彩度为8的颜色如用孟塞尔色彩系统命名应为5Y8/8如用色光三原色中的红光与绿光按适当比例混合,则可产生色料三原色中的黄色。
对色光而言,凡两色光相混合后能得白光的,此两色光即互为补色,蓝色与黄色互为补色。
色彩错视中,明度相同情况下对重量的错视感觉是,彩度高感觉轻,彩度低感觉重。
色彩调和可分为类似调和与对比调和两种方式。
颜色方程C=R (R) +G (G) +B (B)中,R, G, B分别表示红、绿、蓝三原色的数量,称为颜色的三刺激值。
23.自然色系统建立的基本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24.参照标准下相比较,一个光源对物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称为光源的显色性。
25.同色异谱差异通常可通过相加和相乘两种方式校正。
26•颜色测量方法一般有:目视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度法三种27.在一定温度下发射和黑体光谱辐射亮度分布成比例的光谱辐射能的发射体叫作灰体。
28.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物体反射的光谱功率分布或物体本身的反射光度特性29.颜色测量中有数字和物理两类标准。
30.染料荧光的CIE三刺激值之和为有效荧光。
31 •彩色原稿一般可分为反射、投射和电子原稿三种形式。
32•颜色分解时会受扫描仪的光电性能、滤色片的滤色性能、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光源的显色性、油墨的呈色效率、纸张的理化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33.根据配色要求可分为无条件配色和条件配色,即配光谱法和配三刺激值法。
34.色彩管理的三个要素:校准、特性化、转换.36.绝对黑体和理想漫反射体是两种典型的朗伯体。
37.朗伯体的辐射强度按余弦规律变化。
38.物体的颜色(色度量)不仅与物体自身的特性相关,同时,也与光源或照明体有关.39.色调主要决定于光的波长,明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的高低,彩度主要决定于物体反射率光谱选择性。
40.色彩系统命名法中彩色命名规则为:色名=色调修饰语+明度及饱和度修饰语+彩色基本色名41・如用色料三原色中的品红光与青光按适当比例混合,则可产生色光三原色中的蓝色。
42.对色料,凡两色混合后成为黑色者,则此两色即互为补色,如品红与绿互为补色。
43.并列各色的色调趋向于对方的补色。
44.同时对比错视规律中明度对比变化特点是,并列各色明者更明,暗者更暗的色调;45.色彩远近错视中,明度高暖色感觉近,明度低冷色感觉远。
46.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绿、蓝三原色的波长分别为700、546.1 > 435.8nm47.现代色度学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所规定的一套颜色测量原理、数据和计算方法,称为CIE标准色度系统。
48.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图形处理系统的RGB颜色空间中,每种颜色用二进制的一个字节表示。
49.CIE光源显色指数是基于颜色样品的色差矢量长度的比较。
判断:1.不同的光源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殊显色指数或一般显色指数,但这并不表明各种灯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2.显色指数为R a=40的光源显色性为一般。
3.“光源”和“照明体,嘟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理辐射体。
4.可用量值的概念表征一个色光的颜色和亮度,统称明度。
5.如果这两个不同波长的颜色混合,所得混合色三刺激值不能为原色三刺激值的直接相加。
6.对于一给定波长颜色,其色度与可能随照明体改变而发生变化。
7.CMYK颜色空间的色域范围比RGB颜色空间的色域范围要大一些。
8.HSB颜色空间独立于设备之外。
9.不同的光源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殊显色指数或一般显色指数,这表明这些光源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10.同色异谱现象与观察者和测量仪器关系最为密切。
11.颜色的深度和明度意义是等同的。
12.测试照明体下试样的色度坐标和参照照明体下试样的色度坐标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表明颜色的同色异谱程度13.光电积分法可以测出颜色的光谱组成。
14.荧光增白剂广泛地用于纸张、纺织物、塑料等方面以提高它们在可见光谱蓝区的反射比。
15.颜色分解中,青分色阴片由红滤色镜获得,因此,原稿上只有青色或黑色区域可使感光片露光而产生曝光密度。
16•奥斯瓦尔德色彩空间中,14 p I指色调是14的蓝,含白量为3.5%,含黑量为91.1%,蓝的含量为5.4%17•桑顿发现,用光谱400 nm, 540 nm, 700 nm的辐射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所产生的白光,与连续光谱的日光或白炽灯具有同样优良的显色性。
18.我们把普朗克辐射体作为低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把标准照明体D作为高色温光源的参照标准。
19.光电积分测色仪是直接测量色源的光谱反射率特性。
20.荧光通量发光强度与两个参数有关:1材料的荧光量子产出率;2材料吸收用来激发荧光的总光子数。
21.现代计算机配色方法的依据是色料混合理论。
22.国际颜色联盟ICC标准是以CMYK为模型的Profile色彩描述文件简答:1.简述四色复制中黑版的由来及具作用。
青、品红、黄3种理想油墨,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组成各种颜色,也能组成不同明暗的消色。
但由于油墨并不理想,使得复制出来的黑色不够黑,颜色的彩度也下降了,经重新套合后彩色印刷品是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尤其在深黑色区域更为严重,并存在一定的偏色。
因此,在实际复制中往往增加一个黑色来弥补上述的不足。
这就是四色复制的由来。
黑版的作用:加强图像的密度反差、稳定中间调至暗调的颜色、加强中间调和暗调的层次、提高印刷适性、降低印刷成本,主要是提高密度,纠正色偏。
2.简述扫描仪的工作原理。
原稿经扫描仪扫描,原稿上的色彩信息转换成不同强弱的光信号,由光电器件接收并转换成电压值,经模数转换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由计算机对数字信号进行各种处理。
3・简述光度学中研究黑体辐射的意义。
黑体辐射的研究在辐射度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有黑体光辐射量和温度之间存在精确的定量关系。
光辐射度量的绝对值是无法直接测量的,经常需要转换成其它可测物理量进行测量(如电量、热量等),因此,黑体温度的测量起到了确定辐射度量的作用,即黑体辐射在辐射度学中起到了基准的作用。
4.简述格拉斯曼色彩混合定律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色彩的三种变化:明度、色调、饱和度。
2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变化。
3・色彩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色彩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
4•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色彩光亮度的总和。
这一定律叫做亮度相加律。
5.简述自然色系统瑞典自然色系统是建立在6种心理上基本色感觉的基础上,这6种基本色黑色(S)、白色(B)、黄色(Y)、蓝色(B)、绿色(G)、红色(R)o并将基本色排列在六边形种,自然色系统(NCS)六边形的连线表示基本色对,然后任一颜色按照它与这六种原色靠近的程度,即所包含的个各色的量来进行评价和编排。
人们可以预见连续的颜色变化。
通常将基本色调表示成一个三维色度空间,这样就产生了NCS色调、NCS黑度(或NCS白度)和NCS色品度。
该系统形成的色立体用1412张颜色样品来描述,分40个色调,10个黑度和10个彩度。
自然色系统(NCS)注重人眼视觉对自然界颜色的认识分析,但不注重颜色空间的均匀性。
6.简述视频色彩中红绿蓝三原色荧光粉选择依据:高饱和度与发光效率低的折衷;保证三原色三角形的RG线尽量靠近光谱轨迹, 以复现比较饱和的红.橙、黄、绿一带的常见且引起美感颜色;饱和的蓝、绿一带的颜色是不常用的,所以GB线可以离开光谱轨迹稍远些,而不致产生不良效果。
7.简述光电测色仪特征及主要技术规格•标准照明体:输出D65、10。
视场下的色度值•色差4E: HunterLab. L*a*b*、AC*> AH*•准确度:AX> AY W ±1.5; Ax> Ay W ±0.02•重复性:AE*ab W 0.15•测色面积:020 mm、(|)2〜4 mm、两种•照明探测方式:FS-100 型0 / d、FS-200 型0 / 45FS-300型30o照明同轴探测FS-400 型d / 0、FS-500 型45 / 0FS-600型透射色差计(测量厚度10〜40 mm)•工作电源:AC 220 V±10% 50 Hz ±3%7.简述荧光染料工作原理(图示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