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生物酶解技术

第二章 生物酶解技术


验证试验:按原醇提取工艺进行3次试验,同时根据 正交试验优选结果对酶解工艺进行3次重复试验,结果 见表3。可见,两工艺重现性良好,但是加酶工艺比不加 酶收率提高了3.92%。
同样酶解技术可以用于提取黄酮类,皂苷 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蛋白质类,挥 发油。
二、酶解技术在中药成分转化中的应用 研究证明,白藜芦醇具有抗菌、抗癌、抗炎、抗过 敏、降血脂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是目前 研究较热门而有希望的抗癌药剂之一。 白藜芦醇在虎杖中主要以苷的形式存在,因此, 作者考虑将白藜芦醇苷转化成白藜芦醇苷元,这将 大大提高白藜芦醇的得率。(虎杖提取用乙醇)
3. 酶的比活力
指每毫克酶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
比活力 =
酶活力单位数(U) 酶蛋白质量(mg)
比活力是酶制剂纯度的常用指标 —— 比活力越大,表示酶越纯
三、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酶解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均有较高收 率,具有较大应用潜力,但该技术也 存在着局限性。酶法提取对生产条件 要求较高,为使酶发挥最大作用,并 将其用于工业化时,必须综合考虑酶 的浓度和底物浓度,温度,pH,作用 时间等对提取物的影响。
2.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较大。其原因有:
pH影响酶分子解离状态。
pH影响底物的解离,从而影响酶与 底物的结合。 极端pH的条件引起酶蛋白的变性。 每种酶只能在一定的pH范围内表现出它 的活性,且在某一pH值范围内活性最高, 其两侧活性都下降。∴ 酶促反应具有一最 适pH。
(二)酶解温度
温度升高加速化学反应
但酶的本质是( 范围( 度范围内活性随( 过实验考查来确定。 )所以温度超过一定 )升高而( )。 )所以对同一种酶在一定温
对于对不同药材酶的最适合的温度可以通
方法
实例1.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固定酶的用量,作用时间,酶解液的PH值 等相同的条件,将酶解液分成若干份,分 别控制不同的温度进行酶解反应,测定代 表性的有效成分为考查指标,根据含量多 少确定最合适的酶解温度
1.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会加快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蛋白会失 活,使反应速度下降
因此,在这双重因素的综合作用
下,酶促反应具有一最适温度。
四. 温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也不一样。动物酶的最适温度 一般在35~40℃,植物酶为40~50℃。 酶的最适温度并非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底物、作 用时间等因素有关。
是酶的辅助因子,有的是酶的辅助因子
的必要成分。 如: 激酶需要Mg2+激活
唾液淀粉酶需要Cl-激活
5. 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有机小分子: 一些还原剂,如抗坏血酸、半胱氨
酸,使含-SH的酶处于还原态
金属螯合剂,如 EDTA( 乙二胺四乙
酸 ) ,可络合一些重金属杂质,解除它
们对酶的抑制,从而使酶活升高。
单因素考查法(一)温度
(二)酶用量
酶解温度55,pH6.5酶解2小时纤维素酶
(三)酸碱度
固定纤维素酶的量,酶解温度,时间2h, 考查pH影响。
(四)酶解时间
固定:纤维素酶量,酶解温度55pH6.5考查 不同时间
二、酶解技术的工艺设计
实例1.苦荞茎叶粉中总黄酮酶法提取工艺研究 1.酶解液黄酮成分测定 2.正交实验设计
6. 抑制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抑制作用:有些物质与酶结合后,引起酶的活 性中心或必需基团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从而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
第三节 生物酶辅助提取中药成分的机制
原理
酶解破壁
纤维素酶 解提取
有效成分的提取
内切葡聚糖酶 纤维素酶 纤维素二糖水解酶 β-葡萄糖苷酶 β甘露聚糖酶 半纤维素酶 β-木聚糖酶 β-葡萄糖苷酶 β-甘露糖苷酶 β-木聚糖苷酶 果胶酶 聚α-1,4半乳糖醛酸的聚糖水解酶 果胶质酰基水解酶
(二)生物碱
生物碱一般采取方法? 酶法辅助提取率比传统方法显著增加,生 物碱结构无( )键, 不存在被酶水解问题。 实例3.贝母生物碱酶 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1)酶解条件单因素 考查
(2)酶解条件正交试验
温度
pH
由极差分析得到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度:A>D>B>C, 由此可见,酶解温度为主要因素,酶解时间为次要因素,其 次是pH值,而酶用量的影响最小。因此得到最佳提取条件: 提取温度为60℃,pH值为45,酶用量为2.5g/L,提取时3.5h
以70%乙醇为空白参比,10min后用1cm比色 皿于510nm测定吸光度,得芦丁的回归方程: Y=0.0749A+0.0022(R2=0.9961)。 苦荞茎总黄酮的测定:准确称取2.50g苦荞茎 叶粉,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水,按试验 设置的处理条件,在不同的加酶量、酶解温度 和pH值条件下,酶解不同的时间,然后升温至 90℃提取,离心去沉淀,用70%乙醇定容至 200mL,作为待测液。取3mL待测液于50mL 量瓶中,按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方法测定吸 光度,计算总黄酮的质量,并计算总黄酮得率 (总黄酮得率=提取液中总黄酮质量/苦荞茎叶 粉质量×100%)。
某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强,成为酶
的激活剂,某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
低,成为酶的抑制剂。
再如一些金属螯合剂如EDTA(乙二胺
四乙酸)等能除去重金属离子对酶的
抑制作用,也可视为酶的激活剂。
5. 激活剂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激活剂: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 主要的激活剂有: 无机离子: 主要是金属离子,它们有的本身就
反应速度和pH的关系见下图:
2. pH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酶的最适pH一般在7左右。也有很多例外,如胃蛋白 酶 的 最 适 pH 只 有 1.5 , 木 瓜 蛋 白 酶 (5.6) , 胰 蛋 白 酶 (7.8) 。酶的最适 pH 并非酶的特征性常数,它与底物的 种类、浓度等因素有关。
3.底物浓度的影响
1. 酶活力概念
酶的定量并非对其蛋白质进行定量, 而是对它的催化能力进行定量。
所以,酶的定量就是测定酶的活力,
也即测定酶促反应的速度。
2. 酶活力与单位
A.国际单位 (U)
这种单位是由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的。 在标准条件(25℃、最适pH、最适底物浓度)下, 酶每分钟催化 1 mmol 底物转化,这样的速度所代 表的酶的活力即酶的量定义为1个国际单位 (IU)。
一、 酶的概念
酶的概念—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的以蛋白质
为主要成分的生物催化剂。
生物体内的反应是在很温和的条件(
如温和的温度、接近中性的pH)下进
行的,而同样的反应若
在非生物条件下进行,则需要高温、
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
第二节酶反应的特点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酶反应的特点 酶的高效性 酶的专一性
第五节 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一、酶解技术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一)多糖 实例2.甘草多糖的酶辅助提取 运用正交设计法设计酶法提取工艺,采用 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酶法 提取甘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是温度40℃、pH 值5.0、加酶量5g•kg(-1)、提取时间5h。提 取率3.29%酶法提取甘草多糖速度快,提取 率高。
第二章 生物酶解技术
细胞壁的层次
生物酶解技术在中药提取 中的应用
胞间层(中层)(middle lamella):果胶类物质组成, 具强的亲水性和可塑性。 初生壁(primary wall): 细胞生长过程中,原生质 分泌,有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果胶,还含有酶和糖 蛋白。 次生壁(secondary wall): 细胞停止生长,原生质产 生的壁物质沉积在初生壁 内侧。由纤维素、半纤维 素和木质素构成。分内层 (S3)、中层(S2 )和外层S1 )。
2.复合酶的作用
由于植物组织细胞壁的多样性,有时采用 复合酶,但由于复合酶的作用广泛应考虑 对有效成分的多重影响。 有效成分含量明显超过单一酶 复合酶 综合作用 有效成分含量低于单一酶
复合酶解法提取三七皂苷结果比较
提取方法 皂苷含量(%) 平均
纤维素酶解法 9.46 8. 78 9.46 9.23 果胶酶酶解法 8.90 8.64 9.16 8.90 复合酶解法 11.26 11.38 10.97 11.17
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 化剂的107 ~1013 倍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 或一类的化学反应 酶所催化的反应一般是 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 行的。
酶的作用条 件较温和
二、酶活力与酶单位
酶活力:是酶促反应的能力。酶活力大
小就是指在一定条件所催化的某一化
学反应速度的快慢,即酶催化的反应
速度越快,酶活力越高,反之则表示 该酶活力低。
酶解优点
4.
提高提取率
3.
加速有效成分释放
2.
将植物组织温和分解
1.
选用纤维素酶
第 四节 生物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
一、酶辅助提取条件的优选 植物根茎类药材——纤维素酶 种子药材——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花类、果类——选用果胶酶 动物药材——蛋白酶
(一)酶的种类
1.酶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催化水解酶(纤维素酶)对苷类药材的影响P48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纤维素(cellulose): 由葡萄糖分子串联而成。 结构单位:微团(micelle) 、微纤丝(microfibre) 、 大纤丝(macrofibre) 纤维素的网络结构中交联半纤维素和果胶类物质。
第一节 概述
目前,生物酶技术在现代中药提取中正展
示着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许多企业和科 研单位的关注,并已经开始了在这一领域 的探索和应用。世界上广泛开展了有关酶 的性质的研究,至今已从动物,植物中发 现了两千多种酶,并有两百多种酶已得到 结晶。
多糖的酶及超声联合提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