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的治疗ppt课件
浓度依赖性
Cmax:MIC AUC:MIC
时间依赖性 T>MIC ×100%=%T>MIC
给药间隔
MIC
T>MIC
0
Time (hours)
AUC:药时曲线下面积;Cmax :高峰血药浓度
-
17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根据PK/PD的优化抗菌治疗
根据体外药敏试验,考虑细菌、感染部位、靶组织抗菌药PK 特性,制定最宜给药方案给药方案(给药剂量、间期、给药 方式、疗程)
➢腹腔感染的感染源控制 ➢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
-
12
IAI感染源控制原则
尽早介入的原则 损伤控制的原则 控制、去除感染源
➢引流、更换引流 ➢适度清创 ➢腹腔冲洗:再次剖腹或经原引流管 ➢确定性手术
-
13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目的
清除感染灶内细菌 减少复发的可能 尽快促进感染症状的消退 避免SSI
-
14
-
8
复杂腹腔感染(cIAI)
弥漫性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
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
胃十二指肠穿孔(24h未手术者)
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12h未手术者)
非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
腹腔脓肿和腹膜后脓肿
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
术后吻合口瘘合并腹腔感染
胰腺炎合并感染
-
9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复苏及器官功能支持 处理感染源
➢清除感染源 ➢清创坏死组织 ➢引流 应用抗菌药物 营养与免疫调控
非发酵:鲍曼不动(CR) 是中国特色
真菌感染以白念为主
-
22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l 数据来自2009年SMART中国监测试验n=19703
3.60% 3.00% 3.90%
1.30%
5.90% 8.90%
3.50%
13.20%
8.60%
48.10%
大肠杆菌 产ESBL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阴沟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克雷柏产酸菌 产气肠杆菌 其他
腹腔感染的治疗
-
1
提纲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腔感染的分类 腹腔感染的治疗原则 腹腔感染的抗菌治疗 总结
-
2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膜腔或腹膜后有病原微生物生长,并导致了宿主的炎症 反应(Sepsis)= Intraabdominal sepsis
Mazuski JE,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7 Dec; 8(17): 29333-45.
-
19
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
胆道
正常无菌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肠球菌
近端小肠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乳杆菌属 链球菌 类白喉菌 肠球菌
远端小肠 脆弱拟杆菌 梭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消化链球菌 肠球菌
胃 链球菌 乳杆菌属
结肠 拟杆菌属 梭菌属 大肠埃希菌 肠杆菌属 克雷伯菌属 消化链球菌 肠球菌 及许多其他菌
-
20
常见腹腔感染类型的微生物学
常见感染类型
胆囊炎 远端小肠穿孔所致的感染 近端小肠感染 阑尾炎 脓肿 结肠来源导致腹腔感染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常见病原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肠球菌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脆弱类拟杆菌、梭菌属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 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厌氧菌(拟杆菌属)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属、肠球菌和脆弱拟杆菌 绝大多数为厌氧菌感染 更常见对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等耐药菌株
Weigelt JA, et al. Clevelan-d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0 (suppl. 4):2s129-37.
腹腔感染病原学特征
不同穿孔部位
不同类型腹膜炎
社区获得/院内获得
总体腹腔感染:ESKAPE KA 在院内获得IAI增加
总体腹腔感染:肠杆菌:ESBL+/ KPC;
Hawser et 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09: 52835–588
宿主
•免疫力 •植入物 •肝肾功能 •初始治疗 •手术
•临床疗效 •细菌清除 •患者依从性 •耐受性 •费用/效益
•联合
抗生
宿主
•不良反应
素 药代动力学
•ADME •给药方案
细菌
临床转归
微生物学(原发疾 病及状态)
•细菌-
16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以MIC为指导腹腔感染的精准治疗
Concentration
-
10
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
复苏与器官支持的目的
促进病人的直接恢复 ➢ 大手术、创伤术后、感染源控制手术后
或暂时恢复,赢得病因治疗的机会 ➢ 腹腔感染 ➢ 皮肤软组织感染 ➢ 有计划多次剖腹术
-
11
复苏与器官功能支持
复苏可以很成功 脏器功能支持水平可能很高
但作用有限 因为病因治疗(感染源控制)是决定性的
-
6
第三型腹膜炎
继发性腹膜炎经治疗后症状仍持续或48小时 后症状复发 特点:
➢医院获得性感染 ➢多为耐药菌 ➢可能为肠道菌群易位
-
7
复杂腹腔感染(cIAI)
单纯腹腔感染:病灶可完全切除,仅需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
复杂腹腔感染:感染源经外科处理后,仍残留细 菌,需使用抗感染药物
严重腹腔感染:伴有脓毒症、重症脓毒症或脓毒 症休克的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的定义
腹膜炎
腹腔感染
-
4
腹腔感染的定义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 原发性腹膜炎 ➢ 继发性腹膜炎 ➢ 第三型腹膜炎
腹腔脓肿
➢ 膈下脓肿 ➢ 盆腔脓肿 ➢ 肠袢间脓肿
-
5
腹腔感染(IAI)中的新概念
第三型腹膜炎 复杂腹腔感染 严重腹腔感染 以感染获得地点划分
➢社区获得性腹腔感染 ➢医院获得性腹腔感染
腹腔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时机
临床怀疑腹腔感染
➢在明确感染发现前 ➢在获得细菌学资料前 明确的腹腔感染
➢B超或CT ➢腹腔穿刺 ➢手术 ➢明确有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紧随复苏之后,以避免有些药物的毒性作用,如氨基 糖苷类抗生素
在腹腔感染手术操作前-15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药效学
•抗菌谱 •PK/PD •杀菌剂/抑菌剂 •PAE(Postantibioti c Effects )
目的:达到最大的体内杀菌效果和最佳临床疗 效,避免耐药菌产生,即优化抗菌治疗
-
18
抗生素的选择与应用策略
经验性用药与目标性治疗
依据感染部位的病原学特点及宿主的情况选择抗菌方案 在经验性用药前,取得细菌学资料,如腹腔脓液培养,血培 养 取得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抗菌药物
➢ 反应良好,不予更换 ➢ 无法控制感染时,更换用药除体外培养结果,还要结合病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