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技术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免疫荧光染色诊断产品申报科室: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预计开始时间:2014年12月填报时间:2014年11月11日医疗新技术项目基本信息简表附件:1.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的建议书2.生殖感染病原体检查项目开展建议3.具体项目推荐书附件一免疫荧光快速检测法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的建议书为提升临床生殖道感染病原体检测效果和创造更为客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建议科室开展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免疫荧光法检测项目,具体包括沙眼衣原体、阴道加德纳菌、奈瑟氏淋球菌、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单纯疱疹病毒II型共6种病原体的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单项检测的重庆市单独收费编码价格为95元/例,预计每月的样本量约在1000-3000例左右。
一、在妇、产科开展免疫荧光技术的背景生殖道感染(RTI)是由于受细菌、病毒、衣原体、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引起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病、滴虫性阴道炎、性传播疾病(STD)等。
有资料显示,生殖道感染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3.3-5.9,所以说生殖道感染对广大育龄妇女的危害远大于男性,该系列疾病严重威胁到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和身心健康,目前已成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的生殖健康和公共卫生问题。
曾有机构对在妇科门诊和产前检查门诊就诊的患者中进行调查,18岁-45岁的育龄妇女中STDs的患病率高达34.85%,对于育龄妇女而言,生殖感染的危害不仅限于妇女本身,同时也会对下一代的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不孕不育、早产、死胎、畸形和出生缺陷的发生,因此生殖道感染还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大问题。
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阴道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等。
由于引起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所致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因此临床诊断上需要能够在妇科门诊和产科产前检查中做到对上述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这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控制性传播疾病流行以及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DFA )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医学检验技术,其原理为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素直接标记在抗体上,与样本中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特异性荧光成像,该方法结合了免疫学和形态学的双重优点,适用于病原体快速检测。
该检测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验速度快,一个小时出结果,并且操作简便,对环境、设备要求低,适合于在妇科门诊和住院检查和产科产前检查使用。
二、开展该项技术的必要性:生殖感染疾病严重影响广大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自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把一些因性接触或类似性行为而传染的疾病统称为性传播疾病 (简称STD),STD的范围越来越大,包括由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白色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等在内的一系列病原体单独或混合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其感染率也越来越高,在我国有生殖感染症状的育龄妇女比例高达34.85%,已婚育龄妇女的既往生殖感染率高达73%。
同时生殖感染疾病发病率目前也正以30%的速度逐年增长。
生殖感染疾病在妇科和产科的危害性涉及到诸多方面,具体表现在:(1)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所导致的严重妇科疾病包括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急慢性输卵管炎、宫颈炎、生殖器疱疹、不孕不育、异位妊娠、早产、流产等。
(2)在产科上生殖感染还会对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影响,当孕妇为淋病患者时,多达35%的妊娠结果为自然流产和早产,多达10%为围产儿死亡;当孕妇衣原体未经治疗,新生儿先天性感染几率为30%,每年有数千名新生儿因此而失明;阴道加德纳菌的感染可导致新生儿早产、低体重儿,在孕期引起的上行感染会导致胎儿停止发育;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也会经软产道感染到新生儿,病毒会侵犯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高达50%,中枢神经受到感染后的正常发育率不到10%;(3)生殖感染还可增加育龄妇女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欧洲的研究人员发现,衣原体感染者罹患宫颈癌的危险概率远高于正常人群。
(4)生殖感染会增加多种疾病混合感染的危险,例如淋病患者感染衣原体、支原体的概率为非感染者的3-5倍。
综上所述,STD不单纯是疾病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快速、准确诊断STD对预防性传播疾病及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免疫荧光法具有特异性强、简便快速的特点,可用于性活跃的高危人群的广泛筛查。
目前,国内已有大型医院用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查CT、UU,该方法特异性高、诊断周期短,易于门诊患者所接受。
我们认为该方法针对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白色念珠菌、阴道加德纳菌等引起STD的系列病原体检测是切实可行,也是非常必要的,其特异性强、诊断周期短等技术特点,也是非常适合于门诊患者的,因此我们申请在妇科门诊和病房、产科产前检查中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来进行引起STD系列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阴道加德纳菌、白色念珠菌等)的检测。
三、采用免疫荧光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与现有同类技术的比较在临床和实验病理学及免疫学中,免疫荧光则首先用于检测细胞内或细胞表面的器官特异性、组织特异性或细胞特异性抗原的存在,尤其在性传播疾病方面应用甚广,可直接检测感染部位病原体及潜伏期病原体。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半小时出结果)、经济,更适合高危人群的快速筛选。
如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沙眼衣原体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检测人体内的沙眼衣原体抗原。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但可检测细胞内的衣原体,亦大大减少了非特异荧光染色,使敏感性和特异性显著提高。
还可用于不易运送和保存的标本检测。
近年来许多人把免疫荧光法(IFA)作为一项“扩大的金标准”来鉴定培养和非培养法结果相异的标本,其敏感性为80%~90%,特异性更是达到95%或以上。
目前,国内外STD疾病检测主要使用培养法、PCR 法、快速生化法等,这些方法各具特色,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生殖健康发展的现状,无法解决病原体计数缺乏可靠性、发病率高而阳性率低等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1)培养法病原体用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生长极缓慢,例如支原体一般需48小时。
而且细胞培养需专业化技术、试剂和设备,要求较高,目前临床一般不采用,仅在科研单位进行科研活动,或作为新诊断试剂方法学评价的金标准。
培养法不能快速检测生殖道病原体感染,一般2~3天才能出结果。
以下为培养法检测所需时间:(2PCR 反应有较高的灵敏度,对实验条件、试剂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都较高,操作不当易造成错误判断,并且PCR 定性试剂一般没有药监局批准文号,临床上使用应慎重。
定量试剂有药品批准文号,但面市不久,尚处于推广中。
科研单位使用PCR试剂一般用于鉴定血清型,而医疗单位使用PCR 定量试剂多用于临床疗效观察。
(3)快速生化法由于支原体生化酶反应速度和特异性都存在问题,目前尚无检测支原体快速生化法试剂,但衣原体已有此方法学试剂。
国内开发的生殖道CT生化检测试剂即为此类,它是根据CT侵染上皮细胞后产生的独特的化学结构,配以生化酶试剂与之反应,观察变色与否判断结果。
临床观察资料表明,该检测法能够作为生殖感染诊断的辅助检测法,能够对生殖感染病原体做定性判断,并且识别率与试剂有很大关系,国内生产的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的阳性检出率为31%~37%,比较而言,国外生产的金标法快速诊断试剂的阳性检出率较高,达到70%以上,但成本较高,临床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四、免疫荧光操作规程1、涂片:将样本轻缓涂抹在载玻片上,充分晾干。
2、固定:使用甲醇或丙酮固定5分钟,自然晾干。
3、染色:使用移液器及一次性吸嘴汲取5ul免疫荧光试剂,均匀滴加在玻片涂样处,置于37℃温育箱孵育,孵育时间20-30分钟。
4、洗涤: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缓缓冲洗玻片多次,每次5~10秒钟,再将玻片自然晾干。
5、观察: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阅片,在100X物镜下寻找发苹果绿色荧光的目标物,全部流程耗时约1小时,批量开展,批量出彩色图文报告。
五、人员及设施、设备条件1、试剂采购选用获得国家药监局注册证的正规试剂,确保试剂的有效性;2、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检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3、在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的情况下,不会对实验员造成有危害的副作用。
4、免疫荧光法应用于体外诊断,为非介入性测量,因此不会对试验对象产生任何伤害。
5、荧光检测仅需一台荧光显微镜即可完成,不需添购大型仪器设备。
彩色图文报告清晰明了,用药指南明确,收费价格合理,科室效益好。
附件二生殖感染病原体检查项目开展建议(妇科、产科、不育不孕)造成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奈瑟氏淋球菌、加德纳菌、念珠菌等。
由于病原体种类多,所致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因此通过临床实验室对上述病原体的快速准确检测,从而对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殖健康、控制性传播疾病流行、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沙眼衣原体(C.T.)是造成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近年来,由沙眼衣原体感染而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等已超过淋球菌感染而居性传播疾病之首。
沙眼衣原体感染后,约70%女性和50%男性为无症状,86%女性和55%男性感染者持续感染时间为1年以上,易造成更为严重的逆行感染,可致尿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及盆腔炎,且引起不孕不育。
对怀孕可致早产、流产、胎膜早破、胚胎停育等严重妊娠并发症,另产道感染可致婴儿急性结膜炎。
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可导致新生儿眼炎或肺炎,其危险性分别为20%~50%和10%~20%。
临床诊断沙眼衣原体必须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
奈瑟氏淋球菌(N.G.)是造成淋病的病原微生物,引发以泌尿生殖道化脓性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性传播疾病。
妊娠期感染淋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宫内感染易致自然流产、早产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分娩时母婴垂直传播,可致新生儿淋病性结膜炎。
阴道加德纳菌(G.V.)是引起细菌性阴道病(BV)和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在BV 的微生物菌群中处于优势地位,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非正常菌群,已被确认为BV的重要病原体。
在BV患者与健康人群中,加德纳菌的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加德纳菌抗原检测可作为BV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结合临床表现进行BV诊断。
同时临床研究表明,加德纳菌感染还与不孕不育、异常妊娠高度相关,可引起输卵管妊娠、胎膜早破和新生儿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不孕和不良怀孕史患者中30~40%可检出加德纳菌,配偶之间互感率高达90%。
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对于妇产科疾病以及不孕不育的预防和诊断有着较为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