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小升初家长们的一封信

给小升初家长们的一封信

给小升初家长们的一封信家长朋友:您好!受家委会委托,给您提一些建议,我深感荣幸深感责任重大。

根据平时的了解,我们多数家长最大的困惑就是:小的时候,为了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没给孩子学习的压力,没为各科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甚至没有培养起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积极的进取精神,现在小学升初中,中考在望,时间紧迫,知识繁难,该怎么拉近和学习优异的同学们拉下的巨大差距?初中的学习和小学截然不同。

小学时间漫长,主科较少,淡化考试评比,侧重全方位素质教育,注重全班整体的发展;初中时间短暂,主科众多,完全依照分数排名,需要为中考高考的分层次选拔人才服务,是从普及教育迈向分层教育的过渡,更注重同学们各自的特点和发展。

面对考试的压力,同学们甚至家长们在初中阶段将感觉十分紧张与忙碌,压力大到甚至不能担当。

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叛逆,偶尔和父母生活的压力碰撞,使得初中的学习生活往往波翻浪涌,家庭矛盾冲突激烈,导致相当多的家庭束手无策焦虑痛苦。

鉴于本人的切身体会,我冒昧地向各位家长朋友提一些建议:一、请高度重视初中的学习和教育。

萧山是片富饶的土地,也是违法犯罪高发的地方,孩子们普遍不能吃苦受累。

如果家长不对孩子有精神上的更高要求和品行上的严格锤炼,所谓“富二代”的不良习性恐怕和您希望孩子富足平安享受一生的夙愿南辕北辙,令您悔不当初。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思维要与时俱进,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知识浅薄必将陷于无知的茫然。

知识、能力,不仅有关生存的物质,更有关生活的幸福,我们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产生对知识的仰望,对求学的重视,才能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指引孩子重视学习。

今天的学校教育也并不是脱离社会的书本教条,教学的改革已越来越重视知识的实践意义,学好教学科目有利无害,敬请各位家长高度重视学校教育,尽力支持学校工作。

二、请严格培养孩子的言行礼仪和规则意识。

孩子小的时候彬彬有礼是可爱,调皮捣蛋也是可爱,我们总相信:孩子大了就会懂事的。

事实上,人小事小,人大事大,初中的孩子已经完全能够做出令大人瞠目结舌气急愤怒的坏事,甚至可以滑向罪恶人生的邪路。

三十六计,防范为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要引导孩子用礼仪树立自己的优雅风度,要劝导孩子遵守规则以适应法制社会。

俗话说:“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

”一个班级,如果有了几个调皮捣蛋甚至以叛逆为乐以对抗师长为荣的学生,那么不仅是老师将操心劳神身心疲惫,损耗大量用来教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其他同学的成绩也会受损、品行容易低劣。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幼不学,老无为。

”只有家长细致严格教育孩子,老师认真负责严谨教学,孩子文明上进努力求知,我们才可以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让孩子出淤泥而不染,在成长分流中始终保持光明的前途,赢来人生理想的收获。

三、充分利用暑假,调整心态,培养习惯。

心态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人的一生有三个性格塑造期:婴幼儿时期、青春期、更年期,其中青春期是影响最大的,可塑性最强的。

古训“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但并非改变不了,只是难了一点。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一个暑假加上七年级期初学校重抓行为习惯的一个月,时间正好。

我们必须利用小升初换新学校的有利契机,培养孩子更好的习惯。

(良好的心态见附录一,良好的好习惯见附录二。

)四,广泛阅读,弥补知识。

小升初正是广泛阅读的最佳时期。

小学时,语文数学是主科,班主任往往也是语文数学老师,孩子们会非常重视这两门学科的学习。

初中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都是主科,并且因为数学、英语、科学都是全新的知识,考试分值占比又较重,语文往往沦为主科中的副科,班主任也多数不是语文老师,同学们往往仗着小学的底子,支撑着过日子,等到发现文章的内容几乎读不懂了,语法知识与解题思路都茫然无措了,才后悔莫及,却难以急功近利地补课提升,终于遗憾毕业。

初中学科繁多,又无一可以丢下,那么我们结合各科特点,应该理智地在小升初的早期就提前攻克语文、英语两门自学性质强、补习效果慢的文科。

语文,可以总结小学的各项知识,为初中夯实基础。

提前预习课文,将字音、字形、词义、诗文读背等简单知识掌握了,提前将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原版仔细阅读了,将常见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熟悉了,为初中学习其他科目让出时间,保证各门学科到后来齐头并进。

英语同理,复习小学已学知识,提前读背初中的英语单词,多读多背多说,建立起良好的语感。

光读背不够,还得适当练习,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阅读书目见附录三)五、加快言行速度,提高做事效率。

初中学科众多,知识庞杂,早出晚归,作业量大,必须要思维敏捷,行动快捷,才能保证各科作业按时完成,才能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持久的战斗力,才能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要强化学习的紧迫感,见缝插针抓紧学习,经常对比学习效率并及时调整,不断反省学习方法并不断改进。

家长要给孩子配备闹钟、手表,观察、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并建立动态发展图表,提醒孩子自觉地注重速度的提升。

无数个例证明:效率就是成绩!六、外出游学,增长见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书本知识高于现实生活,但源于现实生活。

家长尽量抽空,多带孩子们外出游玩,游玩过程中,无论是自然风物,还是人文风俗和文物古迹,都要耐心观察仔细研究,追本溯源探因求果,要有知识收获和图文记录,最好能写成文章,参加各种作文竞赛或者实践评比。

七、适当参与家务,言行孝敬父母。

话说千遍不如事做一遍。

真理从辩论中来,幸福从劳动中来。

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

孝,是一切善行之首。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爱他的父母。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培养孩子的美德,却又常常因为自己的慈爱宽容放弃让孩子孝敬,白白丢失了塑造孩子美德的最佳资源。

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孩子对父母无尽的感恩言行,可以极大地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和意志力。

让我们面对孩子的艰辛残忍一下吧,孟子说得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八、家长要多学习,与孩子一起成长。

生养孩子没有彩排,中国也没有婚姻培训,面对“赏识教育”“虎妈狼爸教育”“顺应天性教育”等等五花八门的教育理念,我们要保持镇定:没有满足所有孩子的教育理论,适合你孩子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达到了目标的教育就是成功的教育。

十八年的亲眼目睹,我感觉亲子关系协调程度并不完全跟家长的文凭特长有正比关系,孩子服气的家长要么自身学识渊博令孩子崇拜服气,要么学识浅薄但谦恭自持尊重孩子,他们共同的特点都是极其在乎孩子心灵健康、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

拼爹时代,父母的高度奠定着孩子的起点,为了孩子的高度,为了家庭的幸福,我们还是应该迫使自己将早已被功利俗务磨得毛躁的心沉浸下来,和孩子一起研究课本知识,和家长帮们一起探讨育儿心经,为孩子在人海沉浮中指引方向鼓掌呐喊保驾护航。

我们应该多逛逛书店,多看看网页,多加几个育儿部群,为孩子学习点心理学知识,为孩子分担一点学习重任,为孩子的身体健康研究食谱。

终身学习时代,要好学不倦,要和孩子一起成长,直到最后,和儿子成兄弟,和女儿成闺蜜。

不知不觉,已啰嗦至此,粗识浅见,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吾家有女初长成,前途艰辛心忐忑。

家长朋友们,我可能是您孩子初中三年的老师,我肯定是您共同面对孩子成长的朋友,让我们集思广益共同努力,让我们帮助孩子早日成才!此致敬礼高一未妈妈2015.6.16附见下一页附录一:孩子应该有的良好心态乐观开朗的情绪进取竞争的精神独立自主的个性感恩回报的爱心坚韧的意志品质自尊自信的自我价值耐受挫折的强大内心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尽力而为的平常心善解人意的同情心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附录二:学生应该有的良好习惯制定计划严格执行规律作息遵守规则尊重老师按时上学预习复习专注听课积极回答有疑必问仔细审题发散思考独立作业认真书写文具整理切磋研讨客观评价整理错题归纳概括讲求效率查阅资料关心社会追求进步卫生整洁言行文明安全出行谨慎防范参加劳动附录三:人教版教材规定初中阶段必看的阅读书目七年级:《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鲁宾孙漂流记》八年级:《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海底两万里》《名人传》九年级:《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格列佛游记》《简·爱》个人推荐的阅读书目《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至少一套)《弟子规》《论语译注》《诗经》《三国演义》《三国志》《红楼梦》《安意如作品系列》《美的历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射雕英雄传》《鲁迅全集》《围城》《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我与地坛》《目送》《草房子》《看见》《边城》《林清玄散文》《徐志摩诗集》《希腊神话与传说》《夏洛特的网》《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世界十大名著》《时间简史》《麦田守望者》《欧亨利短篇小说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集》《契诃夫短篇小说集》《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集》公益论坛纪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百家讲坛:于丹的《论语感悟》康震的《唐宋八大家》《名家谈文学》电影:《冲出亚马逊》《阿甘正传》《国王演讲》《霍金传》《后天》《哈佛女孩》电视连续剧:《东周列国·春秋》《大秦帝国》《汉刘邦》《汉武大帝》《贞观之治》《武则天》《精忠岳飞》《大明王朝》《孝庄秘史》《康熙王朝》《走向共和》八十年代版《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