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

刑法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____自己的行为,从而对自己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A,预见和辨认B,认识和控制C,预见和控制D,辨认和控制2,甲与乙有仇,遂寻机报复。

一日,甲得知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朝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难忍,便返回家中。

甲的行为属于____。

A,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3,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让丙向乙瞄准吓唬乙,结果乙中弹身亡。

甲、丙 ____。

A,构成共同犯罪B, 不属于共同犯罪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D,分别构成不同的犯罪4,甲把乙腿打断后流血不止,甲及时将乙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若及时止血,乙无生命危险,医生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一直拖延至乙失血过多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____。

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重伤罪C,故意伤害罪,且犯罪中止 D,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犯罪中止5,甲盗窃2000元被捕后为减轻罪责,谎称某乙教唆他盗窃并平分赃款,致使乙被捕,经查乙无教唆和分赃行为。

甲的行为构成____。

A,一罪B,数罪C,连续犯D,牵连犯6,郑某盗窃提包一个,回家后发现内有2000元人民币,还有一支手枪,于是将钱挥霍,将手枪藏于家中拒不交出。

郑某的行为属于____。

A,牵连犯 B, 连续犯 C, 想象竞合犯D,吸收犯7,张某犯赌博罪,该罪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张某的追诉期限为:____。

A, 三年B, 五年C,十年D,十五年8,某乙犯抢劫、强奸、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10年、5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____有期徒刑,符合数罪并罚的原则?A, 25年B,15年C, 10年D,5年9,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____。

A, 有认识 B,有意志 C,无认识也无意志 D,无意志10,不属于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是____。

A,刑罚处罚B,免于刑事处罚C,非刑法处罚D,追缴赃物11,某甲欲杀死张氏母子,但因张氏的哀求和婴儿的哭泣而生怜悯之心,下不了手,恨恨而去。

某甲的行为属于____。

A, 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12,孙某错把张二当张三杀死,孙某应定为____。

A, 故意杀人既遂B,过失致人死亡C, 故意杀人未遂D,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13,江某举枪射杀站在悬崖边的高某,枪响后,高某应声坠落悬崖。

经法医鉴定,高某只有坠落伤而无枪伤。

推断:高某被江某枪声惊吓落崖身亡。

江某的行为应定为____。

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既遂C, 过失致人死亡D,意外事件1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____。

A,可以免除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5,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适用假释的法定条件之一是实际执行____年。

A, 20 B,15 C,10 D,516,对于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____。

A,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处罚D,应当从轻、减轻处罚17,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犯罪的____。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8,非法拘禁罪属于____。

A,牵连犯B,结合犯 C,连续犯D,继续犯19,吴某在村边的山上打猎,发现距其100米左右的山坡上离房舍不远的草丛中有一物体时隐时现,认为是野兔,乃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个小孩的肩部,造成重伤。

吴某的行为属于____。

A,故意犯罪B, 过失犯罪 C,意外事件 D,不构成犯罪20,某日完8时许,甲与其妻乙闲谈之后出外串门,乙呆在家里做针线活。

约一刻钟候,同村的丙(男,32岁)到甲家来借铁锹,见甲不在家,只有乙独自在家,顿起淫念。

先是动手动脚进行调戏,后竟撕扯乙的衣裤,乙惊慌之中从炕沿上火盆里抓起一把碳灰扬在丙的脸上,丙的眼睛被灰迷住,不能视物。

这时,乙大呼救命,丙害怕,便向外逃窜。

在门口遇见赶到的甲,乙对甲说:“丙要强奸我!”甲大怒,顺手操起一根木棍向丙头颅猛打数下,丙当即死亡。

对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____。

A,防卫过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B,符合无限防卫条件,不负刑事责任C,事后防卫,属于间接故意杀人D,防卫过当,属于过失致人死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凡多选或者少选者,均不得分)1,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包括:____。

A, 危害结果 B,行为时间 C, 因果关系D,行为地点2,不作为成立犯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有:____。

A,行为人赋有基于特定的事实和条件而产生的B,行为人没有履行该义务C,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该义务D,行为人未履行义务的行为引起了危害结果3,下例属于犯罪未遂的有:____。

A,甲欲开枪杀乙,扣动扳机数次,枪都未响,悻悻而归,经查验该枪无撞针;B,甲欲毒杀乙,在乙常用的水杯内下了毒,乙欲端杯喝水,失手打碎水杯;C,甲从某银行盗出一个装满了的钱袋,回家打开一看,全部都是练功钞;D,甲朝乙胸腹部连捅数刀,乙倒地,甲认为乙无救,于是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派出所赶到现场见乙还有气息,速送医院,乙得救。

4,丁某拦路强奸一女青年,拦住后发现是小学同学,不好意思,转身逃走。

丁某的行为属于____。

A, 不构成犯罪B,强奸中止 C,强奸未遂 D,构成犯罪5,魏某多次提出离婚,但其妻许某拒不同意。

一日晚,魏某把事先准备好的40多片苯巴比妥碾成粉末,与麦乳精、白糖混在一起,冲开水给患感冒的许喝,许喝后中毒处于极度昏迷状态,魏某趁机用匕首刺入许的胸口,致许当场死亡。

魏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____。

A,故意杀认罪B,故意杀人既遂C, 投放危险物质D, 故意杀认罪与投放危险物质6,杨某因宅基地问题与李某发生矛盾,便当着李某的面说:“你当心点,总有一天我会杀了你。

”李某为了防备杨某,准备了一把猎枪。

一日晚十时许,李某听见外面有声响,遂提枪出门,发现自家园子的栅栏后面有一人影,李某认为是杨某,欲置杨某于死地,便对距其25米远处的人影开了一枪,结果将在此捉迷藏的赵某打成重伤。

对李某的行为应定认定为____。

A,故意杀人未遂B,过失致人重伤C,对象认识上的错误D,故意杀人未遂和过失致人重伤7,刑法规定的量刑情节有:____。

A, 从重情节B,从轻情节C,加重情节D,减轻情节8,张某,男,39岁,农民。

一天,农民马某挖菜窖,占了张某家的地,张某便找马某讲理。

马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力壮,打了张某。

张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想伺机报复。

第二天,张见马的15岁女儿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念头,但又怕自己打伤小女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他报酬,叫儿子去打马某的女儿。

小儿子受到父亲的怂恿下,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马某的女儿的小腿就是一铁锹,顿时将其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

终因流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对于本案的下列表述,那些是正确的?A,张某与其儿子构成共同犯罪B,张某独立承担刑事责任C,张某属于间接正犯D,张某属于教唆犯9,存在未遂形态的犯罪类型有:____。

A, 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10,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有:____。

A,主观目的的合法性B,行为的限制性C,主体种类的限制性 D,行为的限度性11,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____。

A,罪刑法定原则B, 罪责自负原则C,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D,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12,缓刑适用的条件有:____。

A,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B,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C,不是累犯D,不是惯犯13,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____。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D,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14,甲和乙是某机械厂的工人,二人经常迟到早退,因而多次遭到车间主任丙的批评。

二人遂怀恨在心。

一天,甲对乙说:“丙真不是东西,揍他一顿,给他点颜色看看。

”乙同意。

当晚,甲和乙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截住丙,对其拳打脚踢,甲向丙的臀部和大腿踢打数下,乙拾起路边一块砖头向丙的头部狠击数下,丙当场死亡。

对本案的认定,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A,甲和乙共同犯罪B,甲和乙均构成故意杀认罪C,甲构成故意伤害罪D,乙构成故意杀认罪15,刘某是某运输公司卡车司机,一日清晨去东郊来货。

中途遇到他的朋友赵某要求搭他的车去东郊。

刘某叫赵坐到驾驶室,然后继续开车。

当车行至一条大街拐弯处时,刘突然发现对面驶来一辆吉普车。

刘平日驾驶技术欠佳,经验不足,遇事容易慌乱。

这时如果刹车止动,就不会出任何问题。

但刘生怕两辆车相撞,遂不顾一切地突然向右打方向盘。

由于车速较快,打方向突然,赵某身体失衡,将车门撞开摔到车下,造成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关于刘某的行为是否是紧急避险和对赵某的死亡应否负刑事责任的下列表述,那些是正确的?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避险过当C, 属于假象避险 D,应当负刑事责任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均属于有权解释。

2,对想象竞合犯依照从一重的原则处罚。

3,凡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一律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4,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不能大于危险可能造成的损害。

5,凡为共同犯罪提供帮助而未具体实行犯罪的,是次要的从犯。

6,凡必要的共同犯罪只能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

7,被胁迫参加犯罪且起次要作用的是胁从犯。

8,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发现犯罪人还有漏罪,应当把原判刑罚与漏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

9,郑某到田家盗窃一稀世珍宝,进入藏宝室,正开藏宝室保险柜,忽然听到屋外有许多人脚步声,只好仓惶逃走。

郑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10,一70岁老人挤公共汽车,两手扒车门,双脚蹬在脚踏板上向上挤,其前面的青年人甲被挤,怒火中烧,抬腿将老人蹬下车,老人被蹬下车后平摔在水泥地上,当场死亡。

甲对此在主观上属于间接故意。

11,郭某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在服刑4年后趁机潜逃,后又犯盗窃罪,被抓获后,法院对郭某一脱逃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对郭某决定执行的刑罚应是在10年以上19年以下。

12,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境内,就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13,刑事责任年龄指的是实足年龄,即周岁。

满周岁是指从周岁的第二天起算。

14,有期徒刑的刑期为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15,刑罚的目的就是惩罚和预防犯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