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教学大纲(2000年3月)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技工学校企业供电专业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工厂企业供电系统;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及维护;电气设备及运行;互感器及运行;工厂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防雷与接地;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与无功补偿;工厂电气照明;工厂变配电所的安全用和运行管理等。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系统地介绍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知识、基本理论及工程实用设计计算方法和运行维护的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企业供电系统的构成、负荷计算、无功补偿,以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
熟悉配电线路、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工作原理。
掌握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判断和处理方法,节能措施、防雷保护措施、工厂电气照明技术和安全用电运行管理等知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企业供电系统及运行课程是一门以实际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性课程,其教学过程要密切联系实际。
(2)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同其他课程,特别是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变压器、电工仪表与测量等相配合。
(3)在教学方法上应结合课程内容积极采用电化、实物、模型、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增长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试验技能。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电力系统概述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力生产过程,熟悉电力系统的组成及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熟悉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教学内容:§1—1 电力生产过程一、火力发电厂二、水力发电厂三、核能发电§1—2 电力系统简介一、电力系统的组成二、联合电力系统的优越性三、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1—3 电力网的额定电压§1—4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一、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三、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教学建议:在讲授电力生产过程时,应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让学员通过录相直面地了解电力生产过程。
第二章工厂企业供电系统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工厂企业供电方式,熟悉工厂企业高压配电网络的构成,理解负荷曲线和负荷率的概念,熟悉计算负荷的确定方法。
教学内容:§2—1 工厂企业供电方式一、负荷分类二、供电方式三、供电电压的确定四、供电电压的调整§2—2 工厂企业高压配电网络一、放射式网络二、树干式网络三、环状式网络§2—3 工厂电力线路一、架空线路的结构二、电力电缆的结构和种类三、电力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2—4 计算负荷的确定一、负荷曲线和负荷率二、计算负荷的确定三、工厂企业总计算负荷的确定四、工厂企业变压器容量和系数的确定第三章电力变压器的运行及维护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变压器运行中允许温度、允许温升的关系,掌握变压器运行方式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掌握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的内容,掌握变压器的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
教学内容:§3—1 变压器允许的运行方式一、允许的温度和温升二、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三、变压器电源电压变化的允许范围四、三相电流不平衡时的运行方式五、变压器的运行§3—2 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一、变压器的效率二、变压器的经济运行§3—3 变压器运行中的检查和维护一、变压器的外部检查二、变压器的负荷检查三、变压器停电清扫四、变压器的异常现象§3—4 变压器的试验一、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和大修项目二、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项目三、试验方法实验一变压器线圈绝缘电阻的测定及吸收比测量实验二变压器线圈连接组别的测定实验三变压器的空载与短路试验教学建议:1.讲授此章内容必须在学生学完电机与变压器课后进行。
2.有条件的学校讲授变压器试验内容时应结合做绝缘电阻测定试验,变压器线圈连接组别的测定实验,工频耐压试验。
第四章工厂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及运行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工厂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熟悉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熟悉变配电所高、低压电气设备的功能、结构特点、基本原理,掌握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和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知识。
教学内容:§4—1 变、配电所的主接线方式一、对变、配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二、高压断路器三、高压负荷开关四、高压隔离开关§4—3 熔断器一、熔断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二、熔断器的典型结构三、熔断器的选择§4—4 母线和绝缘子一、母线二、绝缘子§4—5 成套配电装置一、成套配电装置的作用、特点二、配电装置的分类三、高压开关柜四、低压成套配电装置§4—6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一、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电气设备二、按短路情况校验电气设备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4—7 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一、概述二、倒闸操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三、倒闸操作实例§4—8 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一、高压断路器的运行检查及故障处理二、隔离开关的运行检查及故障处理三、高压负荷开关的运行检查及故障处理四、高压熔断器的运行检查及故障处理教学建议: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从事工厂供电进行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和电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直观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互感器及运行教学要求:使学生熟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极性及测定方法;掌握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运行方式、维护和检查内容。
教学内容:§5—1 电流互感器一、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及测定方法三、电流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四、电流互感器的运行和维护§5—2 电压互感器一、电压互感器的分类和结构二、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三、电压互感器的极性及测定方法四、电压互感器的接线方式五、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第六章工厂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教学要求:使用学生掌握工厂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线路变压器、电容器、电动机等的继电保护、熔断器保护、自动开关保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晶体管断电保护的基本知识;熟悉变、配电所自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二次装置的接线;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内容和二次线巡视检查的内容。
教学内容:§6—1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一、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和特点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三、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原理四、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五、保护的接线方式及其主要用途§6—2 6—35千伏线路保护一、6—35千伏线路保护的装设原则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三、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四、电流速断保护五、电缆线路的单相接地保护§6—3 电力变压器保护一、电力变压器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二、变压器保护装置的配置及其作用三、变压器保护装置原理§6—4 高压异步电动机保护一、电动机的故障、异常运行方式及相应的保护装置二、电动机的电流速断及过负荷保护三、高压异步电动的失压保护§6—5 移相电容器保护一、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保护装置的配置二、并联补偿电容器组保护装置原理§6—6 晶体管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一、基本电路二、晶体管继电保护举例§6—7 变、配电所的自动装置一、自动重合闸(ARD)装置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APD)装置§6—8 变、配电所的二次装置一、二次回路的基本知识二、断路器控制回路三、信号装置四、操作电源五、直流系统的绝缘监察和电压监察§6—9 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和维护一、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维护工作主要内容二、对断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线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三、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注意事项四、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后的处理实验四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实验五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六感应型电流继电器教学建议:1.本章课程应加强应用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教学。
内容以线路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护为重点。
2.此章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应注意根据讲授的内容结合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第七章防雷与接地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雷电产生和发展的物理过程,掌握常用防雷保护装置的选择和保护范围的计算,掌握架空线路和变(配)电所的防雷措施,正确理解接地和接零的基本概念,能进行接地装置设计计算。
教学内容:§7—1 雷与防雷设备一、过电压及其分类二、雷电的形成及其危害三、避雷针及保护范围计算四、避雷线及保护范围计算五、避雷器及其选择§7—2 架空线路的防雷保护§7—3 变、配电所防雷保护一、直击雷的防雷措施二、侵入雷电波过电压的保护§7—4 接地和接零一、一般概念二、保护接地三、保护接零四、重复接地§7—5 变电所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计算一、变电所接地装置二、接地电阻计算三、变电所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步骤四、土壤电阻率的测量五、接地装置的检查与维护第八章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与无功补偿教学要求: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以讨论节能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主,重点介绍节能的意义、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掌握工厂主要电气设备节能的技术措施,工厂提高功率因数的益处,无功补偿方式和接线。
教学内容:§8—1 节约用电的意义和途径一、节约用电的意义二、节约用电的途径§8—2 工厂用电的功率因数一、功率因数的基本概念二、工厂用电的功率因数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及其方法§8—3 电动机的合理使用一、异步电动机的效率及经济负荷系数二、提高电动机效率的措施§8—4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一、电容器并联补偿的工作原理二、电容器容量的选择三、并联电容器的补偿方式四、并联电容器安装五、电容器运行和维护六、无功功率补偿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第九章工厂电气照明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照明技术中常用的基本术语,掌握基本概念,熟悉电光源和灯具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参数,以及照明设计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9—1 电气照明的基本概念§9—2 电光源、照明器及其选择一、电光源二、照明器§9—3 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一、照明种类二、照度标准§9—4 照明器的布置一、对照明器布置的要求二、布置方式§9—5 照度计算一、平均照度计算二、最小照度计算三、选择计算步骤§9—6 照明网络一、供电电压二、供电方式三、照明负荷计算四、配电导线截面选择第十章工厂变、配电所的安全用电和运行管理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现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管理规程,学习安全用电和运行管理知识,掌握必要的组织措施。
教学内容:§10—1 安全用电一、电气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二、电气作业安全的组织措施三、防止触电技术措施与触电急救§10—2 运行管理一、运行技术管理二、运行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