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江苏,1,4分】如图所示,两个单匝线圈a 、b 的半径分别为r 和2r 。
圆形匀强磁场B 的边缘恰好与a 线圈重合,则穿过a 、b 两线圈的磁通量之比为( )A .1:1B .1:2C .1:4D .4:1【答案】A【解析】由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故穿过该面的磁通量为:BS Φ=,半径为r 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所以磁场的区域面积为:2S r π=结合图可知,穿过两个线圈的磁感线的条数是相等的,所以磁通量都是:2Br πΦ= 。
与线圈的大小无关,故选A 。
2.【2017年江苏,2,4分】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相遇。
若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 )A .tB .2tC .2tD .4t 【答案】C【解析】两球同时抛出,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等时间内下降的高度相同,始终在同一水平面上,根据A B x v t v t =+知,当两球的抛出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则两球从抛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2t ;故选C 。
3.【2017年江苏,3,4分】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
物块初动能为0k E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 与位移x 关系的图线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的质量为m ,去沿斜面向上为位移正方向;根据动能定理可得:上滑过程中:0 sin cos k k mgx mgx E E θμθ--=-, 所以()0sin cos k k E E mg mg x θμθ=-+;下滑过程中:sin cos 0k mgx mgx E θμθ'-'=-,所以()sin cos k E mg mg x θμθ=-';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最后的总动能减小,故选C 。
4.【2017年江苏,4,4分】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 、B 、C 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 、M 、P 点。
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
现将C 板向右平移到P '点,则由O 点静止释放的电子( )A .运动到P 点返回B .运动到P 和P '点之间返回C .运动到P '点返回D .穿过P '点【答案】A【解析】设AB 间电场强度为1E ,BC 间场强为2E ,根据题意由O 点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 点,根据动能定理,有1200OM MP eE x eE x -=-①,BC 板电量不变,BC 板间的场强2244r r U Q Q kQ E S d Cd Sd kd πεεπ====⋅②,由②知BC 板间的场强不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C 板向右平移到P '时,BC 板间的场强不变,由①知,电子仍然运动到P 点返回,故选A 。
5.【2017年江苏,5,4分】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
物块质量为M ,到小环的距离为L ,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
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
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
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B .小环碰到钉子P 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 .物块上升的最大速度为22v gD .速度v 不能超过()2F Mg L M - 【答案】D【解析】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则夹子与物体M ,处于平衡状态,那么绳中的张力等于Mg ,与2F 大小关系不确定,故A 错误; B .小环碰到钉子P 时,物体M 做圆周运动,依据最低点由拉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因此绳中的张力大于Mg ,而与2F 大小关系不确定,故B 错误; C .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减小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则有:212mv mgh =,那么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v h g =,故C 错误;D .因夹子对物体M 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F ,依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向心力表达式,对物体M ,则有:22m v F Mg L -=,解得()2F Mg L v M-=,故选D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2017年江苏,6,4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前,“天舟一号”在距地面约380km 的圆轨道上飞行,则其( )A .角速度小于地球自转角速度B .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 .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答案】【解析】A .根据卫星的速度公式GMv r =和v r ω=得:3GMr ω=。
将“天舟一号”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由于“天舟一号”的轨道半径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天舟一号”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而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角速度,所以其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角速度.故A 错误. B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大的运行速度,知其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正确. C .由2T πω=知“天舟一号”的周期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而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所以其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故C 正确. D .由22v GM a r r ==知,其向心加速度小于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而近地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约等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所以其向心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故D 正确,故选。
7.【2017年江苏,7,5分】某音响电路的简化电路图如图所示,输入信号既有高频成分,也有低频成分,则( )A .电感1L 的作用是通高频B .电容2C 的作用是通高频C .扬声器甲用于输出高频成分D .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答案】【解析】A .电感1L 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故A 错误.B .电容2C 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故B 正确.C .电感1L 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而电容1C 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所以低频部分通过扬声器甲.故C 错误. D .电感1L 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所以扬声器乙用于输出高频成分,故D 正确,故选。
8.【2017年江苏,8,5分】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1q 、2q ,其静电场的电势ϕ在x 轴上分布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1q 和2q 带有异种电荷B .1x 处的电场强度为零C .负电荷从1x 移到2x ,电势能减小D .负电荷从1x 移到2x ,受到的电场力增大【答案】【解析】A .由图可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又有电势为正的地方,故存在正电荷;又有电势为负的地方,故也存在负电荷,所以,1q 和2q 带有异种电荷,故A 正确; B .电场强度等于图中曲线斜率,1x 处的斜率不为零,故电场强度不为零,故B 错误; C .负电荷从1x 移到2x ,电势增大,电势能减小,故C 正确;D .负电荷从1x 移到2x ,曲线斜率减小,及电场强度减小,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故D 错误,故选。
9.【2017年江苏,9,5分】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 、B 、C 的质量均为m ,A 与B 、C 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 。
B 、C 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
现A 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α由60︒变为120︒。
A 、B 、C 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此下降过程中( )A .A 的动能达到最大前,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2mg B .A 的动能最大时,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等于32mg C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A 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D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mgL 【答案】【解析】A 的动能最大时,设B 和C 受到地面支持力大小均为F ,此时整体在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得23F mg =,所以32F mg =;在A 的动能达到最大前一直是加速下降,处于失重情况,所以B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小于32mg ,故A .B 正确;C .当A 达到最低点时动能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A 的加速度方向向上,故C 错误;D .A 下落的高度为:sin60sin30h L L =︒-︒,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小球A 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即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31P E mgh mgL -==,故D 错误,故选。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2017年江苏,10,8分】利用如题10-1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小车的质量为200.0g M =,钩码的质量为10.0g m =,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
(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
(2)挂上钩码,按实验要求打出的一条纸带如题10-2图所示。
选择某一点为O ,依次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
用刻度尺量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 ∆,记录在纸带上。
计算打出各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v ,其中打出计数点“1”时小车的速度1v =m s 。
(3)将钩码的重和视为小车受到的拉力,取29.80m s g =,利用W mg x =∆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 。
利用212k E Mv =算出小车动能,并求出动能的变化量k E ∆。
计–3/10J W ⨯2.45 2.923.35 3.814.26–3/10J k E ∆⨯ 2.31 2.73 3.12 3.61 4.00–k E W ∆图象。
(4)实验结果表明,k E ∆总是略小于W 。
某同学猜想是由于小车所受拉力小于钩码重力造成的。
用题中小车和钩码质量的数据可算出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F =N 。
【答案】(1)小车做匀速运动;(2)0.228;(3)如图;(4)0.093【解析】(1)挂钩码前,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调节木板右侧的高度,直至向左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摩擦力达到平衡;(2)计数点1的瞬时速度()2021 2.06 2.5010m s 0.228m s 20.2x v T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做出k E W ∆-图像如图所示。
(4)对整体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a M m=+,则小车受到的实际拉力0.20.019.8N 0.093N 0.20.01Mmg F Ma M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