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样本

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样本

药物安全性监测制度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的重要实行办法,结合医院药物购销、管理、使用等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药物采购、保管、存储安全性监测:
1. 药剂科负责全院所有用药采购和供应。

采购药物应严格按医院《药物采购制度》筹划采购。

药物入库前验收员应严格按医院《药物质量验收入库管理制度》仔细验收,检查药物品种、规格、批号、有效期、供应商、数量等与否与规定相符,如有不符应报采购员进一步核算状况,必要时应及时退货解决,以保证药库中无假、劣药物。

同步核查药物阐明书状况,若有修改及时告知临床药学人员,临床药学人员应及时在院内网上发布阐明书修改状况。

2 . 特殊药物管理、使用应严格按照医院《特殊药物管理制度》、《麻醉药物、精神药物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麻醉、第一类精神药物应严格实行“五专”管理,毒性药物、放射药物、第二类精神药物应符合管理规范,帐物相符,特殊药物管理应做到日清月结,库房、药房帐目与实物数量均应一致。

由药剂科定期派人抽查临床特殊药物管理、保存及使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该部门护士长联系,并督促其改进,情节严重或系普遍性问题时应上报药剂科、医务科、质控科及护理部。

3 . 药物储存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物保管养护管理制度》规定执行,不同剂型药物须严格分区放置,不同剂型区域或货柜(架)上应作明确标示。

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驰剂及细胞毒化等高危药物以及易串味药物必要单独存储在专门区域或专用药柜(架),并在该区域或该药柜(架)醒目位置贴分类标签。

4. 药物效期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物效期管理制度》规定执行,加强效期管理,做到先进先出。

各药房、药库及各科室、病区在摆放药物时,应将效期较近药物放在易于拿取外侧。

每月检查所有在库或在架药物效期,效期在3个月、6个月内应贴上标示以提示药师注意,各科室病区效期在三个月内应提示护士注意。

库房内存货效期在3-6个月内药物,应视药物使用状况安排退货事宜。

5. 药物养护管理应严格按照医院《药物养护管理制度》规定执行,严格控制药物存储条件,严格按国家批准药物阐明书所列贮存条件存储,严防药物破损、霉变、失效。

药库、各药房每天两次查看库房内各处温湿度表,并记录,如超过规定水平应及时运营除湿机或通风设备。

各病区也应保持药物存储区干燥,温度适当。

药物存储区域不得存储其他无关物品,如因储存不当导致药物破损、变质、霉变、降效等状况,将对药物养护者进行惩罚。

6. 各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药物管理及养护工作。

二、处方开立及调配安全性监测:
1 . 医师开立处方应严格按照医院《处方管理办法实行细则》规定执行,药师应在充分尊重医师处方权前提下,注重并坚持合理行使药师审方权。

2 . 药师收处处方后应严格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制度》内容对处方进行审核,经处方审核后,以为存在用药安全问题,和处方医师进行沟通,妥善解决,并上报医院通报公示。

3 . 对于抗菌药物使用,应严格按照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引原则实行细则》规定执行,贯彻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发现越级使用或超剂量使用应暂停调配并及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请医师双签字或请上级医师签字。

4. 对于中成药,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使用,应严格按照医院《中药临床使用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5. 各药房应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力求精确率达100%,出门差错<0.01%。

药师发放药物前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

查药物,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

查配伍禁忌,对药物性状、用法用量。

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检查药物外观性状、标签,看有无变质,与否过效期,发出药物应注明患者姓名和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

6. 医师、药师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签章。

三、药师应及时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确药物使用协助,保障用药安全。

1. 门急诊药房窗口药师在发放药物时应清晰、简要,按药物阐明书或处方医嘱,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相应用药交待与指引,涉及每种药物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并保证自己语调、语调易于使患者或其家属接受。

2. 门诊药房常设高年资药学人员一名,解答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用药征询、提供药物信息。

3. 病区临床药师应定期进一步病房,查看患者病历和用药记录,一旦发现不合理用药,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修改用药方案,减少药疗损害,同步接受临床医师用药征询、必要时参加制定药疗方案,保障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4. 药师应做好药物不良反映监测,协助临床医师及时发现和上报药物不良反映,并将有关信息实时反馈至临床一线,保证用药安全。

四、药物使用安全性监测:
1. 药物不良反映管理应依照《药物不良反映报告制度》进行监测;
2. 高危药物使用应依照医院《高危药物管理制度》进行监测;
3. 静配药物使用应依照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进行监测;
4. 患者用药后观测应依照医院《用药后观测制度》进行监测;
5 . 临床科室备用药物管理应依照医院《临床科室备用药管理
制度》进行监测。

6. 特殊药物管理应依照医院《特殊药物管理制度》进行监测,重点监测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贯彻状况。

五、安全管理责任:
1. 各药房、药库药物安全管理负责人为其负责人;
2 . 各科室、病房用药安全负责人为科主任及护士长。

3 . 对以上各项监测状况和成果应及时汇总、分析,对存在安全隐患,应有减少(或避免)重复发生持续改进办法。

4. 医院应对临床安全用药进行宣传、教诲和培训,并有相应预警资料。

5 . 对发现临床用药安全隐患不及时报告、未采用有效控制办法,致使重复发生导致严重后果,应予以解决。

相关主题